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

  杭州到汴梁,大運河一千八百里,在無風或是逆流的時候需要有人拉纖,若是明輪靠人力,一個月是有錢人能雇傭得起好船,很急的話加錢,二十天是最快速度,拉重貨又不想花太多運輸費的跑兩個月是正常,三個月也不意外。

  皇帝沒解釋,他沒興趣解釋這些事情,你們去猜吧,或是自己去打聽。

  皇帝幾步走到獻禮的水手面前:“朕可否試船?”

  “小的為官家引路。”

  上船的只有皇帝,呂蒙正、向敏中、畢士安,還有劉承珪,以及十名禁軍。上船之后,水手就上前施禮:“官家,船會顛簸,若在船頭請小的為官家準備安全椅。”

  安全椅,就是可以固定在甲板上,木制椅子加上厚厚的包棕,然后再加上棉花之后,用真皮包面,再加上安全帶,四點式安全帶。

  “大膽!”劉承珪怒喝一聲。

  誰敢綁皇帝。

  皇帝擺了擺手:“這如何解釋?”

  “官家,海上遇風浪會更加顛簸,此物叫安全椅,真不是綁,這里有銅活扣,輕輕一扣就可以打開。”

  皇帝倒是大度,讓人給自己系上安全帶。

  這安全帶全是真皮制作,也沒有后世安全帶的自動束緊功能,此時靠人為調整,差不多把人綁緊,又不至于太緊,也不能太松。

  調整好之后,禁軍已經命令清空一段河道。

  船工看看爐壓,然后猛的一推控制桿。

  這條船,有一件神奇的裝置,是缺一門發明的,劉安認為這就是離合器,一個鋼筒連著明輪,另一個則是可以輕微膨脹的鐵錐形,靠著蒸汽加壓頂在鋼筒內,蒸汽機的動力便傳到明輪。

  若是想斷開,切斷給這個鐵錐供氣,輕輕一拉就能斷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三檔式的簡易換擋齒輪箱。

  上邊一通知皇帝與各位大員已經坐好,船下倉就開始猛給爐子里加煤,爐壓已經到了最高,負責控制速度的船工猛的將控制桿推下去。

  甲板上,禁軍士兵還筆直的站在皇帝兩側,船猛的加速,船頭高高翹起,將十名禁軍全部變成了滾地葫蘆重重的砸在船倉上。

  一檔、二檔……

  船工們剛剛修理并且保養了機器,此時馬力全開,又是用順流的方向全速向下沖。

  碼頭上的眾臣子看的清楚,只眨了一下眼睛,船不見了。

  船上,船速已經達到了極致,也沒有加速時那么顛簸,禁軍們也都重新站了起來。這時皇帝解開了自己的安全帶,幾步走到船頭扶著船舷,感受著撲面而來的風,這種風馳電掣的感覺讓皇帝心情愉快到了極點。

  皇帝畢竟還年輕,手扶著船舷緊緊的握著,還能勉強站立。

  呂蒙正根本看著搖晃的禁軍士兵以及步履如平地的水手,他決定還是不要站起來的好,坐在這里也能吹到風,也能看到風景。

  向敏中年輕,他想站起來。

  可剛剛站起來人就往后滑去,若不是禁軍士兵拉住他,他也能變成滾地葫蘆。

  皇帝回過頭:“呂公,這船如何?”

  “好船,一日夜汴梁到杭州,好船。”

  就憑此時的船速,誰敢疑惑這船一日夜不能到杭州。

  當然,實際上杭州到汴梁,船塢計算的時間是三十至四十五個時辰,畢竟正常的運輸船不可能一直保持全速,更不可能只考慮速度,不考慮船倉裝貨量。

  就算四十五個時辰,也不超過四天四夜,這消息已經震撼了整個江南。

  劉安離開杭州前對杭州商盟的長老說過一句話。

  拿下倭京,用倭京的財富打造我大宋無敵艦隊,打造我大宋三十時辰商業圈。

  現在,杭州商盟的人看到了。

  金陵商盟的人看到了。

  汴梁的官員、百姓、商人們看到了。

  這船,是神器。

  船上,皇帝爽的不要不要的,還脫了龍袍換上粗布衣,親自去加了幾鏟子煤,他這一口氣從汴梁已經跑了一個多時辰,呂蒙正趕緊勸:“官家,回航吧。再往前,怕快到歸德了。”

  “還有多遠?”皇帝也是大吃一驚。

  立即有水手上前匯報:“報官家,再有半個時辰多點,就到歸德。”

  “往前,加速。”皇帝很興奮。

  歸德是大宋龍興之地,宋太祖曾經就是歸德節度使,皇帝一直有心將歸德升格為應天府,此時他想去看看。

  他認為這個時在應該去圣祖殿祭拜一下。

  呂蒙正趕緊勸:“官家,不合適,這匆匆出京沒有儀仗,大失禮。”

  “這。”皇帝聽勸,但還是想去。

  畢士安上前:“官家,臣以為可著令明州為禁軍建內河水師用船,再建官家出行用禮儀大船,這船太小,臣剛才問過了船工,正在興建的新船是水師往汴梁運輸所用,須三十至四十個時辰才能從杭州到汴梁,所以這船只是給官家的獻禮。”

  畢士安的潛臺詞就是,這東西是玩具,給你玩的,你開心一下就好。

  呂蒙正也說道:“正是,下令明州建御用大船,此船臣以為要吧調到中書,作為緊急公文傳遞之用,也可著令明州再建數艘。”

  向敏中回頭,很生硬的反問了一句:“錢呢?”

  這船能便宜了嗎?

  如此神速,船內那么古怪的一個大鐵塊,這東西能便宜了嗎?

  不可能,所以你們一開口就是禁軍內河水師,就是公文傳遞用船,你們算過這要花多少錢嗎?

  “回航。”皇帝冷靜下來了。

  回去的速度慢了點,差不多用了一個半時辰才回去,一來是逆流,二來是蒸汽機一直滿功率運轉實在不安全。

  皇帝下船并沒有回宮,而是帶著幾位重臣直接去了李繼隆府上。

  劉安已經建議過,請李繼隆北上壓陣。

  皇帝原本不同意,可此時他認為李繼隆可以北上了。

  但,這個北上要有個度,不能太靠近北邊宋遼邊界。

  李府。

  皇帝親自來拜訪,李繼隆在門口迎接。

  “舅公,有件事情想必你多少知道一些,兵部肯定有公文抄送到你這里。”

  李繼隆施禮:“臣知道,官家請廳內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