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27章 債務置換

  貨幣本身有多少價值,其實不重要,只要能完成交易,不停流轉,就足夠了。

  當朝廷接受銀元結算的時候,神奇的一幕就出現了,商家為了繳納稅賦,就必須接受銀元,假如拿銀子去交稅,還要繳納百分之五的火耗,這百分之五的價差,商人不愿意背,就要落在消費者身上。

  你買東西一百元,我買就要一百零五兩,誰也不是傻瓜,越來越多人跑到銀行兌換成銀元。

  原本不看好儲蓄銀行的豪商大戶們,他們也傻眼了,繼續囤積白銀,拒絕銀元,朝廷也沒有逼著你兌換銀元,可是人家有的是手段收拾你。

  各地的銀子成色都不同,折算起來非常麻煩,再加上火耗,一百兩的銀子,能有八十兩的購買力,就偷著笑了。

  相比銀元,也好不到哪去!銀元還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不用折色,沒有火耗,攜帶方便,交易容易……做生意的誰不想簡單方便,時間就是錢,就是命啊!

  明知道接受銀元,要被銀行宰一刀,可是不挨宰又能如何?

  他們很快想明白了,“吳大人,我們被豬油蒙了心,一時不查,沒有想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小的愿意換銀元,小的這就把家里的銀子都拿出來,換成銀元……對了,溢價兩成還有了嗎?”

  “一千兩以下有,一千兩以上,沒了!”吳天成板著臉說道。

  這幫人心頭一顫,乖乖,第一次的時候,可沒有上限啊!

  “吳大人,您老也是做生意的,知道大家伙不容易,店大欺客,總歸不好吧?”

  “客?我看就是一群惡客!”吳天成毫不留情道:“你們手里有大把的銀子,為什么之前不拿出來,不就是囤積居奇,想要看朝廷,看師相的哈哈笑嗎?不治你們的罪,那是師相仁慈,還想溢價,做夢去吧!”

  唐毅帶出來的人,善男信女可不多,當初白銀危機的時候,這幫人沒少在背后興風作浪,攪得天下不安,連帶著交通行也損失慘重。

  時過境遷,以為就沒事了,怎么想來的?

  你們斂了多少財,今天還都要吐出來。

  一兩銀子,兌換一元,當初什么樣,現在還什么樣,一點便宜沒有。

  而且關元和新銀元不一樣,含銀量足足差了一大截。

  等于是銀行從他們身上挖下了一大塊肉,一口就給吞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假如不擠兌合盛元,晉商還能繼續維持下去,至于吃這么大的虧嗎?

  世上什么藥都有,就是沒有后悔藥。

  京城的大商人們苦兮兮地互相看看,只能認倒霉。

  “吳大人,我們換了!”

  “別忙,還有件事,要知會諸位一聲,朝廷頒布了規矩,各級衙門超過一百元的開支,都要在銀行走賬。日后各大商行工場,超過一萬元的交易,也要在銀行辦理,我建議各位還是趕快把銀子存進來,還能生利息,一旦遲疑了,或者私下用白銀交易,被抓到可是要吃牢飯的!”

  吳天成放肆地敲打著這些人,這一次銀元的改革,絕不僅僅是發行一種貨幣那么簡單,而是建立起一個嶄新的權力……金權!

  金權崛起的第一瞬間,就是頭角崢嶸,威力無匹,讓人愛恨交織,又割舍不斷。

  前面提到過,各級衙門在銀行建立賬戶,開銷都要走銀行賬目,如此一來,資金流向有據可查,開支規范嚴謹,想要大肆貪墨,中飽私囊,難度就大了無數倍。

  這一招的威力,就比高拱數年整頓吏治的功效還要厲害三分。

  再有,商業行為也要經過銀行,財務情況就變得一目了然,全面征收商稅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興利除弊,光是這兩點,就讓這一次的改革充滿了吸引力,其實好處還不止這些。

  唐毅向隆慶講述著,“陛下,長久以來,地方上都存在火耗的問題,征稅要比正常的數目多兩三成,甚至有達到五六成,至于各地的田賦,更有直接征收兩倍的。”

  銀兩成色不同,需要重新熔鑄,過程中自然要消耗,可是消耗多少,誰也說不清,所以該征多少稅,全看地方官吏的心思,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商人受了多少盤剝。

  至于田賦,同樣如此,每萬石田賦劃為一個糧區,選拔丁多糧多的人家作為糧長,將糧食運到兩京的倉庫。

  記住了這一萬石糧食,是運到目的地的數量,中途吃了多少,損失多少,都是糧長自己的事情。

  如果糧食不夠,就需要自己掏腰包填補,填不上就要挨板子。

  為此,各地的糧長都盡量多征糧,兩倍不算什么,甚至有人征到三倍,不但應付朝廷,還中飽私囊,大撈一筆。

  “陛下,銀元不需要重新熔鑄,也沒有火耗問題,只要推開之后,實在是惠民德政,經濟必定更加繁榮。數年之前,張閣老就提出過一條鞭法,當時臣擔憂火耗問題難以解決,故此暫且壓下。如今機會總算是成熟了,臣準備在兩年之內,像在除了西南,陜甘等地之外,推動稅制改革,從實物稅變成貨幣稅!”

  這一項改革,可以說是唐毅所有改革里面,最為重要的一環。

  提到歷代的稅收,北宋巔峰時候,歲入一億六千萬,被后世無數人稱道,當成北宋商品經濟繁榮,富足安樂的證據。

  其實這是嚴重偷換了概念,這一億六千萬,如果都是銅錢或者銀子,早就把契丹滅了一百八十回了,大金國也沒有崛起的希望了,搞不好大宋都能提前把地球搬回家了。

  很可惜,事實不是這個樣子,這里面包含了貫、石、匹、兩,統統折價,最后才是一億六千萬。

  也就是說,其中有銅錢,有銀兩,有布匹,有糧食,其中光是布,就分出十幾種,還有許許多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只能放在倉庫里發霉,根本派不上用場。

  對于朝廷來說,真正有用的是錢,是銀子,隨時撒下去,就能立竿見影。

  貨幣代表著購買力,而購買力也可以看做支配社會的權力,購買力越強,支配能力就越強,也就是說動員能力越厲害,能快速武裝出大批的軍隊,以大明的體量,真的走到了那一步,絕對是獨孤求敗,天下無敵!

  唐毅給隆慶勾勒出一幅十分美好的圖景,隆慶聽得幾乎入迷了。

  國富民強,吏治清明,四夷賓服,疆域遼闊!

  隆慶盛世,或許真的不是空想。

  “唐師傅,要走到這一步,一定十分困哪吧?”

  “陛下圣明!”唐毅嘆道:“動了火耗銀,地方小吏勢必反撲,推行一條鞭法,原本的士紳地主也不會甘心的。”

  “師傅可有妙策?”

  “妙策不敢說,事到如今,唯有攻堅克難,不避刀槍,拿出壯士斷腕之心,奮力向前。”唐毅正色道:“臣準備推行省考和縣考,給予吏員上升空間,另外再調整官吏俸祿,盡量減輕壓力。至于推行一條鞭法,臣以為眼下或可以依仗工商金融集團的勢力,去瓦解士紳的力量。”

  “師傅胸有成竹,朕就等著聽好消息了。”隆慶的依舊一副甩手掌柜的德行,反正這么復雜的事情,他沒有多大興趣,更讓他關心的是銀元究竟能不能成功。

  自從銀元推出一個月,大明儲蓄銀行一共收到了三千多萬兩的存銀,而實際支出的銀元只有兩千五百萬元。

  別忘了,銀元只有七成多的含銀量,計算下來,一個月的時間,就賺了一千多萬,幾乎頂得上一年的歲入了,日進斗金都不足以形容銀元的成功。

  其實能有今天的成績,多一半是踩在晉商的尸體上。

  假如當初白銀危機的時候,唐毅要求各級衙門把銀子出入合盛元,讓晉商幫著打理歲入,還會有那么多的擠兌嗎?

  過去的事情,無法假設,誰也不知道唐毅是真的有主意不說出來,還是剛剛想出來的辦法……是隨著大明儲蓄銀行穩定下來,唐毅又來了新主意。

  他讓戶部尚書王國光清查了歷年以來,朝廷積欠的款項,總計數額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兩,最長久的一筆錢,甚至是正德年間借的。

  看著堆積如山的賬冊,閣老們都撓頭。

  高拱早就提到過,讓唐毅早點把債都還了,不然一年一百多萬兩的利息,比掏了心肝還疼。誰知道唐毅這家伙就是不答應,還拼命借債,也不知道他打得什么算盤?

  “元輔大人,該揭開謎底兒了吧?”

  唐毅淡淡一笑,隨手拿出一份約書,給諸位閣老傳閱。

  又是借錢的,還是一千五百萬兩,這是要干什么啊?不活了?

  大家都好像在濃霧里,唐毅幽幽說道:“這一千五百萬兩是大明儲蓄銀行借的,把舊債都償還了吧!”

  這不還是拆東墻補西墻嗎?換湯不換藥,有什么用啊?

  趙貞吉和陳以勤腦子轉不過來,倒是新進的閣老張守直聰明,他翻到了一頁,用手指了指,大家都湊過去。

  新債只有百分之三的利息,相比舊債,只有三成左右,以新債換舊債,朝廷每年的利息支出一下子降到了三十萬!

  “天啊,還能這么玩?”大家瞠目結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