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99章 萬歷第一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讓人惶恐不安的隆慶六年過去了。

  朱載垕已經走了大半年,可是百姓對這位仁慈的君主還是心存感激,鄰近過年,百姓們就絡繹不絕,前往寺廟燒香祈福,更有無數人前往昭陵拜祭。

  相比其他的皇陵,昭陵無論從規制,還是用料,都遠遠超出,氣象森嚴,肅穆宏偉。眾所周知,皇帝的陵墓是非常復雜的工程,不但耗資巨大,而且前沿日久,有的皇帝差不多修了一輩子,一直死后,陵墓還遲遲沒法完工。

  至于昭陵,是從隆慶三年開始動工,前后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徹底完成,不得不說,在唐毅的統御之下,大明的施工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

  為了建造昭陵,除了大量采用水泥預制件之外,還建造了鐵軌,采用重挽馬拉車,將土方運出來。采用鐵軌馬車之后,一次可以搬走三十輛普通馬車才能運走的土方,使得施工最大的麻煩迎刃而解。

  諸如此類的工程創新,數不勝數。

  唐毅沒有舍得把施工隊解散,而是組建了直屬于工部的建筑公司,承包工程,一口氣在京城開工建造十處五層以上的鋼筋水泥高樓。

  初步估算,光是一個建筑公司,就價值三百萬元以上,至于昭陵的花費,則只有兩百八十萬。

  別人蓋皇陵都是賠錢,唯獨修昭陵,竟然還要賺頭兒,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見微知著,經過了隆慶的六年時光,大明的確脫胎換骨,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尤其是在隆慶南巡之后,整個商業的活力都被釋放出來,哪怕經歷李氏一黨的反撲,依舊沒有絲毫影響大明快速向前的勢頭。

  身為內閣首輔,唐毅在年初的時候,幾次提出他已經答應先帝,只做三任大學士,九年任滿,就要致仕回鄉,讀書耕田。

  大家伙掰著手指頭一算,豈不是說明年就是唐毅最后一個任期了,開什么玩笑,現在中樞一大堆的爛攤子,到處都是烽火,好些變法才剛剛開始,如何能夠停下來?除了唐毅之外,誰還能接這個擔子。

  最后大家公推胡宗憲、高拱、葛守禮、朱衡,四位老臣,代表滿朝文武,去勸說唐毅,經過長談,唐毅總算點頭。

  不過他依舊堅持認為大學士必須有任期限制,他還舉了嚴嵩的例子,假如嚴閣老只是九年任滿,就退歸林泉,說不定還是賢臣君子的表率,只因為死賴著位置不肯走,才弄得身敗名裂。

  時間短,走馬燈一樣換人,肯定不行,但是戀棧不去,一干幾十年,老邁昏庸,無法應付繁重的政務,只會壞事。

  大家商討之后,決定將大學士的任期改為五年,一般情況為兩任,十年。

  五年時間,足夠看出一個人的水平,如果能做得好,繼續連任,做不好,就要退位讓賢。做滿兩任,原則上必須要致仕回家。

  不過這幾個人一琢磨,唐毅已經干了五六年,再干一任,也只有區區五年,時間太短了,尤其是他年紀輕輕,再過五年,才剛剛不惑之年,放到部堂高官里面,都是年輕的,立刻致仕,實在是太可惜了。

  思前想后,他們又加了一條,如果恰逢戰事,或者情況緊急,可以適當延長一任,做滿三任,十五年,但是有一個前提,三任做滿,年齡不得超過七十歲,一旦年齡過大,體力不支,也必須盡早致仕。

  當然了,唐毅就算干六任,也沒到七十,這一條顯然是給后面的人留下的,防止他們賴著不走。

  把任期制度商量妥當,唐毅又加了一條,在任期內,非賣國、通敵等重大罪行,不得罷免大學士。

  有了這一條,大學士的地位徹底穩固,甚至比起漢唐的宰相還要強悍無數倍。

  而且從此之后,大學士的去留不再是皇帝能夠主導的事情,任期不到,皇帝拿不下來,任期到了,皇帝也留不住。

  從根子上,把大學士和皇權給切開了。

  處理了任期的事情,唐毅在萬歷元年二月,正式頒布“延續隆慶變法精髓,繼續中興大明江山”的內閣文告,頒行兩京一十三省,唐毅提出了下一步的全面改革計劃,包括官職徹底改革,從內閣一下,原本臃腫的六部要拆分成更加精干專業的十幾個部,各部下屬機構要完善,所有官員都要推行任期制,責任制。

  在地方上,總督和巡撫要變流官為常設官,原本的三司分權要統合到督撫之下,還有,各省要增加機構,成立和中樞各部相對應的機構。實現縱向和橫向的連結,更加有效率落實朝廷國策。

  其三,要徹底廢除土官,在西南改土歸流,廢除土司頭人的世襲。

  唐毅一共提出了十幾項變法的內容,幾乎每個方面都涵蓋了,當然,重點還落在吏治上面。用唐毅的話講,要想安撫天下,首先要安撫人心,要安撫人心,首先要安撫官心。

  龐大的官吏集團,是進行變法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把官僚內部理順了,是沒法好好干活的。

  眼下的內閣沒有了高拱和趙貞吉等老臣掣肘,幾乎就是完全按照唐毅的意思,快速落實下去。

  果然三板斧砍出,迎來來無數的喝彩之聲,尤其是東南,更是大贊唐閣老英明。當初隆慶南巡的時候,他們就提出來原有的三班六房早就不夠用了,必須調整官制,減少對經商的限制。

  盼了好幾年,唐閣老終于給大家伙做成了,而且唐毅的步伐遠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快。東南的咨議局已經被商人士紳,還有心學的代表,徹底把持。

  他們在咨議會議,形成一股強烈唐毅的勢力,這也是商人第一次真正介入政治,這幫人沒有傳統士人的迂腐矜持,一上臺就頭角崢嶸,張牙舞爪。

  比如雷七就極力主張要繼續開拓海外市場,朝廷的移民工作不能少了商人的參與,他們愿意認購債券,為移民工作提供貸款和物資,同時還愿意承銷安南等地的農礦產品。

  為了鼓動風潮,雷七聯合一大幫的東南商人,買下了報紙整版,開足馬力,到處宣傳。

  在一些口不言利的士人眼里,他們簡直丟盡了官員的體面,和街頭小販沒有什么區別,十足的利益動物。

  對這些人的指責,雷七向來是不屑一顧的。

  一幫酸儒,沒有老子這些年納稅,你還喝西北風呢!他和幾省的代表商議之后,在咨議會議上提出要刪減禮部的經費,特別是一些繁雜無用的典禮,比如祭天,祭孔,全都應該廢除。

  雷七還提出一項更勁爆的,他認為官員與其他士人一樣,都來源農工商兵,只是職業不同,應該廢除官服,廢除對衣著,房屋,車架,配飾的等級限制,任由百姓自己選擇。

  雖然商人不準穿絲綢,早就成了一紙空文,但是敢真正提出來,放到臺面上,要廢除等級差別,這還是第一次。

  雷七的矛頭直指禮部,高儀致仕之后,眼下禮部的左尚書是諸大綬,右尚書是潘晟,諸大綬還好,潘晟可是嘉靖二十年的榜眼,十足的老資格,哪里會把一個區區的商人放在眼里。

  雙方天天大吵大鬧,雷七也夠壞的,他竟然把禮部的預算給卡住了。

  唐毅在去歲就要求各部的預算要經過咨議會議的審核,這也是唐毅和高拱的交換條件之一。不然高拱也不是傻瓜,接咨議會議干什么,當擺設嗎?

  從心里來說,高拱也覺得有些開支很沒有必要,但是潘晟是他的同科,高胡子夾在中間,也不好做人。

  嘚,把麻煩推給唐毅算了……

  “我也沒有辦法。”唐毅把兩手一攤,“六部早就該調整了,朝廷該花哪些錢,也該拿出一個章程,我看中玄公不要把這次爭論看成雷七和潘晟之間的事,而是要放眼全局,天命本就渺茫,每年花大把銀子祭天祭地,根本不值得。”

  這還叫沒辦法嗎?

  唐毅的態度已經夠明白了,高拱琢磨了一下,其實也不錯,正好借此樹立咨議會議的權威,京城的那幫東西,都把咨議會議當成擺設,老夫就讓你們知道厲害!

  高胡子醞釀著大動作,唐毅卻更關心雷七的另一項提議,的確該更加快速地推動殖民了,光靠著北洋和南洋公司還是太弱了。

  唐毅立刻下令,讓人調來了三位武將,一個是劉顯,一個是鄧子龍,一個是戚繼美。

  大家都是老熟人,劉顯在抗倭的時候,就是總兵,十足的悍將一員,只是后來卷入官司,差點老命不保,幸好有唐毅周旋,保住了他的老命。而鄧子龍,他是俞大猷的手下,作戰勇敢,很有韜略,戚繼美那就不用多說了。

  “我準備讓劉老總鎮出任提督,統帥一萬三千騎兵,兩萬名步兵,立刻渡過黃河,鏟除耿定向一伙。”

  “遵命!”

  劉顯很興奮,他的老伙計,湯克寬,盧鏜,俞大猷等人早就功成名就,唯獨他不尷不尬的,好容易來了機會,哪能放過。

  “大人,殺雞不用牛刀,對付耿定向,三千人馬足矣!”

  唐毅哈哈一笑,“老將軍是大才,豈能小用!我的意思是你們一路南下,從湖廣進入廣西,鏟平韋銀豹的余孽,然后再兵進這里!”唐毅的手指落在了安南的升龍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