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章 馬車

  梁興被這么一點,心里也鼓起勁頭來,當下落后幾步,和張春說了,叫他早些將鳥銃取來。

  “你可小心點用。”張春笑道:“那個我也練了,在我手里可沒弄壞。”

  “多咱魯密銃好了,我還想倆那個。”

  張春看看梁興,笑道:“東主還在慢慢挑人,用火銃的得信的過的心腹人才行,目前就咱倆,魯密銃咱們也定然要用的,咱們學會了,東主挑出人來,咱們再帶人練,所以不僅要自己練的好,東主還說了,咱們要琢磨怎么裝填的快,怎么打的準,魯密銃和鳥銃有什么不同,還有沒有好改進的地方……對了,還有書,回頭我拿給你看。”

  梁興小時候認過字,現在也在學認字,但看書對他來說還很困難,張春看看梁興的臉色,微笑道:“放心吧,那書字少圖多,你看不吃力。”

  “承情之至。”梁興現在心中明白,張春這是點明了東主拿自己當心腹,也是有結交的意思,當下學著那些士人一般,正兒八經的拱了拱手,張春回了一禮,笑瞇瞇的趕緊追了上去。

  “東主,這就是加了轉向軸的新馬車。”

  這一次輪著介紹的人是李長年,人長的精瘦而高,象根竹竿,外號就叫李長桿,工匠們一開始是沒頭目的,李長年和王德榜都是來的較早的那幾個,時間久了忠誠度高,另外知道規矩多,后來的十來家匠戶慢慢視這兩人為頭目,正好張瀚也將他們分成兩個組,李長年這組專門負責改進馬車,另外還有一組人負責給鏢師們打造維修兵器,有個叫楊和高的領著,只是地位還不如王德榜和李長年兩人高。

  平時打馬掌和造車,這些工匠均是要一起,那時就由梁宏和老蔡統一提調,李玉景記帳,楊士明記入庫帳,條理分明,用多少材料使費,匠人賞賜和平常用度也是這般開銷,這些事就算是給官府也未必做的多好,現在的官員和兩漢唐宋不同,庶政已經徹底不行,沒有算學等雜學支撐,只通八股的幾乎沒有理事的能力和才干,當然也沒有意愿,那些師爺和胥吏欺壓百姓做假帳還行,真的安排事情也抓瞎,張瀚這里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部是商人,商人可以說是大明最講工作效率的一群人,凡事要預先安排妥當,要有條理,要層次分明,這樣的要求一般只出現在軍隊里,在同時代的歐洲國家,地方基層力量,包括警察在內,多半用退伍軍士來充當,這就是因為軍隊是一個講規則計計劃和效率的地方,而在大明,表面上的統治者是皇帝和儒生,實際上統治地方的是鄉紳為主的宗族和胥吏,這些人恰恰是最不講規則,也沒有計劃,更沒有效率的一群人。

  試制新車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發課題,張瀚這里的工匠已經很多,算是新平堡最強的匠人都被他搜羅了來,最近已經在別的堡和衛城里找工匠,就算這樣力量也肯定不足,張瀚親自畫樣子給這些匠人,加了這個轉向軸的馬車也是近兩個月才試制出來一輛。

  造車是必須的,北方的山地區域就算了,還是兩輪車跑跑,那些州縣到鄉鎮一級的道路能走下兩輪車就不錯了,只有京師連接各軍鎮的大型官道能走下大型馬車,官道的條件也還稍好一些,這些地方恰好也是張瀚布局最多的地方,收糧運糧,離不開好的大車。

  以前的車均是兩輪車,笨拙緩慢,設計很差,兩匹騾子或驢拉著,一車最多拉十幾石糧,近點的也裝不到二十石,最多拉三千斤,一般也就是兩千斤的載重,那種大四輪張瀚也看過,比兩輪還笨重的多,拉的馬要六匹或八匹,能接五千斤到六千斤,但行走速度慢的令人發指,而且十分易壞,用這樣的四輪車還不如兩輪。

  眼前這輛是新制的四輪車,張瀚畫的圖紙是按自己的記憶畫出來的,車身較長,護板前高后低,前護板上鑲嵌著木板釘死的座位,下面有搭腳,兩層板制成了車夫的座位,在車夫座位下是前輪,有一根長桿加兩側護木連接前輪,這就是連桿,兩個前輪并沒有如以前的馬車那樣固定在木框上,而是用中滾軸和連桿相接,長長的連桿又被固定在圓盤式的前軸上,車轅與車身銜接的部份與前輪懸掛結合,這樣騾馬轉向的時候前輪的懸掛也就整體轉向。

  在張瀚觀察馬車的時候,李長年和一群馬車組的匠人都是神色緊張,李長年兩手都有些微微發抖,和王德榜不一樣,他的制造過程幾乎全是張瀚的提點,自己的貢獻就在于手藝,如果這樣還沒做好,他感覺自己有負所托,幾乎沒有資格在這里呆下去。

  一想到這里,每個馬車組的工匠都是汗涔涔的,他們在這里無異于天堂,若是被開革了還真不如去死。

  四周都是靜悄悄的,連那些每常來回吵鬧玩耍的孩童們都是很懂事的停住了嬉鬧,在那些孩童眼中,張瀚就是天人一般,他們每吃一碗飯,每挾一口菜,父母均是告訴他們這是張東主的恩典,要他們牢牢記住。

  可能這時代亦有知恩不報或不知恩的人,但那究竟只是少數。

  “做的不錯,很不錯。”

  看了半響之后,張瀚臉上終是露出滿意的神色。

  這一下,所有的馬車組的成員都松了口氣,這一下長吁短嘆的,聲響極大,幾乎形成一股氣浪。

  原本壓抑的氣氛一下子松開了,一個個半大不小的娃娃們在不遠處歡呼起來。

  張瀚扭頭看看那些孩童,王德榜看到自己家大小子也在里頭,趕緊道:“東主,小人這就將他們攆開。”

  “不要攆,”張瀚笑道:“我是說你們這些小孩放著可惜了的,現下到處缺人,缺伙計也缺店主,也缺工匠,管庫,帳房,到處都缺,這些小子看著也機靈,不管學手藝還是怎樣,最好都是要識字……我知道你們也在教他們手藝,但年紀太小了手藝學著也入不得門,每日放著野也不象話,我叫人立個識字班,不僅是你們的娃子,還有店里伙計們的小孩都能來學,學費自是不收你們的,每日響午我還叫學堂供一頓飯,你們看怎樣?”

  各家的小孩看著野,其實從早到晚都能幫家里的忙,這些匠戶在院中養了雞鴨鵝,都是小孩子們照料著,若不是供一頓飯,張瀚知道這些人心里未必情愿,雖說以他的威望和權力想怎樣就怎樣,但張瀚做事向來就是考慮周全,人家自己愿意和強迫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俺們多是睜眼瞎,不承望現在能吃飽飯,小子們還能讀書識字,這有什么不愿意的。”

  王德榜說著就跪下嗑頭,其余的匠人們都是跪下,眾人均是將頭在泥地上嗑的咚咚直響。

  后世的人不能理解這個時代的人對知識的尊敬和渴求,鄉村里有一個秀才基本上就是橫著走了,可以免丁役,可以免一定的田租,按朱元璋的規定是秀才優免三十畝,到了萬歷四十六年一個秀才基本上可以優免一二百畝,中了秀才就會有人投充來獻田,圖的就是優免,象范進那樣的窮秀才畢竟還是少數,好處是實打實的,說話不管在不在理都被敬著捧著,中國人對讀書人的尊敬是在骨子里的,結果現在大明的讀書人實在不長進,這個民族和國家也被他們玩完了。

  張瀚沒有扶他們,待各人嗑了頭起來,他才笑道:“你們嗑我的頭是謝我,我也受了,不過要是真心謝我,得空你們自己也能讀書識字才好,有些東西書上均有,你們識得幾百字就能看的懂帶圖的書,省了我不少事。這樣,還是辦個識字班,不過只對成人,學些實際速成的東西就好。”

  對這決定眾匠人就沒有剛剛那么高興了,他們每日辛苦,晚上只想早早歇著,若再識字必定要花不少精力精神,但這事張瀚不容他們反對,也不商量,說完就又去看那馬車,眾人只好將話憋著,無法再說。

  “這馬車套馬用皮帶,皮帶要短而結實,這樣轉向和停車的時候車架不會直接撞到馬身上,有個緩沖之力,騾馬就不會受傷。”

  “是,東主。”李長年畢恭畢敬的道:“俺們一會就按東主說的試制一下,用牛皮來做。”

  “什么皮子不打緊,要短而牢固,套在騾馬身上和車輛間有力量緩沖即可。”

  張瀚眼前的車子算是初步成型,最重要的就是車輪軸,原本的中國式馬車是兩輪固定在邊框上,轉向很難,而且笨拙易壞。

  用軸承與車架相接,加上前置的轉向軸,車身更牢固和能夠承重,轉向也更方便,已經算是初步成功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