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

  強烈推薦:

  劉吉和李平之彼此拜揖見禮,李國賓站在一側和茅元儀聊天,王發祥不在,他去協調山東方面的進京路線去了。

  拜揖過后,劉吉對李平之通報道:“保定三十一輛,臨清七十九輛,德州三十七輛,沿開封一線有一百七十多輛,現在車馬已經上路好幾天,算算差不多快到了。”

  茅元儀問道:“河北其余地方的州縣車輛,還有薊鎮車輛,宣府車輛呢?”

  李平之轉頭道:“河北其余的車輛有一百九十七,薊鎮三百一十,宣府和大同車輛在一處,先頭已經走了三百二十輛,還有三百七十輛,加上京師的一百五十六輛,加起來是一千六百六十四輛左右。”

  李平之又道:“說左右是因為沿開封一線能到多少并沒有確切的回報,我已經移文給河南方面,對此提出不滿。”

  茅元儀感覺無語,他與和裕升的人呆在一起越久就越感覺可怕!

  開始時茅元儀也不敢相信和裕升能派出一千五百以上的車輛,這些車可不是普通的兩車,是制作很麻煩,成本特別高昂的四馬車,在大明北方原本也有一些四車,都是無一例外的造價高昂,維護代價也高,所以民間很少有人使用,只有官府在轉運軍糧時會使用這種大車,又因為道路要求很高,大明中期后各地的官道漸漸衰敗無用,連那種運軍糧的大型馬車也都無人使用了。

  一路行來,茅元儀才知道和裕升是怎么做事的。

  每天都有塘馬不計工本的向李平之通報最新的消息,然后就是李平之行文各處征調馬車,并且給出明確的時間和各地馬車分別報道的時段和地點。

  茅元儀到這時才知道,和裕升調動馬車的決斷固然是張瀚做出來的,但之后就交給了眼前的這個軍令司官吏,然后別的部門就一定要配合這個吏員來做事,這么大規模的調度,居然就全權交給了這個人,然后這個青年吏員就大包承攬的做事,每天從塘馬處得到消息,然后不停的發布命令調度,茅元儀一開始還不相信和裕升的事這么簡單,等他發覺自己一路向京師趕路時,絡繹不絕的黑色大車也往京師趕路時才不得不承認,有時候辦事簡單粗暴反而最高效,象大明中樞的那種體制,固然可以說出錯的機率看似小的,但互相扯皮,各勢力之間使絆子拉后腿,好象出錯的機率也未必不比和裕升小。

  另外茅元儀后來也知道了,李平之的決斷每天都要記錄成檔案和正式公文,前者歸檔記錄,以備事后查察,萬一李平之決斷有失誤,可以通過正式檔案來追究責任,這使得李平之下任何一個決定都很謹慎小心,絕不會隨意發布命令。

  公文分成好幾份,有直接下發執行的,有移到軍司備案的,也有直接送到張瀚案頭的……茅元儀和張瀚見面時聽到張瀚抱怨太忙時還不是很理解,了解了這種體制后他就徹底明白了。

  另外在抵達京師時就有軍司人員來審核檔案,當然只是初步核查,李平之也很配合。

  和裕升的這一套體系叫茅元儀大開眼界,快捷高效,又是制度嚴密。

  茅元儀道:“車輛何時能全部聚集往山海關出發?”

  李平之和劉吉對視一眼,說道:“這一次我們就不隱藏形跡了,各方車輛全部在京師集結,后天差不多全部到位,然后直接從東便門出城,正好可以從通州裝車。這幾天,要辛苦茅贊畫和各部先打好招呼,另外,通州的倉場侍郎也要預先知會,要提前準備好大量的力役。一六千百四十四輛左右的車,每車我們準備裝五十五石,五石是豆料,沿途喂馬用,我們在沿途每三十里有兵站,可以保養車輛,出關之后到寧遠都很方便,寧遠到十三山已經有先遣人員在準備了。”

  茅元儀感覺有大量信息灌輸到自己腦子里,一時間感覺腦仁都疼。

  和裕升做事的效率實在太高了,而且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把所有事情都兼顧到了,不象朝廷做事四平八穩,哪頭出了事再處理哪頭,看似忙碌,其實只會叫人焦頭爛額,效率反而是很低。

  “只要車隊能準時出發,朝廷那邊由我去負責。”茅元儀出關時就是帶著孫承宗的諭令來的,他是孫承宗的贊畫,高級幕僚,又是舉國聞名的兵家,和東林黨的關系十分密切,朝中的這些事原本就是要做的,只是在于人去不去催促而已。

  “一定要準時出發。”盡管事情過去幾天,茅元儀還是忍不住發牢騷道:“你們張大人托我轉交給督師大人的那封信可說是捅了大簍子,連我都被督師寫信來罵了一頓,如果車隊再不到,我可沒臉回山海關了。”

  李平之微笑道:“絕不會叫贊畫大人為難,也不會叫督師大人失望。”

  第二天午末時分,守備京城永定門廣渠門還有西便門的京營守將都是發覺了大量車隊的到來。因為車輛太多,趕車人也多,盡管平時京城都有大量的駝隊和車隊出入,但和裕升這種整齊劃一,一看就是一家子的大型車隊進城還真是頭一回,守將們不敢擅自放人進來,先稟報了提督京營的定國公,定國公聞訊也不敢擅自作主,于是第一時間通知了協理戎政的兵部侍郎,同時還知會了東廠和錦衣衛。

  等兵部知道時派員說明時,城門一帶已經有好幾百穿著曳撒,腳踩白皮靴的打事件的番子和錦衣衛了。

  事情鬧的很大,然而和裕升的人并沒有慌亂,趕車的車夫在車上安心等著,而數百灰袍漢子護衛著車輛,盡量把城外看熱鬧的人勸離一些距離,不使其離的太近。

  城內城外都是擠了不少人,只是城里的人們畏懼東廠和錦衣衛,并沒有人敢離的太近。

  很快,京城里都傳遍了,京師里閑人很多,又有大熱鬧可看,所以消息傳的很快,連正陽門東大街的和裕升店鋪外都擠了不少人。

  李國賓和王發祥在這個時候趕到了魏忠賢的府邸,他們也聽到了人們的議論,兩人的眼神對視著,都是有點了然于胸的感覺,也都能看的出來彼此眼中的自豪和驕傲之感。

  和裕升的京城店一向低調,雖然是北方的提調中心,負責東至山海關和河北一帶的和裕升經營事務,但在京城內并不太引人矚目,出風頭的事和裕升的幾個分號掌柜從來不參加,盡管在官場中和裕升很有名氣,一般的勢力也不敢來招惹,為了不出風頭,帳局的銅錢兌換都只是小規模的,京師的三教九流最多知道和裕升是一個做事風格誠實穩重的大商家,對上有些勢力,但從未有人想到,這個商行居然有如此的實力和底蘊。

  可以說,這一次的行事風格和張瀚一直要求的京城分號隱忍低調完全不同,這其中蘊含的東西就豐富了。

  李國賓還是忍不住先說道:“看來草原那邊的局面,距離徹底平定也相差不遠了。”

  “應該是。”王發祥悠然道:“也該是我們和裕升進入世人眼中的時候了吧。”

  “嘿嘿。”李國賓齜牙咧嘴的笑著。

  說話間魏府房門打開,幾個青衣蒼頭簇擁著一個貴人出來,在門口的上馬石上有人牽著馬在等候。

  “是老李啊。”上馬的貴人穿著玉色直綴,頭戴四方平定巾,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士紳模樣,年紀在三十左右,上馬之后一打眼看到了李國賓,便是出聲招呼。

  “咦?”李國賓眼一亮,趕緊快步過去,到馬頭前躬身道:“學生見過定國公。”

  “好家伙。”定國公一嘴京腔的道:“你們這次可給我捅了個大簍子啊。”

  李國賓趕緊躬身:“不敢,學生等豈敢。”

  定國公笑了笑,他圓臉白面,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和身份高貴帶來的自信從容,下巴上留著短須,他捋了捋,笑著道:“這一回為著你們和裕升的事,我連轎子也沒有敢坐,這么騎馬就過來了。下個月,我府上要用不少碎銅錢,你可得給我預備好了。”

  國朝開國六國公,成祖朝又封過成國公和英國公,開國六國公有好幾家沒有好下場,現在大明也就是寥寥的幾家國公,算是與國休同又能效力的貴戚,國公不比親藩,需要提防使用,一般來說都是用國公提督京營,文官協助,太監監軍,三位一體可保皇室牢牢掌握住軍權,另外南京守備一般也是用國公,比現在南京守備就是用魏國公,崇禎年間改用成國公。

象定國公這樣的身份,說是提督京營,其實底下有協助他的京營將領,一般的事情根本用不著他出頭露面,最多是皇帝大閱時或是兵部和都察院檢視京營時定國公需要亮一下相,平時是養尊處優,象今天這樣疲于奔命的奔走,確實是一樁極為難得的事情。2k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