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

  這一次張子銘的隊伍有大量牧民存在……草原漢人數字稀少,現在大量的漢民都是直接被軍司移走了,當初打板升地時是打定了把原本草原漢人分散安置的主張,和記的農政司對開荒種地有全局性的總體規劃,在人手的運用有獨到之處,包括怎么種地都不是以前的漢民能掌握的,打亂分散使用更易于管理利用,另外是這些漢民雖然飽受欺壓,但九成以全部是自己跑出塞外到蒙古人地盤,其有一些是亡命之徒,在內地有案子逃跑,大半是當年被劫掠的漢人或漢人后裔,也有一些是常年行商,索性住到蒙古人的地界,更有一些人是白蓮教的人,對大明有相當大的敵意……事實這些教徒敵視任何一個政權,從宋的方臘到明的唐賽兒還有清乾隆年間的白蓮教大起義,這些教徒都是天生的反賊。品書網張瀚可不想自己四處擴張的同時背后有一群反賊隨時會生事,所以把幾萬漢民都分散了的同時也杜絕了后院起火的風險,而且內情司的人一直盯著那些教徒,防止他們重新串連,至于牧民,也是放歸各部之后隨意流動了,張子銘雇傭的多半是住在板升地附近的牧民,原本大家相識,但那會是牧人們高高在,漢人們卑躬屈膝,現在則是反過來了,他是東主,這些蒙古人是伙計,看著他們在自己的命令下做事,向自己鞠躬行禮,張子銘心有難以壓抑的快意……這種心理或許不是很健康,但對長期生活在板升地,備受欺凌的漢商們來說,這樣的心理再正常也不過,也絕不會有人感覺張子銘做的不對。

  算是被雇來的蒙古人,對張子銘的態度也是相當的尊敬和感激,沒有人雇傭他們,在這個不太需要人手的時期也只是能閑在家里,也來之后意味著可以多賺不少,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

  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之,張子銘和一群同伴看著伙計們把貨物蓋好,貨物是以果蔬為主的,也有很多曬干的蘑菇一類吃食,還有干果蜜餞一類的漢人零食,蒙古人其實也很喜歡。

  從板升地到這里是相當遙遠的距離,但因為是頭一回送貨過來,各人對道路和安全還有貿易量的大小都是有相當疑惑,謹慎之下過來的漢商并不很多,帶的貨物更少了,十一個青城商會的漢商才帶著一百多匹駱駝和二百多匹馬,等于一個以前的等水準的駝隊,在十年前的太平光景,東虜未反,大明的馬市正常,也沒有和記的出現之前,經常有西域和衛拉特那邊過來的駝隊,一路趕著貨物過來是有這樣的規模,甚至要更大一些,漠南這邊包括大明沿邊的地方也有駝隊趕出千把里路,到張家口或京師貿易,京師德勝門每天都會有駝隊馬隊進出,京師一帶的商民百姓早習慣了。

  對張子銘等人來說,趕這么個駝隊帶著大量的板升地出產過來,投入并不算大,算賠光了對這些東主來說都是小事,他們有幾個都有和記理事的身份,在納稅和安全包括房租房價都有優惠,這也是當初和記為了爭取草原漢商和漢人支持的一種先期投入,現在算是到了回報的時候,有這些優惠加貨物成本不高,這一次的北貿易對青城漢商來說是簡單的試水,但當他們到了此地,看到大量的貨物商行還有大量的俄羅斯商人,包括張家口的漢商都青城漢商投入大時,張子銘等人是無的后悔了。

  “我早晨遇到一個俄羅斯人,用蒙語交流了一下。”傅青銘抹了一下臉的汗水,他眉眼有明顯的焦慮和后悔等情緒夾雜的色彩,他對張子銘悶悶的道:“咱們這些貨,這人想一下子全吃下來……”

  “開玩笑了。”張子銘有些吃驚的道:“他拿什么來換?毛皮?我們帶毛皮回去做什么?然后再找張家口那幫人倒一下手,不得被他們笑死過去。”

  青城漢商到這邊貿易的動力不足,貨物不對板也是重要的原因。

  毛皮,青城漢商是向來不缺的,草原的牧人早在幾十年前把毛皮交給漢商代為貿易。要不然的話,每到馬市一開,遠的蒙古人最少隔兩千里地,跑那么遠參加貿易,路程實在太遙遠了。

  草原的漢商,蒙古和俄羅斯人很多記錄里都是遠到漠北和漠西北都有他們的身影,漢人是這樣,有生意可做有錢賺便不怕路遠,也不怕吃苦。

  只是俄羅斯人的皮毛雖然蒙古人的還好,張子銘他們換過來是沒法直接出手的,以前都是他們倒手給張家口,這一次張家口的漢商來的青城漢商要多的多,也積極的多,這條路算是行不通了。

  以前,各部都到張家口貿易,大明的獻記錄很清楚,每次貿易時紅衣官員高坐,過百青衣官員吏員于高臺下侍立,過百甲兵護衛,張家口堡外綿延數十里皆是帳篷,所謂穹廬無盡。

  到了此時,青城漢商頗有些無路可走的感覺,直接一手生意做不成的話,只能倒騰二手買賣,那利潤無形小的多了。

  “當然不是毛皮了!”博青銘笑的很暢快,他道:“我發現他們有幾樣貨,我們不必倒給別人,光在草原發售利潤很不小了。當然,不是賣給蒙古人,是草原的漢人還有和記的軍人和百姓。”

  張子銘道:“是什么?”

  “蜜蠟是一樣,牧民們也會買一些,那些屯莊的百姓有錢的很,每個屯堡都有個小學校,各家的子弟都在讀書,入學率用張大人的話說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各家的小娃回家用臭油燈看書可是傷眼的很,近來蜜蠟很吃香,不少人托我從口內買過來,口內這東西又少又貴,都是富人用的,要不是和記的屯堡堡民日子著實好過,誰家舍得買這東西。現在打通這條線,這個俄羅斯人說是有源源不斷的供應貨源,這豈不是個財路?”

  “確實是!”張子銘終于打起精神來,這一次北各人是合股,以前也早用商會的形式合在一起做生意,有錢賺是大家按出錢多少來分,象是張瀚當年在天成衛搞的那個商會的形式。

  其實張子銘幾個理事在和記也是有股份,但張瀚并未禁止他們做自己的生意,只是在和記也多承擔一份責任,和馬超人李大用等專職的和記股東理事有些不同。

  “還有是珍珠,和蜜蠟不同,珍珠只有軍和軍司的有錢人才買了,蒙古人也會買一部份,如果貨源足,可以往大同和延綏一帶賣,也多少是個財路。”

  “還有一些你萬萬想不到的東西。”傅青銘笑道:“望遠鏡和一些銀制品,我看了,都很精致,應該銷的動。”

  “望遠鏡?”

  “是啊。”傅青銘忍不住又笑起來,他道:“俄羅斯人開始想賣望遠鏡給軍司,結果外貿的人拿出更好的……當時他們傻眼了。”

  “那咱要它干啥?”

  “你怎么遲鈍了?”傅青銘微笑道:“質量差些,價格也便宜啊。軍司的望遠鏡產量不足,軍都是有一定級別的才發,軍司官吏要副局級以才有,民間更少了。這玩意有趣的很,不少手里有兩錢的都想買,不過雜項局向來是只供給軍司和軍隊,極少賣給民間,有錢也買不到啊。咱們弄這些望遠鏡和銀飾,拿回去是好財路。只是數量不多,我和他們說好了,這東西我們要專賣,他們也答應了。只是要我們下次多帶些腌肉和酸菜來,他們最喜歡試吃的酸黃瓜……”

  “好的,這確實是條財路……”張子銘想了想,臉露出高興之色。

  傅青銘倒是苦笑道:“不過都是規模不大,咱們幾人做好,青城那邊想大規模過來貿易怕是不成,他們得另找貨源。另外咱們提供的貨只能是這個時節到秋天好做,入冬到春天,咱們賣什么?總不能賣泡菜?”

  “這個不愁。”張子銘想了想,說道:“漠南漢商總有過千家,做各種買賣的都有,和記把張家口乃至京師漢人都引過來,這方面總會有所考量……咱們幾個是不愁的,那些小商人總不能都去種地,人心會亂的。”

  “也不能躺著要飯吃。”傅青銘皺眉道。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張子銘道:“軍司給個思路,我們自己奔前程。咱們都是在北虜手里討過飯吃的,還怕眼前這些?”

  “說的是。”

  在場的青城漢商都笑起來……張子銘等人不愿在和記內部舒舒服服的拿著高俸祿享福,除了喜歡多做些事外,也是因為青城漢商的傳承傳統……如雜草般不被重視和關愛,但也如雜草般堅強,沒有什么事能難倒他們,能在一群虎豹之存活,還能在狼群賺錢,這是青城漢商的堅韌與強悍之處。

  本書來自品書網/html/book/30/30137/index.html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