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

  盧象升的直屬標營已經出陽和兩天,一個參將和兩個游擊,五六個督司和守備,加上中軍官一并,率三千二百余人自陽和而出。

  巡按王汝槐和內丁一百余人跟隨而出,權為監軍。

  自封閉城門半天之后,陽和往新平堡的道路也被阻斷了,直接斷絕所有內外消息,但盧象升并未感覺放心,他知道和記的情報工作向來十分出色,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法根本不太可能真正斷絕新平堡的內外消息。

  九月二十二日洪承疇出大同,率部往陽和,同時檄令黃得功等諸將至沿邊的邊墻和各堡戒備,同日宣府巡撫傅宗龍也接到朝中密令,除了調動宣府巡撫的標營至邊墻戒備外,同時也檄令各種鎮將至邊戒備,駐張家口副將周遇吉率其部三千余人,也是奉令急趨新平堡一帶駐防,隨時配合大同兵馬剿殺張瀚并和記眾人。

  沿邊諸堡,原本就充實加強了防御和駐軍,現在一路檄令過去,從偏關到殺胡口,再到保平堡樺門堡,一路上軍堡和火路墩加上軍臺都全部奉命戒嚴,將士枕戈以待,除了防止張瀚等人越邊墻而逃外,也是要小心北方的強敵前來破關救人。

  數日之內,從大同到宣府,最少直接動員了三萬余人,加上各守邊駐堡的軍伍,宣大兩鎮動員了超過五萬人,三邊總督,宣大總督,薊遼總督,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榆林鎮,陜西鎮,甘肅鎮,諸多的總督,巡撫,總兵,副將,參將,游擊,督司,守備,一直到千、把總,不知道多少人奔波于途,朝堂中又使了多大的力氣在關注這件事上!

  到九月二十五日,大軍起行已經接近新平堡時,在陽和以西數十里地方,盧象升得到情報,洪承疇等人已經率部接近陽和衛城了。

  按官兵腳程來算,到新平堡還得有四天左右的時間,這已經算快了,盧象升知道事態緊急,他自己的部下已經奉命趕赴新平堡,最少要將軍堡四周包圍,同時他嚴令樺門堡一帶的駐軍小心戒備,如果發現新平堡中人試圖越過邊墻,過堡出邊,那么可以用城堡上的小型火炮轟擊,如果人數不多,就出動馬步沖散其陣,務必不使新平堡中人可以集結出關。

  與此同時,最要緊的就是張家口的周遇吉所部,三千多精銳過半馬步,急趨至新平堡北部邊墻一帶巡哨,遇敵則痛剿,不使一個活口逃脫。

  做出諸般舉措之后,盧象升稍稍放心。

  但他已經兩天沒有接到新平堡那邊的消息了,賴同心并未復命,同時王、李二守備也并沒有派人送來消息。

  派到白洋河兩岸至官道巡哨的部下,也并未送來有用的情報,新平堡一帶,仍然是一團迷霧。

  可堪欣慰的就是周遇吉等人行動相當快速,已經有多股哨騎已經趕至平遠和保平兩堡附近,新平堡北部的幾個軍臺和數十個火路墩都有兵馬駐守,開始防備北方草原有兵馬南下,據這幾天來的觀察,最少東西超過五百里方圓的地方都未發現蒙古人的騎兵或是牧民,也沒有發現和記成建制的兵馬。

  只有少量的和記游騎在草原北側與邊墻一帶的明軍對峙,雙方都保持了克制,明軍并沒有追擊的打算,和記哨騎也并未大舉集結或深入的打算,雙方對峙之后,和記哨兵就果斷北撤,消失在了過膝的長草之內。

  對這樣的稟報,盧象升并未感覺安心。

  如果人們站在高處俯瞰就知道了,為什么新平堡和保平、平遠、樺門各堡在這里修筑軍堡,可以看的出來,從最西頭的殺胡堡,到北端的鎮羌堡,再到南邊的大同鎮城和各堡,中線的許家莊堡和蔚州,廣靈,靈丘等地,整個大同和宣府好象被群山掩映,西邊到東邊都是海拔很高的高山,從西北到西南,再到北端,再于東北到東南,由賀蘭山脈為西,中間北端是陰山山脈,東南則是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交接。

  晉北多山,只有在諸堡所在的北端與草原地界交接,呈山脈與平原交匯的地貌,所以大明沿著大同和各堡之間,在山脈和平原之間修了幾條最重要的官道,其是最為要緊的就是從大同到張家口,又從張家口往京師的道路。

  著名的紫荊關,就是陰山山脈和燕山山脈的交匯處,處于平原,兩大山系的交界處,如果從紫荊關入關,可以迅速的進軍到京師一帶,因為入關之后,地形就相當的好走,很容易快速進軍了。

  也行當年在土木堡擊敗明軍主力,然后就是從紫荊關入關,直迫京師,身后還有宣鎮等不少軍鎮根本沒有去打。

  如果此次大事不順,和記從新平堡一帶進入長城防線,沿著官道直趨京師,那么就象是在晉北“幾”字形的防御里直接削掉了東部一角,十余個軍堡,整整一路守兵,加上宣府的兵馬,一萬多兵馬直接迫向新平堡,一萬多人在沿邊的邊墻,也就是山脈到草原地貌巡哨守御,一旦事情不順,則京師畿輔一帶西邊的守備會瞬間空虛,盧象升最擔心的就是和記借由此事正式與大明決裂,宣府和大同一帶成為攻擊的第一波的目標。

  皇帝的想法是放開西側,甘肅榆林一帶糾纏和記兵馬,但和記又不蠢,為什么不直接打下宣大和薊鎮,將京師直接包圍在內?

  大明京師,靠的就是九邊兵馬保護,京營兵已經不堪用,靠城墻和火器之利勉強可以守城,然而一旦宣大被分割開來,朝廷可依靠的也就只有遼鎮兵一處了。可是遼鎮兵又需得防備后金女真,斷不能全數入關勤王,一旦和記采用這種辦法,等于是把囚籠套在了京師頭上,整個大明,有被瞬間斬首的危機。

  懷著相當沉重的心思,盧象升率著幕僚和陽和的一些官員和民壯,往西迎出三十余里遠,俟看到大同鎮兵和撫標兵的旗幟時,已經是天色昏黃。

  算算時間,估計到四天之后大軍才能抵新平堡,盧象升心中更是焦慮起來。

  洪承疇也是改坐轎為騎馬了,他是南人,坐船坐轎都可,騎馬卻是有些費力,待身形高大,儀表堂堂的盧象升率人迎在道左時,洪承疇的中軍官報了上去,巡撫大人才勒馬停住,自戰馬上翻身下來。

  幾個長隨上前伺候,將洪承疇小心翼翼的扶了下來,眾人在道旁見面行禮。

  盧象升在右揖拜,洪承疇則是在道左還禮,其后又有人在正中跪下行禮,洪承疇居中受禮,拱手還禮。

  諸多民壯隔的老遠,眼看著大軍前來塵土飛揚,卻是沒有資格進前。

  “盧大人辛苦了。”洪承疇穿著紅絲羅常服,烏紗補服,雪白的里襯上染了不少灰塵,下馬時洪承疇很費心力的撣了好幾下,等見禮還禮畢,洪承疇也沒有太多客套,敷衍一句后就問道:“學生一路東行,屢見傳騎,都云無新平堡的消息,盧大人這里可有新的消息傳來?”

  “并沒有。”盧象升道:“傳見督司李國奇,只回報隔絕東西交通,哨騎往北出邊墻數十里,且見宣府兵自東而來,應是前哨騎兵,其余各處都并無消息,也無異狀。有一些過往百姓,或是拘押,或是管編,亦不準其隨意離開,泄露消息。”

  洪承疇很注意的聽著盧象升的匯報,這些情報和他在此前不久接到的匯報相差不多,總體來說,是北部邊境未發現和記的大量兵馬南下,亦未發覺新平堡有何異常。

  四周的各堡和邊墻一帶已經遍布軍人,如果個把人想溜出去,可能還有三分機會,如果幾十幾百人想潛越過邊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九邊是沿舊長城線布置的軍區,從甘肅到榆林,大片的地段或是修好城墻,配上軍臺軍堡,或是以鹽池沙漠為界,輔以城池和軍堡。

  大同這里,很多軍堡依山而筑,輔以舊長城和大明自修的長城,可謂雄關萬里,雖不及薊鎮邊墻那么壯闊雄偉,但從防御上來說也絲毫不差。

  這樣的防御體系,想偷越個把人都有相當的困難,幾百上千人想過境,除非守將和守兵是死人,或是被和記完全買通,這樣方有可能。

  仔細想想,不管是傅宗龍還是周遇吉,或是沿邊諸將,多半是從京師或別的軍鎮調過來,時間不久,平時管束也很嚴格,而且各部分屬各個山頭,想做這等大逆不道的事需得彼此信任,畢竟是拿腦袋來冒險,這么一想,應該沒有這種可能。

  這么一來,張瀚似乎真成甕中之鱉,沒有機會逃離?

  洪承疇心中有強烈的不安感,張瀚出名已經好多年,他當初在大同當提學時就深知張瀚還有和記高層的厲害。

  這幫人,行事有章法,做事有考慮,不要說張瀚自己不可能將自己和家人置于險地,最終無路可逃,就以和記的高層們來說,又怎么可能把他們的最高首領輕易的放棄?有張瀚,和記有掩有天下的可能。無張瀚,哪怕自保也很困難,和記的高層縱有野心,也不會看不出這一點罷?

  這種想法還只是推斷,但轉念一想,新平堡里沒有絲毫消息傳出,哪怕事情不順,賴同心也理應派人出來送信,豈有一無消息之理?

  這么一想,洪承疇內心的不安感更強烈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