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 醞釀第二輪

  在李牧的眼里,一個成熟的網站不是前臺的功能有多么牛逼,而在于后臺的防御有多么強大。

  互聯網成熟階段的網站幾乎處處設防,技術人員絞盡腦汁的考慮到了絕大部分可能被人利用的漏洞,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個網站敢說自己的防御滴水不漏。

  有些網站在防御手段上做到了牢如鐵桶,但往往就是一個小漏洞,就能讓一切防御措施功虧一簣。

  李牧不是黑客,不太精通技術攻擊一個網站的辦法,他想尋找的,是一個能夠再次利用人海戰術完成爆吧的機會,但q吧不惜犧牲用戶體驗來做技術防御,讓李牧也覺得有些無從下手,直到他注意到q吧的站內信功能。

  站內信功能其實是牧野科技的貼吧最先使用的,相當于是基于貼吧開發的一個簡單的即時通訊功能,讓貼吧的吧友可以私下里進行簡單溝通,這個功能很簡單,但是也非常實用,因為用戶在貼吧的信息交互是公開的、是一對多的,當他們選擇在一個貼吧發帖,就相當于是把帖子的內容向這個貼吧的用戶,甚至是所有互聯網用戶開放,如果他們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他們想和某個吧友私密的交流,就需要一個公開轉私密的過程,站內信就極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q吧在做技術架構的時候,也把站內信功能規劃了進去,他們對用戶發帖做了限制,但卻沒有對站內信功能做出任何限制。

  李牧打開站內信功能,發現彈出的頁面里只有收信人、內容這兩個填寫項,除此之外,僅有一個發送選項。再無其他。

  也就是說,驗證碼也好、一個小時內只能發帖一次也好,針對的都是前臺公開的發帖、回帖。但是,沒有限制用戶在用戶后臺層面的私信交流。

  李牧心里明白。發站內信和發帖雖然形式上有很大區別,但對系統后臺、對服務器承載來說,基本上沒什么差別。

  發帖、發站內信,都考驗服務器對數據寫入請求的承載能力,但站內信甚至還要比發帖多出一個邏輯,那就是投遞邏輯。

  一段數據從用戶a這里發出,上傳寫入至服務器,服務器記錄寫入的同時。還要把內容投遞到用戶b的用戶后臺,用戶b收到站內信數據,會先激發一個用戶后臺的提示功能,然后再把用戶b已經收到站內信的回執發送給服務器記錄。

  總之,這個東西看似簡單,但數據的上傳再到下發,不是一般的繁瑣。

  李牧注冊了一個新的q吧賬號,然后用自己的舊賬號,給新賬號發送站內信,如果把新賬號的id名稱復制下來。發送的時候在收信人欄上粘貼一遍新用戶的id,然后在內容欄里,快速粘貼數次作為垃圾內容。然后迅速點擊發送,緊接著再快速進行下一輪。

  李牧自己計算了一下時間,他可以在三到五秒之內發送一條站內信,如果速度再快些,能夠把時間控制在三秒以內。

  三秒鐘一條,一分鐘二十條,如果是幾十萬人同時做這件事情,不知道q吧的服務器能撐多久。

  李牧越想越覺得大有可為,即刻跟趙康聯系。把具體的操作方法告訴他,讓他今晚先開始鋪墊第二場爆吧好戲。

  趙康收到指示。調動起自己手頭現在能夠調動起來的水軍,讓他們到貼吧和q吧發帖。發帖的內容核心是抗議q吧給出的、完全在推卸責任的官方解釋,要求q吧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向廣大吧友道歉。

  這些水軍在發帖的同時,還列出了精心整理的各種證據,比如:q吧的員工在復制內容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個用戶復制一篇內容,然后再換一個用戶去復制另一篇,所以他們都是一個用戶賬號集中復制大量內容,然后換一個號,再去復制一大堆。

  這種操作留下的證據線索頗多,尤其是趙康的手下早就把各種圖片證據留存的非常完整,篩選出來的證據可以清晰的看出來,他們是如何忽然之間調動幾十上百的用戶id,在同一個時間段大肆復制內容的規律,明眼人看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是所謂的用戶自發行為,一看就是有組織有計劃的侵權行為。

  這一套東西拿出來,對貼吧的吧友來說是絕對有理有據并且讓人信服的。

  水軍把帖子發表在了貼吧和q吧兩個地方,在貼吧發表之后,立刻有其他水軍幫忙頂貼,立刻吸引了目前在線的貼吧用戶關注,而在q吧發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截圖保留證據,因為李牧預料到q吧一定會刪帖,所以提前準備留下q吧刪帖的證據。

  果然,后半夜值班的q吧管理人員發現了貼吧用戶發表的抗議帖子,由于內容對他們來說實在不利,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做出決定:刪無赦,來多少刪多少并且對發帖用戶做封號處理。

  這下趙康的水軍輕松留存了一整套在q吧發帖,卻遭到q吧刪帖、甚至封號的整個證據鏈條,如果在輔以人為的渲染,q吧這一系列做法,一定會再度激起吧友的憤怒。

  站內信這個漏洞,水軍還沒開始往外泄露,李牧想給自以為銅墻鐵壁的q吧再來一次快很準的閃電戰,現在的在線人數就算全都調動起來,也不足以支撐他的計劃。

  這個晚上,貼吧和q吧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局面,各個貼吧都有要求q吧正式道歉的帖子,而且受關注程度非常高,吧友的態度也清一色的支持到底,但反觀q吧,一晚上也有上萬個用戶在水軍的煽動下,到q吧去發表了不少要求q吧道歉的帖子,但幾乎毫無例外的,都被q吧刪除了,讓這些用戶大為憤慨。

  李牧忙活到兩點多實在扛不住就回屋睡了,還專門給自己一定了一個八點半的鬧鐘。

  翌日清晨,本地新上的報紙幾乎都用較大篇幅報道了發生在互聯網上的那場史無前例的大事件,趙康對傳統媒體的公關開始起作用了,除了燕京本地的報紙之外,據貼吧的吧友反饋,今天整個華夏至少有三十多份報紙報道了這一事件,其中有一大半是趙康公關的成果,剩下的幾乎都是自發把它當成一個熱點新聞來報道,而且令李牧欣慰的是,這些影響力不太強的地方媒體,也和自己預想的差不多,把矛盾的源頭指向了q吧的侵權。

  不少電視臺的早間新聞也有相關報道,這其中就包括燕京電視臺,一夜之間,聲討q吧的言論從電視到網絡再到報紙,瞬間就把q吧和騰訓推到了一個風口浪尖上。

  已經到燕京準備參加互聯網論壇的馬總知道這件事之后大為震怒,一連往深市打了十幾個電話,一方面嚴厲批評了時間的相關負責人,另一方面則要求坐鎮大本營的一個副總盡一切可能在媒體面前挽回q吧和公司的聲譽。

  只是眼下聲討的聲音已經鋪天蓋地,而且所有已經發聲的媒體很難再進行反公關,媒體不可能輕易自己打自己的臉,所以留給他們的空間已經少之又少。

  即便有這么多媒體在聲討q吧的做法,q吧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論調,他們在上午九點半再次發表了一個聲明,聲稱侵權行為確實存在,但完全是用戶的個體行為,q吧已經對涉事賬號進行了并且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力,與此同時,q吧還呼吁廣大用戶一定要擦亮眼,不要被網上一些不軌份子所利用。

  當李牧聽說這個新聲明的時候,他穿著一身深藍色西裝,把車開到了東城一家五星級酒店的會議中心門口,這次的互聯網大會就在這家五星級賓館召開。

  大會十點鐘開始,李牧到的時候,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受邀的互聯網從業者簽完到進場了,李牧進場之前跟趙康做了一次溝通,讓他今天白天著重在貼吧里調動用戶,可以先號召大家今天晚上八點鐘進行第二次爆吧,但不要透露爆吧的具體方法,只要先做好前期的調動工作,把用戶都吸引到“貼吧大家庭”吧里,然后在即將到點之前把站內信爆吧的方法告知用戶。

  一旦趙康的水軍開始散布今晚爆q吧的消息,q吧一定會嚴陣以待,但他們一定會像斯巴達三百勇士那樣,全力鞏固防御,但卻忽略了還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以從背部偷襲自己。

  李牧拿著邀請函簽到入場的時候,q吧事業部的負責人羅忠文已經收到了貼吧在醞釀晚上八點爆吧的消息,他立刻給手下做了嚴密詳盡的分工:負責服務器的技術會時刻監控在線用戶數量的變化,及時做好應對流量峰值的準備;而后臺技術人員要隨時準備執行更加嚴苛的限制措施,他擔心爆吧用戶會通過注冊多個賬號登陸的方式來突破一小時發帖一次的屏障,所以又制定了一個ip限制的戰略,一旦發現有用戶切換賬號登陸,就立刻限制對方的ip地址,把一小時發帖一次的限制,從賬號層面上升到ip地址層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