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

  (貓撲中文)

  這天下午,韓孺子得到確切消息,宮里的望氣者皇甫益也失蹤了,時間比英王遇刺稍晚一些,自稱要去找一位驅鬼道士為太后治病,出宮之后再沒有現身。

  四名望氣者,只剩下林坤山一個人。

  韓孺子接到東海王的信,立刻前去王府拜訪,一進大門,東海王就迎上來,“我堅持不了多久,林坤山很快就得交給連丹臣,我想你應該先見一見他。”

  林坤山被“關”在一間小屋子里,五名奴仆守在外面,防止他逃跑。

  林坤山并不害怕,反而覺得很無辜,見到倦侯之后一臉苦笑,“無妄之災,這真是無妄之災。”

  東海王喝道:“收起你那一套吧,林坤山,跑得慢是你倒霉。”

  “我根本沒想跑啊,東海王,對您,我可是忠心……”

  “千萬別再說了,我現在一聽到‘忠心’兩個字就想吐。”東海王做了一個吐的動作,“望氣者不是順勢而為嗎?什么時候學會雇用刺客了?”

  “我與英王遇刺之事毫無關系。”林坤山肯定地說。

  東海王還要再做駁斥,韓孺子打斷他,問道:“你跟其他望氣者也毫無關系嗎?”

  林坤山笑而不語。

  東海王厲聲道:“問你話呢,非得讓連丹臣給你上刑嗎?‘廣華群虎’可不是白叫的。”

  “按照爭位規則,沒人能對我上刑,只能向我問話。”

  東海王一愣,這才想起林坤山也受到與他一樣的制約與保護,“你……”

  “我想與倦侯單獨談一談。”

  “我才是你的主人!”

  “不跟倦侯談,我就只能與連丹臣談,東海王更信任誰呢?”

  東海王當然不能說更信任外人,重重地哼了一聲,轉身要走,小聲對韓孺子說:“過后你會告訴我一切吧?”

  韓孺子點點頭。

  房門關上,林坤山走到倦侯面前,抱拳拱手,深鞠一躬。

  “這是何意?”韓孺子問道。

  “為碎鐵城不辭而別正式向倦侯道歉。”

  “既無所求,便無所失,我從來沒有怪罪于你。”韓孺子如果有一點失望的話,也是針對東海王,與望氣者無關。

  林坤山笑了一下,“倦侯剛才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倦侯為什么想知道我與其他望氣者是否有關?”

  韓孺子沒有開口,他可不想在得到答案之前先回答對方的疑問。

  “皇甫益、方子凡、鹿從心,名字很像,但他們都不是望氣者。”林坤山主動回答。

  “你為什么當時不肯揭露?”

  “因為他們的勢力很大,揭穿他們無異于逆勢而為,我不做這種事,我想看看他們到底想做什么,卻沒料到他們這么早就動手。”

  離半年之期還有四個多月英王就遭到刺殺,如果真是那幾名假望氣者所為,的確太早了一些。

  “勢力?什么勢力?”

  林坤山搖頭,“我不知道,望氣者策劃多年,才能在個別王府中登門入室,這幾位卻能輕松進出皇宮,我們自愧不如,至于他們屬于什么勢力,我沒有任何證據。”

  林坤山有猜測,他不想說,韓孺子也不想問,他突然醒悟,林坤山又在使用望氣者的老招數:不動聲色地蠱惑別人做事,將他們引到望氣者所指定的道路上,那或許是陷阱,或許是死路一條。

  “其他望氣者呢?那些跟你一樣的真正望氣者。”

  林坤山笑著搖頭。

  外面響敲門聲,東海王道:“連丹臣必須將人帶走了,他要向京兆尹復命。”

  “進來吧,我沒什么可問的了。”

  房門打開,林坤山向倦侯笑道:“我們只是江湖術士。”

  幾名差人走進來,客氣地點頭,林坤山沒有反抗,順從地跟著他們走出房間,連丹臣進來,向倦侯拱手,他只是過來致意,馬上就得離開。

  韓孺子抓緊時間問道:“望氣者都抓了?”

  韓孺子記得,“廣華群虎”早已掌握京城內外眾多望氣者的行蹤,如今出了這么大的事情,應該不用再觀望了。

  連丹臣稍一猶豫,還是答道:“光是昨天夜里,就已經抓了三百多人,不只是望氣者,還有其他江湖人,但是方子圣等人仍無下落。”

  韓孺子點點頭,連丹臣退出,東海王走進來,看著眾人離去,扭頭對韓孺子說:“怎么樣?”

  “他說方子圣等人不是真正的望氣者。”

  “就這個?不用他說咱們也猜得出來啊,英王已經說了,方子圣從前是名太監,那他現在肯定也還是太監。”

  東海王走到門口望了幾眼,關上門,說:“這肯定是太后的詭計了,‘廣華群虎’要么參與了,要么猜到了真相,我能感覺到這些家伙態度的變化,他們本來有求于你和我,自從昨晚出事之后,他們對譚家就有點推三阻事,問什么都只是透露一點,不像從前那么言無不盡。”

  韓孺子尋思了一會,“讓譚家多在江湖上打聽消息。”

  “你想打聽什么消息?”

  “任何異常。”韓孺子也不知道自己想了解什么。

  回到倦侯府,天已經快要黑了,張有才迎上來小聲說:“京兆尹府不肯放杜穿云回來,說他是重要證人,杜老爺子也被留下了。”

  “嗯,我知道了。”

  看到主人不慌不忙的樣子,張有才既有點意外,又感到踏實。

  書房里,楊奉不知獨自坐了多久,見到倦侯也只是點下頭,沒有起身。

  韓孺子坐到書案后面的椅子上,也不吱聲。

  兩人就這么默默地坐了一會,韓孺子先開口:“你早就知道那幾個人不是真正的望氣者吧?”

  楊奉追查望氣者多年,如果有誰能一眼認出真假,除了望氣者本人,必然就是他。

  “嗯,我知道。”

  “可你沒有提醒我。”

  “有些事情倦侯不需要太早知道。”

  “太早還是太晚由你判斷?”

  書房里還沒有掌燈,楊奉看向昏暗中的倦侯,清晰地感受到了那里的怒意,他想起從前的學生,因此對這股怒意并不陌生。

  “總得有人做出判斷,只能是我。”

  “你沒出過錯?”

  “我犯過許多錯誤,否則的話,我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可還是得由我來做判斷,因為這是一副重擔,我扛得最久,已經習慣了,其他人要么拈輕怕重,要么力量不足,要么沒有常性,往往半途而廢。”

  韓孺子沉默了很久,直到張有才敲門進屋,送來茶點、燃起油燈并退出之后,他才開口,語氣已經平靜如初,他不想再埋怨了,楊奉就像是一座寶藏,能挖掘到什么程度是他的本事,與“寶藏”本身無關。

  “太后果然有一個計劃。”

  “看來是這樣。”

  “你事先不知道嗎?”

  “自從離開皇宮,太后從未聯系過我,對太后,我也只能猜測。”

  韓孺子思忖良久,“太后為什么非得選在這個時候動手?”

  “我也覺得奇怪。”

  什么都沒問出來,韓孺子決定更換方式,“皇甫益他們雖然是假的,卻吸引來不少真正的望氣者,將他們一網打盡想必也是太后的目的之一。”

  “這正是我覺得奇怪的地方,真正的望氣者雖然來了不少,但是最重要的那一個,好像還沒有露面,太后這個時候動手,太早了一些。”

  最重要的望氣者是淳于梟,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或許抓捕望氣者只是太后的次要目的,她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不想再等了。”

  “有這個可能。”

  “太后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這次事件,讓上官盛掌權,擴大宿衛八營的勢力,與此同時除掉對帝位懷有覬覦之心的宗室子弟,她會怎么做?栽贓嫁禍,將我們幾個殺死,或者囚禁起來?我應該逃出京城嗎?”

  楊奉沒有回答,他知道,自己的“學生”已經在思考,很快就會想出答案。

  “不對,太后不會讓我們逃出京城,那會引發大亂,但她也沒有必要殺死我們,那同樣會引起混亂,對她來說,最好的結局是……”韓孺子想了一會,“當今皇帝根本沒有得病,很快就能‘恢復’,繼續充當聽話的傀儡。”

  韓孺子如釋重負,一切都說得通了,皇帝的舅舅吳修無意中成為關鍵人物,冠軍侯、倦侯、東海王等人都是通過他的行為,猜到宮中有變,沒有想過吳修本人也會上當受騙。

  幾天前,吳修曾經進宮探望皇帝,出宮之后就去投靠冠軍侯,更讓眾人覺得皇帝剩日無多,結果太后出手了。

  韓孺子的心又變得沉重起來,太后的陰謀正變成陽謀,韓孺子等人根本無從反抗,大臣的經驗的確更豐富一些,只有少數人直接參與爭位,大多數人都是口頭上表示支持冠軍侯,實際上保持觀望態度,跟宰相殷無害一樣,反而躲過一劫。

  韓孺子不停地用手指敲打桌面,楊奉仍是他重要的幫手,但他不再需要楊奉的指引與分析,他要自己做出判斷與決定。

  “太后不會立刻宣布自己和皇帝‘病愈’,所以我還有些時間。首先,我得與冠軍侯和解,再斗下去,只會兩敗俱傷,和解之后,我們起碼還有北軍、南軍。”

  韓孺子的手指敲得更快了,“袁子凡等人如果回宮,必然被殺,如果逃走,只能藏身于江湖之中,得找出來至少一個,以作為證據。”

  韓孺子住手,“還得找出孟娥,太后信任的人不多,孟氏兄妹能算兩個。”

  楊奉站起身,拱手道:“我這就去聯系冠軍侯,安排一次會面。很多人都在尋找假望氣者,我也派出人了,或許能比別人早一步。至于孟娥,除非她來找倦侯,倦侯很難找到她。”

  韓孺子嗯了一聲,對他來說,這是“孤家寡人”的一刻,楊奉不再是“師傅”,而是執行命令的重要助手。

  形勢雖然極為不利,韓孺子仍然斗志旺盛,只是將對手從冠軍侯暫時變為太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