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

  為皇帝御駕親征之事,沈溪跟朝中大臣交惡。

  連謝遷在朝中地位也跟著受影響,那些頂級文臣頻頻向謝遷施壓,想把謝遷當槍使,名義上謝遷是首輔大學士,很多事必須要由他出面管,但其實就是這些人相互推諉不辦事,找個擋箭牌罷了。

  謝遷跟沈溪取得溝通后,選擇暫時支持沈溪決定……他認為沈溪有能力影響皇帝,還能跟劉瑾斗個旗鼓相當,便義不容辭站到沈溪一邊。

  朝官大多把沈溪歸為誤國之臣,相對而言,武將對沈溪抵觸心卻小很多。

  尤其是五軍都督府的官員,大明長時間保持和平,軍隊開支被大幅度削減,不管是京營還是地方衛所,大多入不敷出。

  太平年景當兵很辛苦,沒有戰事就沒有功勛,沒有功勛就不會有賞賜,更看不到升官的希望。

  雖然兵丁未必希望打仗,但大多數武將尤其是中上層武將,不必親自上一線戰場,對于軍功充滿渴望,自然希望朝廷重視,資金越向軍隊傾斜越好。

  只有戰爭,才能讓這些人升官發財。

  壽寧侯府內,張鶴齡剛剛跟下面的將領打過招呼,加強防備,警惕京城戒嚴后有什么異變。

  此時京營將領中,最為張鶴齡信任的是之前曾跟沈溪在榆林衛建功立業的宋書,此時宋書已成為京營都指揮使,馬上要提都督,風頭正勁。

  交待過事情,張鶴齡讓將領們回去,唯獨留下宋書,想跟他談談兵部最新決議。

  張鶴齡道:“兵部提出京師防備兵馬輪調,將來你們這些個都指揮使的權限會被大幅度壓低,這是兵部為打壓京營將領地位所提策略,將來京師人馬會采取換防體制,你們可能也會被征調到邊軍中任職!”

  宋書聽到這消息,滿臉懊惱之色,他一向貪生怕死,京營當官可比到九邊領軍安逸多了,他不想去苦寒之地跟韃靼人交戰。

  坐在旁邊看熱鬧的張延齡陰測測一笑:“兵部那位沈尚書,剛上任不久便想放上幾把火,彰顯其存在,苦不堪言的卻是下面具體任事的將領。”

  宋書問道:“兩位侯爺,不知輪調之事,幾時開始?”

  張鶴齡搖頭:“誰知道呢!兵部如今水潑不進,消息很難傳遞出來……不過就已知的情況,沈尚書已奏請陛下,隨時都有可能執行。如今宣府韃靼人犯境,若陛下御駕親征,京營必然要隨駕!”

  宋書臉上擔憂之色更甚,因為他最怕與韃靼人作戰,一路升遷主要是靠諂媚和送禮,少有的一點拿得出手的功勛還是沈溪賜予的。

  張鶴齡和張延齡覺得宋書有“真本事”,完全是建立在昔日他跟沈溪去三邊送炮時的“優異表現”。

  宋書道:“若外地兵馬輪調京城,那京營原本兵馬……是留守京師,還是換防別處?”

  “還是要問過兵部才知曉!”

  張鶴齡道,“兵部現在尚未有更多消息傳出來,不過你不用擔心,就算京營換防,你也會留在京師,本侯需要你做事!”

  聽到這話,宋書稍微放心了些,行禮道:“卑職謝過兩位侯爺賞識!”

  張鶴齡沒說什么,張延齡卻站起身來,用陰陽怪氣的腔調道:“賞識你就要知恩圖報,別跟某些個狼心狗肺的東西一樣,招呼都不打一聲便投奔閹黨去了,簡直是活膩歪了……如果你敢賣身投靠姓劉的太監名下,你是否相信本會你的祖墳給扒了?”

  宋書聽到這話,不由打了個寒噤,腦子里尋思到底是哪個不怕死的家伙居然敢背叛國舅兄弟?

  張延齡指責的不是旁人,正是江櫟唯。

  這會兒張氏兄弟已知道江櫟唯叛變,想要將其除掉,卻又知江櫟唯已開始幫劉瑾做事,若不顧后果悍然動手的話勢必跟劉瑾交惡。

  再加上這會兒江櫟唯一心要除掉沈溪,跟外戚黨之間沒什么直接沖突,張氏兄弟便想先看看風聲再說。

  宋書恭敬地說道:“承蒙兩位侯爺抬愛,卑職萬死不足以報答,怎敢背叛?”

  “知道規矩就好!”

  張延齡冷笑一聲,看向兄長,“大哥,現在京營將領大多已知換防之事,連設計誘惑韃靼人深入我大明腹地聚而殲之也似乎都不再是秘密。你說這沈之厚到底怎么想的?朝堂上他跟謝于喬一唱一和,怕是有所針對哪!”

  張鶴齡看了宋書一眼,對自己弟弟當著屬下的面說這些朝堂秘辛感覺不滿。

  宋書行禮:“兩位侯爺有要事商議,卑職先告退!”

  “嗯!”

  張鶴齡點頭,目送宋書離開,這才瞪著張延齡道,“當著外人的面,能隨便說與劉瑾有關的事情?簡直不分時間和場合!若被劉瑾知道我們私下議論,必然會與之起沖突,不是白白便宜了內閣和兵部那兩位?”

  張延齡嘴角上挑,道:“沈之厚何德何能,毛頭小子當上兵部尚書不說,現在提出基本國策后陛下對其信任更是到了盲從的地步,而你我兄弟要面圣一次卻那么困難……如今不要說閹黨了,就連跟沈之厚相比我們都頗有不如!”

  “這就是他的能力。”

  張鶴齡嘆息一聲,道,“經過這一連串事情,我算是看出來了,沈之厚不單純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就連與朝中強敵惡斗,也絲毫不落下風,他如今有皇帝和內閣首輔大學士撐腰,你最好別跟他交惡,沒什么意義,現在朝中大患乃是劉瑾!”

  張延齡訕笑道:“劉瑾算什么東西?不過是個無后的閹人罷了!陛下寵信,才會對他委以重任,若厭棄之,便什么都不是。你看著吧,若沈之厚崛起,地位必在劉瑾之上,我們還是先想想怎么對付沈之厚更為妥當!”

  張鶴齡皺了皺眉,問道:“莫非你已在籌謀?”

  “籌謀?哈哈!”

  張延齡苦笑道,“大哥真是高看弟弟我了,我何來籌謀?現在朝廷完全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大哥和我空有國舅之名,堂堂侯爺,說話尚不及沈之厚有份量,是否太過諷刺?這會兒皇帝怕是你我兄弟的話一句都聽不進去。”

  “悲哀!悲哀!”

  皇帝御駕親征之事,引發朝堂震動,但最后的結果,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事情暫時到此為止。

  朱厚照滿懷期待,因為沈溪已經把軍事學堂辦起來了。

  原本沈溪打算利用兵部的現有場地辦學堂算了,但朱厚照要求,軍事學堂必須臨近豹房,也就是要在仁壽坊和澄清坊附近,這也是為方便朱厚照可以在吃喝玩樂之余,到軍事學堂聽講。

  最后地址選擇在澄清坊金魚胡同以南的校尉營,這里原本是隸屬于五軍都督府的一個訓練場地,明初時用來駐扎戍衛諸王館的兵馬。

  自成祖后,隨著歷代皇帝削藩,親王不得留京,諸王館慢慢荒廢,校尉營也就閑置下來,破敗不堪,到現在才算派上用場。

  六月初六,距離朱厚照大婚尚有兩日,這天京城正處于戒嚴中,軍事學堂作為朝廷一個衙門,正式掛匾額開張。

  朱厚照作為校長,原本要親自前來出席掛牌典禮,但可惜之前一日他又玩了通宵,大清早的起不來,沈溪跟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官員干等了一個多時辰,只能無奈先行舉行掛匾額的儀式。

  第一期軍事學堂招收了二十多名學生,因為五軍都督府對沈溪開辦軍事學堂不是那么信任,因而派過來的人,基本都是中下層將領。

  人才不是由沈溪選拔,那這軍事學堂就有一定偏狹,不過因為這學堂開辦得比較急,沈溪不能苛求太多。

  名義上朱厚照是校長,但其實整個學堂運轉都由沈溪負責,而沈溪倚重的副手便是兵部郎中王守仁。

  開學第一天,二十多名學生,來的只有十二人,因為很多學員要輪值當差,在這些將領看來,還是手頭工作要緊,至于學習,一聽就虛無縹緲,屬于務虛的東西,能偷懶盡量偷懶,沒人愿意放下差事和家事不管,跑去一個在他們看來沒多少意義的學堂聽課。

  本身這些將領就不是讀書的料,在他們眼中,沈溪開辦軍事學堂目的不純,或許就是為了折磨他們也說不一定。

  學堂占用校尉營很小一塊,大門開在金魚胡同的三進院子嚴格按照沈溪要求進行改建,因工期較急,很多收尾工作沒完成,許多工匠正在里面勞作。

  三進院中,前院原本一些破舊建筑都拆了,形成一個相對寬闊的院子,當作學堂操場,這里也是日常訓練之所,如果以后學堂規模擴大場地不夠用,只能去宣武門附近的大校場。不過沈溪作為兵部尚書,不能天天泡在校場中,這些事需要五軍都督府負責操辦。

  第二進院子,有個小側院,里面有幾間屋子,作為學堂教官辦公和平時學生休息之用。

  在這里,暫時不設宿舍,因為學生都是京師當差的中下層將領,這些人就算沒安家,也有都督府和五城兵馬司安排的地方落腳,不需要在軍事學堂內找住所。

  當然,隨著規模擴大,后期肯定會添加。

  至于第三進院子,則是上課之所,最初準備了三間打通耳房的寬敞屋子,只是因為開始學生很少,一間屋子足矣,反正學生不多,就連先生也需要現培養。

  總之沈溪手頭事情不少。

  沒有安排開學典禮,五軍都督府的官員把學生送來,就先行離開,沈溪讓人把桌椅板凳搬進屋子,形成課堂。

  什么都需要沈溪臨時操持,使得事情看起來千頭萬緒,繁雜倉促,沈溪正需要人手,故此十二名學生成為了幫手。

  軍事學堂首期學員中,有一人沈溪非常器重,職位相對也較高,而且出自邊軍體系,正是王陵之。

  王陵之不在十二名學生名單中,只是以沈溪護衛身份進入學堂,他在學堂內不單是學生,還要充當先生,當然不是讓王陵之教授兵法韜略,而是讓他教授實戰經驗,把一些邊軍常用到的作戰技巧教給學員。

  就在沈溪安排事情時,王守仁進來傳報:“沈尚書,英國公和夏國丈在外候見!”

  “嗯!?”

  沈溪對于張懋的到來不覺得稀奇,畢竟開辦軍事學堂這件事上,張懋給予他一定幫助,但準國丈夏儒的到來卻讓沈溪有些摸不著頭腦。

  因為前來的訪客在朝中地位不低,沈溪不得不重視起來,帶著王守仁一起來到前院迎接,這會兒張懋和夏儒正在打望沈溪開辦的軍事學堂,對建筑格局和用場有些不太理解。

  沈溪跟張懋算是老熟人,雖然以前見面和溝通的機會不多,但互相間都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從沈溪出任東宮講官時,就不時跟張懋見面。

  但夏儒,沈溪尚是第一次見到。

  只見這夏儒年歲也就四十多,看起來相貌方正,一看就不是有野心之人。

  或許是夏儒本身沒大的才學和地位,只是因為家教好,女兒獲得張太后和皇帝的認可,才麻雀變鳳凰。

  此時此刻,夏儒見到在儒林享有很大聲望的沈溪,顯得很恭謹。

  相互見禮后,張懋直接問道:“之厚,為何這軍事學堂前院,不設大堂或者客廳?大小是個衙門,若來了客人,連個落腳說話的地方都沒有……你是不打算建,還是說來不及建?”

  沈溪解釋道:“公爺,畢竟這里辦學條件有限,僅能利用現在的建筑格局規劃用場。好在學堂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場地都要盡量滿足教學需求,若有人來訪,可到側院敘話……今日公爺能來,蓬蓽生輝,公爺和國丈里面請!”

  張懋釋然地點點頭,旁邊夏儒卻趕緊拱手:“不敢當,沈尚書請!”

  作為新晉國丈,女兒沒進宮門,夏儒在當朝兵部尚書面前適當體現出他的謹慎,還是有必要的。

  無論沈溪年輕還是老邁,并不影響其在朝中的地位。

  誰都知道沈溪三元及第的輝煌過往,也知道他是靠真本事上位,就算旁人非議沈溪年歲和蠱惑君王做事不當,也不能否認沈溪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三人一起前往側院,沈溪在路上大致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辦學思路。

  幾人還沒等到辦公室坐下,又有知客前來奏稟:“尚書大人,謝閣老在外求見!”

  張懋不由笑道:“哈哈,于喬也來了,國丈,正好帶你認識一下當今內閣首輔!”

  夏儒雖然貴為國丈,但他在朝中不認識什么人,作為新任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由張懋進行引薦,成為他跟朝臣結識的最好途徑。

  謝遷當天先去內閣,看過奏本,知道宣府那邊沒什么新消息傳來,便催促沈溪趕緊派兵出征。

  沈溪于前日朝會上跟朱厚照提出,要以兵馬“誘敵深入”,之后便沒了下文,謝遷生怕沈溪暗中胡來,只好先一步找沈溪說事。

  另外,謝遷還想看看沈溪開辦的軍事學堂到底什么樣子。

  謝遷見到沈溪,才知道張懋和夏儒也來了。

  謝遷跟夏儒素未謀面,當知道眼前這位相貌忠厚的文士乃是新晉國丈,就算他年長些,也需要上前行禮。

  這讓夏儒很不好意思。

  張懋笑道:“于喬,可真是趕巧,我和夏國丈剛過來,沒等坐下,你就來了……莫非你也是來看看這軍事學堂到底怎生模樣?”

  謝遷本想提出兵之事,但見張懋和夏儒在,很多事他不方便說,當即點頭:“正是正是。”

  “哈哈!”

  張懋爽朗一笑,“那還不進內敘話?我這邊正想知道軍事學堂如何個辦法……本以為陛下會親臨,誰知到底還是沒來……”言語間不無遺憾。

  幾人一起往內走,兩個老家伙外加一個中年國丈,沈溪年紀輕輕就像個后輩,尤其張懋跟謝遷是老相識,一見面就說個沒完,自然沒沈溪什么事。

  辦公室內,幾人落座,謝遷對沈溪一擺手:“之厚,你有事的話,先去忙吧,這里交給老夫便可!”

  沈溪暗忖:“你謝老兒真是自來熟,這里到底是誰的地盤?怎么說得好像到了你家后院一樣?”

  王守仁察言觀色,看出沈溪不太想跟眼前幾人交流,行禮道:“沈尚書,學堂那邊已準備好了,是否要開課?”

  張懋站起身:“什么?這就要開課了?是否太過倉促了些?哈哈,不過既然要開課,我們過去看看可好?”

  似乎是覺得有些喧賓奪主,張懋又打量謝遷,問道,“于喬,你認為呢?”

  謝遷看了沈溪一眼,這才道:“軍事學堂剛籌備,什么都不完善,讓沈之厚去操持便是,公爺還是坐下來,我有要緊事跟你商議!”

  沈溪聽這話,似乎謝遷在某些事上有意要回避他一樣,他非常識相,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先去學堂,之后再來招待幾位!”

  “去吧!”

  謝遷一擺手,顯得頗不耐煩。

  沈溪笑著搖搖頭,他早就習慣謝遷的臭脾氣,與王守仁出來,王守仁問道:“沈尚書,學堂內連個先生都沒有,難道未來講習之事需由沈尚書親自來做?”

  “慢慢來吧!”

  沈溪則顯得無所謂,“萬事開頭難,先把硬件設施弄好,再想師資力量等軟件……哦,其實我是說,只要有了學堂,有了學生,先生好找,便是伯安兄也可出任這學堂的先生,將來希望伯安兄多多幫忙!”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