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61章 新合資車

  馮宇來魔都這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李明德在這邊開會呢,開什么全國汽車行業發展座談會。

  魔都汽車集團一下子成了東道主,這讓李明德非常的不滿。

  論起品牌知名度、銷售地區、銷售量和利潤,魔都汽車哪兒比得上冰城機械公司了?就因為我們還有農機具和摩托車,就被PASS掉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冰城機械公司跟春城的第一汽車競爭比較激烈,上面也是點一下。

  晚上在酒店,馮宇的套間里,李明德跟馮宇吃著一些小菜,喝兩罐啤酒。

  “哼,魔都汽車也好意思說我們?他們難道不是合資嗎?我們雖然也是合資企業,但我們那是香江資金和民營資金,還有我們管理層和職工持股,我們才是代表了集體企業!”李明德憤憤的說道。

  在開會的時候,魔都汽車的老總說冰城機械公司的股份構成有問題,國資竟然不是大股東,用這一點,擠兌了李明德好幾次。

  還說李明德竟然自己持有公司股份,也是一個錯誤,李明德氣得想罵娘。

  我持股咋啦?那是公司獎勵給我的,而且我是退休返聘的,我沒要一分錢工資,給我一些股份獎勵不行嗎?冰城機械公司從一家地方小廠,變成現在全國聞名的大型機械制造工廠,我也是有不小貢獻的吧?否則憑什么股東們會同意,獎勵給我股份?

  魔都汽車那個牛總,分明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老李,好了,跟他們生那個氣干什么?不就是他們去年桑塔納降價后,國內的總銷量反超了我們么,這算什么啊?算上國外的銷量,還是我們第一嘛。”

  華夏七家主要的汽車制造企業,冰城機械還是最強的嘛,去年小車的產銷量都突破十萬臺了,魔都不才八萬多么。

  而且現在你問問,別人是更喜歡松江汽車,還是魔都的合資汽車?

  “今年其他幾家車企又引進了幾款新車型,而且合資條件都比原先的好多了,如果沒有我們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他們能有這種優惠條件嗎?”

  的確,因為松江汽車的出現,華夏在汽車的自主研發上面,已經算是出頭了。而且還深深的刺激了其他幾家車企,那些車企也都發狠了,紛紛攻破了一些技術難關,技術實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但是華夏的整體技術實力,還是落后于外國的車企,包括冰城機械公司也是一樣,比歐美和島國的還是有一些差距。

  比如發動機、底盤等技術,冰城機械公司剛掌握的尖端技術,外國的車企,在幾年前就已經能量產了。

  雙方的技術差距,正在逐漸縮小,這一切,都得益于冰城機械公司的異軍突起,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夠想到。

  最初那些國外的車企跟華夏的車企合作,雖然進行了一些技術輸出,但更好的技術,則嚴格的封鎖著。

  并且他們還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華夏車企自主研發的腳步,讓華夏車企,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向發展,成為他們的零配件制造商。

  但現在不行了啊,他們在華夏的品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曾經他們以為會讓他們的汽車品牌深入到每一個華夏人的心里呢,可現在華夏最受歡迎的,竟然是他們國家自主創新的品牌,松江牌!

  而那些車企的發展速度,也出乎了他們預料之外,似乎比他們想象中的發展速度,都要快了一年以上!

  華夏已經將汽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要大力發展。并且進一步限制了汽車的進口,不只是關稅上,還有數量上。

  他們想來想去,似乎只有繼續合資,將新車型和技術授權華夏的車企,才最符合現在的利益。

  可這一次合資談判,他們發現華夏的態度變了。

  當初談判的時候,他們可是完全占據主動權,那些車企受困于技術,他們提出了那么多苛刻條件,對方都答應了。

  而這一次,他們還想按照當初的條件進行合作,華夏的車企沒有一家同意的!

  當初他們如此合作,為的就是引進技術。既然技術已經到手了,并且他們早已經完全吃透,甚至還自主研發出來一些新技術。雖然這次授權的車型和技術更加的先進,但也就比松江的老款車技術強,還強不太多。

  以松江汽車的實力,肯定也要推出新車型了,到時候他們引入的車型再一次被松江汽車壓住怎么辦?

  花那么大的代價,引入的車型卻不太好賣,那不是虧大了么。就連企業職工,也不會同意啊,更不要說上面領導了。

  于是這一次,他們口風紛紛變了,當初可以給你們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但現在,最多百分之三十,你們還要出更多的錢。

  沒錯,你們的技術確實值不少錢,但也算不上多新啊。如果你們不同意,我們干脆去跟松江汽車合作多好啊,都是自己人,肯定能拿到更優惠的條件。

  這一招成了華夏車企的殺手锏,我們華夏有跟你們這差不多的技術了。雖然落后一點,但誰說他們就沒有新技術了呢?

  那些國外的車企這才發現,華夏的汽車行業,已經不是他們當初認為的那樣了。就一個松江汽車,就將他們的布局完全打亂了。

  澳迪第一個同意了,將他們的A6授權給了魔都汽車,而且條件非常的優惠。沒辦法,魔都汽車的人說了,你們這款A6,看著跟松江國奧很像嘛,雖然性能比國奧的頂配還強一點,但別人會以為我們在模仿啊。

  澳迪沒想到,他們拿出的一款是性能非常不錯的,且上市沒兩年的車,竟然得到是這么一個評價。看到魔都汽車又去跟其他車企接觸,澳迪慌了,主動降低條件,最后只占了新車型利潤的百分之二十五,還要出比他們預想的多一倍的資金。

  當初他們可是打算要百分之四十九股份的,甚至還打算談到百分之五十呢。結果現在,整整降低了一大截!

  澳迪簽訂了合同后,其他車企也都要以澳迪為標準,要求對方出資比例增加,將技術的價值不斷的壓低。

  最終,那些新的合資車,竟然最多一家只拿到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華夏的汽車工業技術實力,則再次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