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江上仍是大霧彌漫,可視度不過一丈,并不適宜動兵。
周士相也有擔心,便問張煌言意見。張煌言微一沉吟,說道霧氣雖不利己方動手,但同樣也不利清軍。有大霧掩護,清軍便不能及時察覺江上動靜,只要小心行船,當無大礙。
甘輝和余新等人也認為大霧并不影響行動,或許還有幫助,周士相這才放下心來,命參與此次行動的太平軍各部即刻聽由尚書張煌言統一指揮,有臨戰不進者斬,有臨陣不從令者斬。
周士相仍于北固山等侯消息,張煌言、甘輝、余新、郭法廣、魏大龍等將領則率部按事先部署行動。張煌言和甘輝等人上船之后,便命大海船皆以鐵鎖相連,避免行舟之時因視線不明發生碰撞。又令小船俱隨大船之后,各船或以鐵鏈、或以繩索相連,免因視線不明走散。各船又令嚴禁發出號聲,官兵人等俱是噤口。
大霧之中,明軍水師悄然無息的向清軍攔江鎖鏈“滾江龍”摸去。十幾艘大海船上的水兵都是鄭軍及浙軍老水手,掌舵的都是入過長江幾次的浙軍軍官。因視線受限,明軍水師不敢加快速度,用了大半個時辰方堪堪上行數里地。此時霧氣有所減淡,江上在空隱有陽光透進,用不了多久,霧氣便會消散。
北新洲炮臺的清軍并沒有察覺霧色之中的明軍,北岸瓜州水營也是一無所知。離清軍“滾江龍”還有里許地時,張煌言吩咐甘輝:“前方就是滾江龍,大船不宜靠近,甘將軍,你帶人劃小船過去。”
“遵尚書大人令”
甘輝點了兩隊兵300余人,分乘二十幾艘小船,眾人齊心劃漿,奮力向前。
張煌言又傳令海船在前,民船在后,大小船上火炮向著前方清軍北新洲炮臺狂轟。
“砰砰”
炮聲打破了江上的沉寂靜,北新洲上的清軍聽到炮聲,立時知道明軍來襲。此時霧氣已經消散許多,清軍發現了明軍駛向“滾江龍”的小船,立時呼吼著開炮阻擊。
明軍的炮子落在北新洲上,清軍的炮彈則在江面上噴起一道道水柱。甘輝于小船之上渾然不懼,不斷呼吼指揮部下奮勇向前。忽然,甘輝所在小船右側不遠處一艘小船中炮,木片紛飛,上面的勇士瞬間落水。張煌言見了面色一緊,身后的羅綸更是發出一聲驚呼。
甘輝沒有去管落水的部下,他帶的這300多兵從前就是延平藩里專門潛水的水鬼,平日負責檢查船只,戰時則勘察水域、鑿穿敵船,一個個就如水滸傳里的阮家兄弟般,端的是水性了得。這段江面雖然水流湍急,但這些水兵身上都負有牛皮制成的浮囊,縱是落水被水流卷走,也不虞有沉江性命之危。
“下去”
頂著清軍的炮子劃到“滾江龍”處后,甘輝一聲令下,水兵們三人一組,手持鐵鋸、大剪潛入水中,轉瞬就是不見。
島上的清軍見明軍水鬼已經潛下江,知道對方00小說這是華麗的分割線00小說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是在破壞“滾江龍”,急得不斷將炮子打在這附近水域。水花四射,“滾江龍”左近不時有鮮血涌出。
張煌言看不到“滾江龍”處的具體情況,只是遲遲不見甘輝有得手旗號打出,心中很是焦急。又見清軍炮子太過密集,立時下令為數不多的幾門龍火貢全部開炮,以壓制清軍的炮火。
所謂“龍火貢”,其實就是延平藩打撈和仿制紅毛人的火炮。金廈方面早在鄭芝龍時就已從洋人處獲得這種火炮,之后鄭成功在永歷五年時獲得日本援助自行鑄造銅炮;永歷七年又在海澄港外打撈起大炮兩門,名之為“龍火貢”。這種大炮的重量為六千到七千斤,可發射二十到二十四斤炮彈,比起發射五斤炮彈的清軍紅夷炮,威力更為強大。
水師船上只有八門龍火貢,是當日梁化鳳率清軍出擊鄭軍時在儀鳳門外江岸上搶到的,太平軍破了南京,這些戰船連同火龍貢被清軍江寧水營的降兵給獻了上來。原本張煌言是準備等甘輝破了滾江龍后再以龍火貢壓制清軍,配合太平軍第一鎮的兩個旅登陸奪島,眼下卻是顧不得那么多了。
“開龍火貢”
隨著軍官的大聲叫喊,原先就操作龍火貢的鄭軍士兵熟練地為龍火貢裝填彈藥,軍官雙手合十,向大龍火貢拜了三拜,然后起身將火把引著火繩。
“砰”的一聲巨響,轉瞬間,幾條配備大龍火貢的福船跟著射擊,“砰砰砰”連珠巨響,明軍炮手快速裝填彈藥,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再一輪巨響。北新洲炮臺上的清軍雖然也配有三千多斤的紅夷炮,但是在超過二倍重的大龍火貢壓制下,全無招架之力。先前密集的反擊炮聲,頓時變得稀稀拉拉起來。
龍火貢打了幾輪后,羅綸驚喜的叫出聲來:“尚書,甘將軍他們破了滾江龍,開始登陸了”
聞言,張煌言大喜,舉目眺望,果然,甘輝他們已經駕小船駛向北新洲,并且打出了紅旗。
顯然,那滾江龍破了 “全軍開進,攻上北新洲”
張煌言興奮下令。明軍水師大船上的水手聽到命令,立即斬斷相互聯系的鐵鏈,水手們奮勇劃漿,大海船快速向北新洲沖去。很快便沖過滾江龍,向著北新洲的清軍炮臺沖去。
甘輝帶領手下勇士們搶灘登陸,人手長刀,赤著身子,響著喊殺聲沖向岸上清軍。江上,駛來的明軍船只,不論海船還是民船,都是打響火炮。北新州上的清軍擋不住甘輝部,被他們突入,又見明軍從戰船上大舉登陸,軍心立時不穩起來。
不過由于北新洲炮臺周圍泥濘,加上清軍的壕溝和木墻,攻上岸的太平軍第一鎮的兩個旅損失也很大,在付出兩百多人的傷亡后,第一鎮用藥包炸開寨墻,奪取炮臺。甘輝最先登上炮臺,一刀斬落清軍綠旗,江上及岸上明軍看到,立時歡呼,士氣大振。與此同時,北岸的清軍瓜州水營也開出港口,快速向北新洲駛來。船上不僅有三千多北方綠營兵,更有一千多漢軍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