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 縝密分析

  戶主以前是搞工程的,現在開廠其實一樣是搞工程,社會關系復雜,極可能存在經濟糾紛、勞資糾紛甚至工傷事故處理不好引發的糾紛。新思路。

  韓博點點頭,同市縣兩級刑偵一把手一起走進死者家。

  果然很有錢,家里裝修的非常漂亮,不僅漂亮而且很時尚,絕對是找專業設計師設計,專業裝修公司裝修的。

  一進門,韓博先嗅了嗅,回頭看看南北通透的窗戶,下意識問:“楊局,窗戶誰打開的?”

  “小馮,窗戶怎么回事?”勘查時技術民警先進來的,這個情況楊國盛真不清楚。

  “報告楊局,現場保持原樣,技術中隊進來時就是這樣的,考慮到有沒有可能是嫌犯通過北邊窗戶往廚房里投毒,我進來時問過他們,還繞到后面花壇看過有沒有踩踏痕跡,后面的落水管有沒有攀爬痕跡。”

  廚房有抽油煙機,與餐廳之間有一扇移門,用不著因為做飯開窗通風。

  王支隊同樣奇怪,盯著窗戶沉吟道:“寒冬臘月,窗戶怎么都開著?”

  “報告三位領導,我們開始也覺得奇怪,后來發現四個死者全嘔吐過,老人房間的嘔吐物都沒來得及清理,分析他們當時是覺得嘔吐物氣味難聞,于是打開窗戶通風的。”

  這個解釋說得過去,由此可見破案終究是靠辦案民警,他們掌握第一手情況,不像領導需要聽匯報,需要看材料。

  韓博沒再問什么,發現客廳里非常干凈,門邊又有一個鞋柜,鞋柜上的盒子里有腳套,習慣性脫下皮鞋,套上鞋套,跟技術民警一樣開始勘查。

  先簡單看看客廳,再走進廚房。

  廚房是重點,炒鍋、電飯鍋、微波爐挨個打開來看看,聞聞里面的味道,完了檢查調味品,再打開冰箱,甚至打開水龍頭放放水,打開煤氣灶點著火,最后蹲下身打開柜子,仔仔細細檢查柜子里的東西。

  王支隊和楊副局長很尷尬,他們一樣想跟韓博這樣勘查,關鍵對刑事技術不是很在行。

  “楊局,這些食材、飲料和調味品,技術民警有沒有取樣?”

  “取過,我交代過他們,不會有遺漏。”

  韓博趴在窗戶邊朝外面看看,確認不太可能有人從窗外往廚房投毒,轉身走出廚房,問道:“馮威同志,請你描述一下死者舅舅進來時看的情景。”

  支隊長和分局副局長全在這兒,您怎么問我!

  馮威可不敢越級匯報,而且是越兩級,一時間竟猶豫住了。

  想了解第一手情況當然要問最了解情況的民警,王支隊到分局指導案件偵破時同樣如此,沒覺得韓博是不給面子,眉頭一皺,“韓處問你呢,匯報啊!”

  “哦,是!”

  馮威緩過神,急忙道:“報告韓處,付立清,也就是死者舅舅,進來時發現譚興濤說頭疼,孩子媽媽劉梅正趴在洗手間馬桶上嘔吐,老人趴在臥室的床上嘔吐,孩子已經神志不清了,急忙用這部電話打120求救的。”

  “付立清開得門?”

  “是的,付立清當時也正準備打120。”

  韓博走進主臥,看著墻上的婚紗照問:“孩子媽媽姓劉,孩子舅舅姓付,這么說譚興濤離過婚,劉梅是孩子的后媽,付立清的姐姐是譚興濤的前妻?”

  “報告韓處,譚興濤確實是二婚,一年前與前妻付立琴離異。負責這條線的同志詢問過一些知情人,發現二人離婚前鬧得很厲害。付立清不服氣,覺得姐姐被欺負了,曾跟譚興濤動過手,110為此出過警。”

  “他們二人關系并不好?”

  “不好,跟仇人差不多,昨晚付立清是漏進小區的。聲稱譚興濤雖然跟他姐姐離了婚,但在財產分割上還有糾紛,這些情況我們正在核實。”

  “韓處,我們覺得這個付立清很可疑,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昨晚來,用巧合解釋不過去。”楊國盛跟王支隊對視了一眼,低聲補充道。

  醫生和法醫懷疑是氰化物中毒,氰化物跟砒霜一樣盡人皆知,電影電視里經常出現,但一般人想搞到氰化物可沒那么容易。

  沒有證據,韓博絕不會下定論。

  走進孩子的房間看了看,轉身問:“楊局,付立清的背景調查過沒有,什么文化程度,做什么工作的,有沒有機會接觸到劇毒化學品?”

  “正在查,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他文化程度并不高,才小學畢業。在姐姐與譚興濤離異之前,他一直跟在譚興濤后面干。譚興濤開始讓他干輕活兒,后來做大了讓他當小工頭,管幾個工人。”

  “有沒有前科?”

  “沒有。”

  “有沒有跟別人聲稱要報復?”

  譚興濤喜新厭舊,拋棄糟糠之妻,作為小舅子怎可能不生氣,說幾句氣話,很正常,難道能把幾句氣話作為他投毒殺人的證據。韓家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沒太大必要問,但為了搞清案情依然問了。

  “這個真有,我們民警發現他不止一次揚言要讓譚興濤好看。”楊國盛點點頭。

  付立清越是可疑,韓博越擔心,生怕他們先入為主。

  走進老人房間端起垃圾桶,屏住唿吸看看里面的嘔吐物,請分局刑警馮威去廚房拿來一雙筷子,伸到里面撥弄檢查了兩三分鐘,突然站起身:“王支隊,楊局,您二位是前輩,經驗豐富,相信該查的都安排人去查了,接下來能做的就是等消息。廳領導趕鴨子上架,讓我過來指導偵破,想想真沒什么好指導的,可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剛才馮威同志介紹四名死者都嘔吐過,看看這個垃圾桶就知道吐得有多厲害,過來勘查的技術民警肯定取過樣,里面有沒有氰化物等毒物應該很快能檢驗出來。如果里面確實含有毒物質,說明四名死者吃過或喝過同樣的食物或飲料。

  現在的問題是四名死者吐得很厲害,到醫院之后醫護人員又極可能采取過洗胃等急救措施。換言之,胃里可能空空如也,法醫病理檢驗提取胃內容,估計很難提取到。

  我建議專案組最好查查四名死者的飲食習慣,孩子挑食,一些食物很難消化老人不太喜歡吃,脂肪太高太油膩的食物女同志不喜歡,再結合廚房垃圾桶里的爛菜葉,冰箱里的剩飯剩菜,分析分析到底是什么東西含有毒物質,進而追查毒物來源。”

  行家一開口,便知有沒有。

  下午光忙著查譚興濤的社會關系,查付立清的情況,這些真沒有考慮到。

  楊國盛副局長正準備開口,韓博接著道:“這么冷的天,把窗戶打開來通風,如果只有一個人中毒,一個人嘔吐,解釋得過去,很合理。現在的問題是一家人同時中毒,全在嘔吐,他們首先考慮的應該是什么,我不認為他們難受成那樣會首先考慮空氣環境,這是一個疑點。”

  “人都死了,窗戶全仔仔細細勘查過,沒發現付立清的指紋,這個疑點怎么解開?”王支隊想了想,下意識問。

  韓博轉身指指老人嘔吐過的垃圾桶,凝重地說:“王支隊,我們要考慮到嘔吐物里檢不出有毒物質的可能性。”

  “韓處,你是說兇手的投毒方式?”

  “從幾位描述的癥狀看,死者一家應該是重度中毒,在家里攝入有毒物質的可能性較大,要是這些嘔吐物里檢不出有毒成分,那么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全家人一起出去過,在外面中得毒,所以他們生前的活動一定要搞清楚,第二種就比較可怕了。”

  看看現場,聽聽介紹,問幾個問題,就能想到這么多。

  楊國盛發現年輕的副處級偵查員有點水平,禁不住問:“韓處,還能有什么可能?”

  “楊局,劇毒物質的形態多種多樣,有可溶解的固體、粉末,有液體,一樣存在劇毒氣體!毒氣一樣能殺人,且殺人于無形,如果兇手是施放有毒氣體,那么窗戶之所以打開就好解釋了。大多有毒氣體帶有刺激性氣味,死者生前覺得難聞,但沒想到是毒氣,于是打開窗戶通風,結果他們已經嗅入很多,通風根本來不及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毒氣殺人,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王支隊和楊副局長愣住了,不敢相信有這種可能性。

  聽起來確實匪夷所思,這種可能性確實不大,但作為省廳派過來指導偵破的副處級偵查員,韓博認為應該把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到。

  他拉開防盜門,指指對面:“我建議再安排幾個同志,詢問小區居民,尤其這棟樓的居民,昨晚有沒有聞到過異味。來時我注意過周圍,沒發現化工廠,小區門口道路有明顯的限行標志,大車不讓進,運輸危化品的車輛更不許進。

  并且天氣這么冷,白天打開窗戶通風,曬曬被子正常,晚上打開窗戶很不正常。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小區,住在小區里的居民上千,基本可排除劇毒化學品泄露的可能。所以嘔吐物里要是檢不出毒物,死者一家昨天要是沒集體出去過,那么幾乎可以判定是毒氣殺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