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部大開發”

  清早起來,濃重的霜涂白了地面。

  思良公路兩側的楊樹葉子在冷風中紛紛落下,每吹過一陣寒風,經霜的樹葉,象一群蝴蝶一樣在空中飛舞。地面,花壇和遠處的農田,一片白蒙蒙的。

  首都下過一場大雪,李曉蕾在電話里說已經開始供暖了。

  南方冬天一樣冷,陰冷潮濕,不像北方雖然溫度低,但是空氣中水分少,更不像北方一樣有暖氣,給人感覺比北方冷。

  迎著凜凜寒風,不由想起她在江城過的第一個冬天。

  耳朵凍了,雙手凍得像小饅頭,臉蛋凍破了,躲在宿舍不敢出來見人。

  今年冬天她不用挨凍,或許今后所有冬天都不用再挨凍。天各一方,過著各自習慣的生活,似乎本來就應該這樣,可心里卻很不是滋味兒。

  正觸景生情,建筑站的奧迪緩緩拐進大院,非常霸氣地停在大廳門口。

  “盧書記,您怎么來了。”

  “順便過來跟你說幾件事,外面風大,走,進去說。”

  個個說老盧是泥腿子干部,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他哪里像泥腿子。

  頭發又染過,烏黑發亮,跟國家領導人一樣的大背頭,梳得一絲不茍。上身一件棕色皮大衣,大毛領蓬蓬的,風一吹掀起一陣小波浪,一看就忍不住想摸摸。下身黑色西褲,腳上老人頭皮鞋,咯吱窩里夾著大哥大包,不愧為“思崗縣良莊鄉農工商開發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爆發戶做派,估計自己家老頭子回來過年也是這裝束。

  韓博強忍著笑,好奇地問:“盧書記,您搞得這么……這么帥氣,這是要去哪兒。”

  “去柳下,找柳下的紀書記和洪鎮長,如果一切順利,還要去一趟新庵交通局。你不能喝酒,要是能喝,叫上你一起去。”老盧眉飛色舞,看上去心情不錯。

  韓博糊涂了,一臉不解地問:“您去找他們做什么?”

  “你沒發現今天門口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

  “早上挺吵的,又放炮又敲鑼打鼓,剛開始沒反應過來,推開窗一看才知道是送新兵,其它沒什么不一樣。”

  “小韓啊小韓,你是公安特派員,怎么能沒一點注意力。”

  老盧笑罵了一句,解釋道:“車,中巴車,全從你門口過。以后終點站不再是丁字路口,要一直開到柳下河大橋。西部大開發,交通很重要,先讓中巴車開到柳下河邊,先解決交通問題。”

  良莊的“西部大開發”第一步原來是這個。

  韓博徹底服了,想想又問道:“可是這跟您去柳下有什么關系,難道您想讓中巴車一直開到柳下,開到新庵?”

  “聰明,到底見過大世面!”

  老盧拍拍他胳膊,不無得意地笑道:“中巴車不行,只能開到柳下河大橋,再遠就成市際班車了。公交車可以,鄉里打算開一家公交公司,買一輛大城市的那種公共汽車,上車兩塊錢,不多要。東邊跑到與丁湖交界,西邊跑到新庵汽車站,以后老百姓去柳下去新庵就方便了,上車就走。”

  縣里都沒公交車,新庵一樣沒有,太超前,太駭人聽聞。

  韓博忍不住提醒道:“盧書記,老百姓去柳下要么騎自行車,要么騎摩托車,有急事去丁字路口叫車,開公交公司能賺錢?”

  “不賺錢,沒打算賺錢,鄉黨委研究決定每年補貼。重要的不是帶多少客,是解決交通問題,是讓客商感受到我們良莊工業園區交通有多么便利,感受到我良莊招商引資力度有多大。”

  車身上刷上廣告,跟大城市一樣,搞得很上檔次,在新庵柳下跑來跑去,打著客運的幌子挖人墻腳。

  韓博反應過來,立馬豎起大拇指:“盧書記,高,您這一招真高。”

  “心里明白就行,不要說出去。”

  老盧狡猾的笑了笑,說起正事:“小韓,新兵走了,老兵馬上回來,他們全給老牛打過電話,一共五個,其中兩個是預備黨員。你這邊不是缺人么,一回來我就讓他們來警務室報到。”

  警務室是缺人,可是更缺錢,沒錢怎么養人。

  斷然回絕肯定不行,韓博苦笑道:“盧書記,按照鄉鎮治安聯防隊管理暫行規定我們已經超編了,規定最多12名聯防隊員,我們現在是18個。”

  老盧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理直氣壯地說:“鄉治安聯防隊是滿了,村治安聯防隊沒有,良莊、良東可以各建立一支村級聯防隊,合理合法。全鄉二十多個行政村,別說再來五個人,就算再來五十個都不會違反那個什么規定。”

  聯防隊員沒前途,年輕人不一定能干下去,或許干幾天就嫌工資低跑了。

  韓博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影響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關系,欣然答應道:“行,我聽您的,再成立兩個村級聯防隊。”

  小伙子給面子,老盧很高興,決定給個甜棗。

  “小韓,侯市長說得對,我們膽子不夠大,眼光看得不夠遠,思想不夠解放。鄉里打算組織一些干部去江南考察,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經濟建設的。車租好了,新庵汽車站的大客車,剩幾個位置。你們警務室這段時間挺幸苦,給你們三個名額,后天早上5點,鄉政府集合,過時不候。”

  人家是去考察,警務室的人去考察什么,說白了是去旅游。

  這種好事傻子才會拒絕,王燕有身孕仍加班加點堅持工作,應該出去散散心。小任實習期馬上結束,也讓他出去玩玩。最后一名額留給聯防隊員,算是一種激勵。

  韓博忙不迭感謝。

  “只要服從鄉黨委領導,全心全意為鄉里辦事,鄉里會為你們考慮的。”

  這些全是小事,老盧笑了笑,說正事大事:“西部大開發,搞工業園區,要搞一些基礎設施建設,要征地,道路要拓寬,水電問題要解決,需要大量資金。信用社歸縣里管,說到最后只答應貸七八十萬,七八十萬夠干什么。

  其它鄉鎮全有農村合作基金會,我擔心會出問題一直不敢搞不許搞。現在要搞經濟建設,不能沒啟動資金,只能把合作基金會搞起來,相當于開銀行。我正在托外地的地方領導和部隊首長幫著物色行長、副行長人選,高薪聘請專業的人,風險防范,正規化經營,不能跟其它鄉鎮一樣瞎搞亂搞……”

  良莊不欠債,很大程度上與沒搞“農村合作基金會”有關。

  說是農民入股,農民發起,互助互利,結果農民股東說了不算(說了算一樣不會搞金融),村里說了也不算,幾乎全成了鄉鎮經管站的“銀行”。

  經管站要聽鄉鎮領導的,鄉鎮政府對合作基金會行政干預多,監督機制弱,管理水平低,資金投放風險放大,經營效益明顯下滑,不僅單純追求高收益導致資金投放的非農化趨勢發展到十分嚴重的地步,而且許多地方已出現小規模的擠兌風波。

  全縣那么多鄉鎮幾乎個個搞,幾乎個個存在問題。

  貸款收不回來,農民拿不回存款,想關都關不掉,他竟然迎難而上,搞他之前一直不敢搞的。好在前車之鑒擺在那里,他有一定風險防范意識。

  這時候,老盧話鋒一轉:“基金會成立之后,全鄉企事業單位包括你們警務室,經費不能再存信用社,不能再存農行和郵政儲蓄,只能存基金會。個人不要求存太多,一人不低于2000,政治任務,黨員干部要帶頭,你可以先動員動員,做做同志們思想工作。”

  說一大堆,搞來搞去是來拉存款的,韓博被搞的哭笑不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