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章 蓮子未成荷葉老

  朱富貴少小離家,本是洞庭湖區大楊樹鎮的人士,后來漂泊到西北加入了淘金的隊伍。經過多年努力手上攢起了三十幾條漢子,建立了朱雀堂。勢單力薄不敢和那些大幫派爭,就縮在昆侖山脈里的一條貧瘠小溪淘金沙。沒想到有一日居然淘出了狗頭金,惹來潑天大禍,結果朱雀堂被摧毀小溪也被強占,他帶著一身傷,只得怏怏返鄉。

  少小離家老大回,兒時的伙伴見面不識,父母的墳上草拱,親戚都已經凋零。好在祖傳的宅基地還在,他便在上面搭了個草棚,扮成貨郎接近這個名叫滿江紅的少年和撫養他的梅姥姥。梅姥姥論輩分還是沒出五服的遠親,小時候他要叫姑姑的,把親戚認下來之后行事就更方便了。

  他獨來獨往,只偶爾在大楊樹歇腳,一小半的時間耗在鶴洲,還有一大半的時間卻是去了外邊,沒有人知道他在干些什么。

  他認定烏鴉是不會騙人的,以為找到了江湖傳說中的“神子”。可是事與愿違,滿江紅的生辰在圣誕節之前兩個月,身體糟糕不能習武。

  他是武道高手,猜測這孩子的經脈存在無數微細孔洞,導致真氣不能運行儲存,也就是傳說中的“大漏斗”。這一類型的人往往先天虛弱,元氣不足,不但煉不成內家真氣,外家功夫也甭想,能夠無病無災活到成人就要燒高香了。

  這三年里朱富貴不知道找來了多少珍稀藥材,帶來了多少營養補品,但滿江紅吃下后只是體質稍微得到改善,依然豆芽一般瘦弱,個子倒是長得挺快,相形之下腦袋也不顯得大了,恢復了一個正常少年該有的模樣。

  梅姥姥屋里的大黃狗遠近聞名,是捕獵的高手……不,是捕獵的高狗高高狗,下水必能叼魚,入林必能擒兔,所以滿江紅的肉食是絕對不缺的。這小孩飯量奇大,一天要吃四五頓,虧得有大黃在,否則梅姥姥砸鍋賣鐵也供不起。朱富貴親眼見過滿江紅一頓吃掉了一只足有十斤的大甲魚,納悶地繞著他轉了好幾圈,心道十斤肉好大一堆呢,都跑哪里去了?

  盡管神人養成計劃落空,但三年相處下來兩人情若父子。朱富貴覺得慢慢陪孩子長大也不失為人生的一大幸事。這幾天聽聞有道士尋找十三歲少年,明火執杖手段兇殘,他唯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趕快連夜走人,卻不料對方的防范會如此嚴密。

  到底是脫離江湖過慣安寧日子,失去了當初在生死一線間鍛煉出來的機警。但事已至此后悔無益,他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不走!”少年鼻子一酸,抹著眼睛。

  聽了少年倔強憂傷的回答,朱富貴笑呵呵說道:

  “開弓沒有回頭箭,回是肯定不能回的,反而會被那些人注意,沒事也要生出事情來。趁眼下這里還只有兩個人擋不住叔叔,我們快刀斬亂麻沖過去。你別管叔,跑得越快越好。有大黃跟著你……咦,大黃呢?”

  少年回頭沒有看到從小形影不離的大黃狗,耍無賴一般蹲下去,身子瑟瑟發抖,顫聲道:“我就不走,就讓他們抓,反正我又不是神的兒子!”

  “天真!你說不是就不是呀?把你抓走研究一番,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解剖得七零八碎,再得出個結論說‘又他娘的不是’,你說有用嗎?”

  朱富貴聲色俱厲做勢欲拍,看見少年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手便輕輕地落在他肩頭,扮了個鬼臉說道:“你放心,叔可是洞庭湖里的老麻雀,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

  他湊近滿江紅耳邊,壓低聲音神秘地說道:

  “叔可是有來頭的,怎么可能栽倒在這條小陰溝里。告訴你一個大秘密,可千萬別講出去呀。叔當年可是遇到過仙人的,被種了一道保命劍氣在身子里。萬一打架打不過,叔就祭出劍氣滅了這幾個雜碎,呵呵。你就放心啦,叔沒事的,你在這里反而會令叔分心。再說這兩個人肯定有幫手,你不先跑等幫手來了以后就跑不了啦。你實在要等也得過了河再等,如果看到情況不太好就往南邊跑,到東方市等叔來會和。別擔心,叔跑得可快了。天命玄鳥,浴火而飛,江湖傳說中的朱雀就是我呀,他們追不上的,哈哈哈!”

  這一次搜尋神子絕對是一股龐大無匹的力量在進行,即便是洞庭湖里的老麻雀,也不曉得能不能逃脫天羅地網!

  朱富貴拉少年站起身,心中泛起陣陣傷感。輕撫稚嫩瘦削的肩膀,聽到他粗重急促的鼻息,一曲《怨王孫》無端涌進腦海。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他從小闖蕩江湖,沒有多少文化,忠臣良將才子佳人的戲曲卻聽了一肚子,是一個舊式的人,一個被現代社會遺棄的底層人。雖然他見識過燈紅酒綠,也經歷了刀光劍影,但一直躁動著飄蕩著,唯有這三年在鄉下的日子才好像找到了歸宿得到了安寧。只是可惜,好日子終有到頭時。

  以往聽《怨王孫》這小曲兒,無非是感受些湖光山色清秋如洗,佳人如畫芳蹤縹緲。此刻面臨生死威脅再乍然回憶起這首曲子,卻感受到了在那輕松閑適底子下的沉痛與哀傷。現在蓮子未成,荷葉將老,為之奈何?罷罷罷,縱然是黃泉路人歸早,拼卻了我這片老荷葉,也要護住他這顆青蓮子長成,日后好有機會嘆息清露洗汀草。

  “江哥兒,你可是神子候選人,別那么沒出息。以后如果一個人行走江湖,切切記住叔的話,道德文章全是放屁,天大地大不如命大!以前你最遠也只走到大楊樹,連常德、岳陽都沒有去過,這回可得把握住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呵呵,別耍賴,站好了,前弓后箭,調整呼吸。預備……跑!”

  朱富貴一推,兩條身影剎那分開。

  一條躊躇數秒,便沿堤坡往下斜跑。另一條則直沖向前,勢若奔馬。堤上的草葉黃土碎石被蹬踏得飛濺,仿佛形成了一條土龍沉默地撲向前面。

  堤坡上青草長勢茂盛平整,低矮匍地,僅僅沒過成人腳踝,雜東雜西點綴著一些高及人腰的茅草和灌木叢。滿江紅順著坡面向下斜沖拐往渡船,才跑出三十幾步,就聽到堤上傳來呵斥聲。

  “什么人?”

  “咦,殿堂!”

  “嘭”一聲悶響,似乎高速相撞中一物被拋起墜地。

  緊接著傳來密接不斷的拳掌相接聲,衣袂帶風聲,腳步雜沓聲。

  “砰”一聲尖嘯,是槍聲!

  滿江紅忍不住抬頭仰望,只見兩人揮舞利刃背靠背防守得密不透風,一道瘦小的身形縱跳如飛,走馬燈一般圍著那二人轉,隔數秒探手一擊那兩人便晃一晃,防守圈又縮小了一分。

  少年郎不由得胸中一熱。

  朱叔叔真的是大高手,歐耶!

  靜夜里的槍聲格外刺耳,震得遠處瓦房“嗡嗡”回響。余音才消,五、六里外的沙灣村方向便傳來一聲長嘯,高亢激昂勢不可擋,如長江大河一般波濤滾滾綿綿不絕,只幾個呼吸間便好像靠近了半里之遙。

  嘯聲乍停。

  四里之外的堤上散落著三具尸體,空氣中彌漫濃重的血腥味。一具尸體尚在抽搐,一具倒伏,背上赫然現出一個血洞,還有一具連腦袋都幾乎掉下,只剩下薄薄一層后頸皮連著脖子,氣管“哧哧”直冒血泡。

  兩個青衣道人停下,其中的年輕道士彎腰檢視一會兒,轉身稟告:

  “師父,頸子的斷口不規則,有咬嚙痕跡,身上有爪印,是被妖獸所殺。”

  背插拂塵的中年道士面孔陰鷙頜下無須,皺眉四望了一圈,道:

  “這頭妖獸瞬間就撲殺了三名武師,非比尋常,妖氣中居然還雜有一股正大光明的味道。趙大趙二守渡口,一個是巔峰武師一個是中階武師,居然還被逼得開了槍,只怕妖獸殺了這三人后又去了那邊,如果另有其人那也是殿堂級別的高手。槍聲只響了一下,只怕是沒機會開第二槍,快頂不住了。”

  “師父,您老人家五雷正法一出,甭管什么妖獸都要伏誅。武林人士只要還沒有達到宗師境界,還不是跟土雞瓦狗一般,說宰了就宰了。”

  “有高手護駕妖獸攔截,我們很可能找到了正主。速去渡口,小心為上!”

  年輕道士腳一蹬便跨出七、八米,快如箭矢。中年道人則飄行在后,身形似緩速度卻快,仿佛御風而行腳不沾塵。

  滿江紅氣喘吁吁地跑到船泊處,不待胸悶稍減便拾起栓在樁上的纜繩,卻慌手慌腳怎么也解不開。這時一顆毛茸茸的碩大狗頭從身后探出,一口便將粗如嬰兒小臂的麻繩咬斷。

  大黃!滿江紅驚喜地撫摸,發現它身上黏糊糊的,在月光下呈東一塊西一塊的黑色。

  大黃有些焦躁地把他朝江邊拱去,跟隨其后跳上船。

  滿江紅還想等朱富貴一起走,于是端起船槳并不劃開,翹首仰望著。

  大堤之上,等兩位道人趕到時戰斗已經結束。二十多米外躺著趙大趙二,沒有掙扎也沒有呻吟,看樣子死得很徹底了。江面上一位少年站在船首,一條大狗蹲伏,流水緩緩托著小船漂向江心,離岸兩三米。

  “那兩個人是你殺的?”年輕道士冷冷瞅著面前氣喘吁吁手執尖刀的瘦小漢子,懶得過去查看。

  “白癡!這兒除了老子還能有誰?”渾身浴血的漢子抬起左手大拇指對自己鼻尖一挑,傲然嘲笑。

  年輕道士一時氣息浮動,厲聲喝道:“你是什么人?”

  “嘖嘖,你這小道士很不專業呀,應該稱呼我為信士或者居士才對。你問我是什么人?你不先告訴我你是什么人,我怎么會告訴你我是什么人?莫非小小年紀就煉丹,把腦殼都煉壞了?”

  朱富貴裝腔作勢,繼續慢悠悠地嘲弄:

  “你們抓人滅口,是不是在尋找神子,難道不想供奉‘三清’道祖了?我說老子怎么會‘一氣化三清’,原來座下出了你們這些背師欺祖的畜生,不氣死才怪!”

  他才解決掉守渡的兩位武師,兩個道士就趕到了。這年輕道士修為較自己稍遜,中年道人則強了好多。江哥兒的船才離岸,只有拖延時間激怒對方才能尋覓到一線生機。一步錯步步錯,對方的強大超出了預計,如果早知道就寧愿繞遠路去金龜渡折往荊州,再回轉南下岳陽,從岳陽坐高鐵往東方。當然,那個方向肯定也會有人蹲守,但人煙稀少,肯定不會有這么嚴密。

  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教供奉的至高天神,相傳為道教始祖老子一氣所化。

  雖然漢子辱及教祖,偏生中年道士養氣功夫了得,擺手止住了蠢蠢欲動的徒弟。他斜睨堤下小舟慢慢悠悠,反正逃不掉,倒也不在乎漢子的緩兵之計。今天下午連折了炮拳門幾條胳膊,就算他們被槍聲驚動,晚上也絕對沒有膽子過來探頭探腦。剛才釋放氣機可以確定方圓百米之內都沒有其他人,面前又只是一個初階殿堂,實在不足為慮。舟上只有一人一狗,妖獸會躲在何處?那個小孩只怕大有文章!

  “天師道、神霄派、靈寶派的高手已經到了洞庭,你們以道家之名造孽,休想逃掉!”

  “哈哈哈,你想詐退我等,護住江上的那個小孩。雕蟲小技,何足掛齒!”

  中年道人大笑,輕蔑說道:“就算三派法師齊至,哪又怎樣?這道家只是我等流入俗世的支脈而已!”

  朱富貴這回真的吃了一驚,連退兩步。

  “你們,你們是煉氣士?”

  道家自春秋發萌,一直到西漢張道陵創立“五斗米教”(即后來大名鼎鼎的天師道),才從流派升格為宗教,始稱道教。在張道陵之前,修行之人還沒有開創出煉丹、符箓、驅邪等等神通,而是吸風飲露,修煉元神,被統稱為先秦煉氣士。

  這些煉氣士神通廣大,能飛天遁地、呼風喚雨、移山填海,能日星象緯,占卜八卦,知曉身前身后事,能耐直追傳說中的仙人。

  比方說姜子牙滅商封神,比方說鬼谷子壽高千歲,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等在春秋戰國期間覆雨翻云。比方說《淮南子.精神訓》中提到的“真人”,曰:“居而無容,處而無所,其動無形,其靜無體,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無間,役使鬼神。”再比方說道家始祖之一的莊子在《逍遙游》中曾如此形容神女,曰:“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吸風飲露,不食五谷。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道家從煉氣這口大鍋抽取老莊學說為始祖,推陳出新發揚光大,從源頭上說是支脈也不為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