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化胡為佛

  時光冉冉,一千年彈指而過。

  對凡人來說,一千年,代表著滄海桑田,生死輪回。可對神仙來說,也不過是幾十萬個日月交替,兩次蟠桃大會罷了。

  離恨天,在三清的勵精圖治下,道教勢力大漲,比起天庭也不遜多讓。

  “賢弟,貧道觀昆侖金光沖天,這是誕生寶物的征兆,我打算去一趟昆侖,采幾件靈物回來。”

  雖成了道門領袖,可煉丹制器方面,老子并未丟掉,一有空,還是會去丹房搗鼓,一搗鼓就是好些天。對此,元始天尊早就習慣了。

  元始天尊沉吟道:“師兄,雖然我移居天庭,可昆侖山仍是道教門下。昆侖山是混沌開辟時,產生的靈山祖脈,山上有不少靈物,只不過需要兩萬年才能成型,掐指一算,差不多到日子了。”

  老子點點頭,離了天庭,駕云前往昆侖山,昆侖山紫氣氤氳,靈株薈萃,他巡游半晌,采走了蒲葵葉兩把,一把至陽,可生萬火,一把至陰,可生眾水,又見一縷仙藤上結著紫金葫蘆一個,藤下埋著一塊昆鋼,一塊鑌鐵,也一并采去。

  采了幾件靈物,老子心滿意足,正要離開,只見一位丈六金身的大仙也飄然而至。雖然對方是法身狀態,老子還是一眼認出他是接引,西方教主。

  一千年未見,接引變得更加高深莫測,這讓老子暗暗心驚。

  “道兄,沒想到在這見到你,可見是緣分使然。”

  接引笑著稽首,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包括兩家恩怨。當年,三清入住天庭,道教和天庭成為鄰居,局面對西方教儼然不利,接引為了改善與道教的關系,用無上神通,在三界外找到南極仙翁游蕩的一魂,用三光神水進行溫養,花了數十年功夫,培養出三魂七魄,又為其鑄就金身,使南極仙翁重回人世。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如今西方教勢力不容小遜,在三界中排名第三,老子心念電轉,便回了一禮,并道:“道友,貧道見你目光甚為深邃,這是為何?”

  老子一眼望去,這副丈六金身之內竟然包含著無窮無量的大小世界,這種法術,縱然他修為通天徹地,也是聞所未聞。

  接引笑道:“道兄所見,實乃貧道這副法外化身內包含著十方世界海,這每個世界海內包含如海砂一樣多的世界種,每個世界種內包含如海砂一樣多的大千世界,每個大千世界又包含一千個中千世界,每個中天世界包含一千個小千世界,每個小世界是為一個日月所照之地。每個大千世界便是為一神剎土,住著一尊神靈,每個神靈又如我法身一般,內含無窮無量大小世界,無窮無量神靈!”

  這一千年,接引待在極樂之鄉不出,連兩次蟠桃大會都未去,只派了準提去參加。隨著西方教日漸發展,興盛之氣已極,他借助無上功德,終于在數年前證得無上涅槃之道。

  老子深吸了口氣,由衷佩服道:“我觀道友之道,不可思量,不可思議,為何!”

  接引解釋道:“道兄,我自虛空深處歸來,悟出一字曰‘佛’我便為本初佛。”

  “原來如此,道友既為本初佛,為何不改西方教為佛教了。”

  老子點頭,這一千年,他道行百尺高竿更進一步,可和接引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接引剛才所說,已然顛覆他對道的一貫認知。

  接引一怔,隨即道:“佛,佛教,這名字改得妙,多謝道兄。”

  老子笑了笑,忽道:“道友來昆侖作甚。”

  接引卻道:“貧道在西方講道,忽心有所感,睜開慧眼一看,發現昆侖上空有金光籠罩,知是有靈物出現,故來尋幾件寶物回去。”

  雖昆侖是道教的地盤,可接引說起這話時,臉色絲毫沒有怪異之色,仿佛一切理所當然,這正是他境界高深的表現。

  老子微微不滿,于是道:“道友來得真不巧,這昆侖山的靈物,已經被貧道給采了。”

  接引不以為意,道:“道兄,既然如此,可否讓貧道巡游一番,若見到有用之物,可準我帶回西方。”

  “道友請便。”

  老子一臉笑意,靈物都被自己采走了,接引只怕空手而歸。

  接引點頭,直接前往老子剛才采走紫金葫蘆的地方,見那縷沒了葫蘆的仙藤不是凡品,便隨手扯了幾把,編成五個箍子套在手上,五個箍立馬發生了變化,原本藤條化為金剛,金光閃閃。

  老子神色動了動,沒有說話,跟著接引又來到一泓甘露泉水,接引笑道:“道兄可知,這里面有好東西。”

  老子看了看,甘露泉水深不見底,上面霧氣彌漫,他實在看不到里面藏著什么,又不好在接引面前用法術將泉水移走,于是道:“那是道友該得了。”

  “如此,貧道就不客氣。”

  接引伸手一指,泉水分成兩半,他彎腰拾撿金丹砂十八粒,放進自己懷里。

  老子道:“道友用這些金丹砂作甚。”

  雖然這十八粒金丹砂也不知在這里埋藏了多少年,一直未被人發現,以老子的眼光,這算得上寶物。可接引堂堂圣人親自前來,想必這東西另有妙用,他實在好奇。

  接引笑了笑,從懷里拿出一粒金砂,道:“別看這一粒小小金砂,內含無窮變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粒金砂包含無窮無量世界,無窮無量世界又豈非其他世界的一粒金砂。”

  “道友觀點,實在新穎,又蘊含無數道理。”

  老子想了想,便想用鑌鐵換接引的十八粒金砂,他回去,也想好好研究一下這金砂。

  接引卻道:“道兄沒有悟出佛理,這金砂給你也無用。不如這樣,我便用仙藤編織的箍子換你的昆鋼,你看如何。”

  老子點點頭,拿出昆鋼換了一個箍子,他眼力不凡,看出箍子蘊含妙用。

  兩人換完,各自滿意,昆侖山再無寶物可取,便要離開。老子駕云而上,臨別之際,忽轉身道:“我觀道友之佛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涅槃下生,輪回寂滅。道友為現在之佛,終究為過去之佛,誰又是未來之佛?”

  說罷,老子揚長而去,剛才接引處處壓他一頭,而自己這一番話,有一針見血的妙用,想來,接引以后也不敢小瞧了三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