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元首……您是說?”就在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內郁悶著的同時,在德國柏林的總理府內,戈培爾一臉的震驚,看著面前的李樂。
在他看來,眼前這個被他一手捧紅的“國家符號”,現在竟然變得深不可測,讓他都有些認不出來了。
可是,這種變化讓戈培爾的整個心都戰栗起來,興奮的讓他夜不能寐。那是一種超出自己預期的成就感,讓戈貝爾幸福到想哭。
如果理智的分析,他當然能夠看得出來,元首與之前判若兩人。在這個基礎上,他甚至應該和希姆萊一樣,懷疑元首的身份。
遺憾的是,這位納粹的宣傳部長根本就沒有懷疑過,他在看到李樂帶給元首的變化的第一秒鐘就了,興奮到不能自已。
現在的戈培爾,差不多已經從靈魂深處不去計較自己面前的元首究竟是誰了。他要的是話題,要的是勝利,要的是讓他走到更高峰的領袖!
“是的,我們在克里特島發現了至少45架美國的新型轟炸機。”李樂摸了摸嘴唇上方那個標志性的小胡子,對戈培爾說道。
“我找你來,是想看一看宣傳部那邊,有沒有辦法拿這件事情做做文章,給美國人添一點堵!”元首的話讓戈培爾雙眼一亮,開始仔細的思考起來。
克里特島剛剛傳回了消息,德國傘兵再立奇功,在野戰機場上繳獲了大量的美國轟炸機。
一聽到四發轟炸機,李樂當然就知道,這是羅斯福手里最可怕的一張王牌,也就是徹底摧毀了德國空軍和德國工業的空中堡壘!
千萬千萬不要小看B17轟炸機,這種飛機出現之后,就和大家耳熟能詳的閃電戰一樣,改變了戰場上的作戰規則!
是的!德軍改變了陸地戰爭的規則,進而直接干掉了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還橫掃了小半個蘇聯。
而美國改變了空戰的規則,才從梅塞斯密特的機翼下,奪下了歐洲的天空,贏得了對德軍空戰的決定性勝利!
在B17之前,德國空軍從來沒有害怕過敵人的轟炸機,他們狩獵這些轟炸機,讓轟炸德國成為盟軍損失最慘重的軍事行動。
但是在B17出現之后,空戰的規則就被這種龐然大物給徹底改變了——面對空中堡壘,德軍的戰斗機飛行員們發現之前的戰術統統都不管用了。
B17在機身上裝備了10挺以上的自衛機槍:這些最小口徑都是12.7毫米口徑的機槍,對付德軍飛機簡直堪稱逆天。
當100架B17成群結隊的時候,德軍戰斗機就要面對槍林彈雨的洗禮。即便沒有護航飛機,在這樣的彈幕之中穿梭,并且找機會開火干掉對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靈動的空中糾纏,如同騎士一樣靠技術狗斗擊落對手的傳統空戰,在這樣的機群面前都成了過去式,空戰變成了火力的直觀較量。
身經百戰,駕駛熟悉的ME109還有FW190戰斗機可以擊落任何對手的德國王牌飛行員們,在B17出現后,發現敵人不和自己玩技巧了……
所以,當德國寶貴的王牌飛行員不得不放棄技巧,退化到打陣地戰拼消耗的新手狀態,與對手簡單的比較誰的機炮更多,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
你看,排除了技術和靈巧性,把戰斗機拉回到和轟炸機一個層面上,再與對手比誰的武器口徑大,誰的槍管更多,這就誕生了空中陣地戰。
在這場空中陣地戰中,雙方的損失逐漸拉進,戰斗成了互相消耗。而和美帝國主義拼消耗,這本身就是個自殺選項……
另外,當B17的自衛武器足夠多成為前提條件之后,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斗機被解放了出來。
他們不用飛行在轟炸機的左右,保護脆弱的轟炸機。所以美國護航戰術是讓戰斗機飛在更高的地方,等德軍飛機先和轟炸機打起來再出手。
于是一個對德國飛行員們來說無解的情況出現了:他們去攻擊美國轟炸機,然后被美國轟炸機上裝備的密密麻麻的大口徑機槍驅散,然后美國戰斗機依靠勢能俯沖而下,把已經失去隊形的德軍飛機消滅掉。
要知道B17轟炸機飛行的高度,可是在1萬米軋空之上的,德國戰斗機可以飛到這個高度,可性能在這個高度上已經直線下降了。
用已經失去大半性能優勢的戰斗機,去沖擊美國的轟炸機,損失當然就直線上升了。
而飛在更高處的美國戰斗機,則沒有性能下降的擔憂——他們是隨后才參戰的,那個時候德國飛機隊形已經亂了,他們要做的就只是俯沖攻擊而已。
利用勢能空戰理論,德軍飛機沒有高度優勢也沒有速度優勢,在萬米高空上又沒有了機動能力——大部分只能坐著等死罷了。
一次次的損失,消耗掉了德軍飛行員寶貴的王牌,也讓德國空軍一點點失去了他們掌握的制空權。
而轟炸機一邊消耗著德國的飛行員部隊,一邊還在蠶食著德國寶貴的生產能力——這就讓德軍徹底失血,沒有了補充再戰的能力。
等到空軍老飛行員們都戰死損失殆盡,新手飛行員甚至連在萬米高空中作戰的基本能力都沒有,也就一下子喪失掉了所有的反擊能力。
于是乎,1944年那種兩架德軍飛機沖向盟軍上百架轟炸機的感人場景就出現了——不是德軍飛機不夠,而是能在那個高度上作戰的飛行員,已經少的可憐了。
理論上,要想打破這種無賴的戰術,排除技術更新等方法之后,只能依靠一套戰術來克敵制勝。
那就是發展更好的飛機發動機,讓德軍飛機可以先飛到美國飛機的頭頂上,把盟軍護航的戰斗機統統干掉。
可這對于德軍來說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燃油品質不佳的關系,德軍飛機的發動機性能在戰爭中后期,就一直趕不上盟軍的飛機發動機性能……
糾結來糾結去,德國依仗著雄厚的工業底子,搞打一槍就跑的噴氣式戰斗機,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這一套噴氣式截擊機的解決方案,在李樂看來,還是有技術不夠成熟這個硬傷,不是最好的選項。
李樂給德國選的最好的一個選項,就是讓B17轟炸機永遠無法沖到德國的本土,逼著德國戰斗機打陣地戰。
這個戰術理論上和日本搞得那個叫本土核心防御圈的東西很像,其關鍵就是要把英國這個威脅到德國腹心的B17基地給徹底干掉!
“讓媒體把這件事情捅出去,然后交給外交部去運作!即便美國死不承認支援英國的事情,也要讓他們郁悶幾天。”李樂給戈培爾下達了命令。
然后他又繼續吩咐道:“不過力度要把握好,不要讓美國人狗急跳墻!引導輿論,逼著美國收斂兩個月,情勢就會對我們有利。”
戈培爾聞弦歌而知雅意,點頭承諾道:“遵命,我的元首!我回去之后一定反復推敲,擬定最合適的方案。”
李樂點了點頭,算是完成了一個事情的首尾。剩下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他依舊還有的忙。
下午的時候,他找來了各個飛機制造廠商,準備就繳獲的B17開始帝國的4發遠程戰略轟炸機的仿制生產工作。
沒錯,李樂不打算浪費時間去研究什么新式轟炸機了,他打算直接把美國的B17拿過來自己用,丟人之類的事情完全與他無關。
當然了,依照德國工程師的慣例,八成要把整個飛機的設計改一下,搞個什么雙垂直尾翼之類的變形,維護德國工程師的所謂尊嚴。
這個李樂不打算過問,最主要的是,他要在進攻蘇聯的時候,擁有自己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給斯大林一個意外的驚喜。
另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德國生產飛機的各個公司,摸透美國B17的性能,設計出更合適攔截這種飛機的戰斗機來。
第三點其實也很簡單——學習高空發動機的設計技巧,為將來油料得到改善之后設計新型發動機積累寶貴的技術經驗。
總之,李樂希望自己的空軍可以完全吃透B17轟炸機,讓美國轟炸機在未來進入德國領空的時候,好好體驗一次什么叫做被迎頭痛擊個感覺。
當然,B17轟炸機很多性能資料并不全面,至少遙控機槍炮塔的制造和使用,就是李樂沒有能夠在二十一世紀中查到的資料之一。
這也是為什么李樂不用自己的“影子”情報部門劇透美國B17轟炸機細節性能的主要原因。
雖然知道美國轟炸機的飛行性能,也知道很多其他方面的情報,可李樂還是無法準確的拿出針對B17的戰術指標,這也是他對這一批B17如獲至寶的原因。
而他之后還有事情,是針對登陸克里特島,以及空降克里特島之戰的總結.他要仔細的研究,好參考擬定登陸英國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