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41章 壞

  唐奕只是提出了一個長遠的內部規劃。

  具體要怎樣實施,卻是要更加細致的思考和實踐。

  不過好在大宋朝堂環境尚好,再不用像從前那般有扯不完的皮,爭不完的派系。

  這一點唐奕不得不再次感激趙禎,先帝在臨終前,用他的仁慈最后一次把爭斗消于無形。

  留給趙曙和唐奕的則是這眾志成誠的一片祥和...

  與范、賈兩個老頭兒所議之事,唐奕說干就干也不等回京之后再說。

  一夜不眠,早上從范師父那里出來,就把刑部兩個陪靈來此的屬官、昭文館學士還有三司的司馬光等人叫在一處。

  而伙兒還挺奇怪,這三個衙門口兒可是八桿子也打不著。

  一個主司刑獄律法、一個翰林館閣,還有一個管錢袋子的,怎么就把他們湊一塊兒了呢??

  殊不知以后像這樣的多衙聯動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常規。

  現在的改革,與范相公的慶歷新政已經完全不同,不再是幾個相公羅列出諸多陳條就算完事。

  多衙參與,集思廣益,因地制宜,這才能保證少走彎路,多辦實事。

  司馬光等人,聽了唐奕的表述,才算勉強明白,原來是要給雇傭童工,還有坊間用工關系立法。

  不過這倒是新鮮,誰也沒明白為什么突然冒出這么一出。

  有這個必要嗎?

  唐奕沒辦法,解釋了半天,可大伙兒還是不大理解。

  最后這貨來了個狠的...

  讓司馬光還有一幫文臣....下基層。

  離先帝入陵還有半個月,這半個月司馬光也就別干別的了。就到皇陵附近各村鎮的作坊里去體驗體驗。

  深入群眾、融入群眾....了解群眾!

  結果....

  司馬君實在心里差點沒把唐奕罵死!!

  特么損不損啊你?

  堂堂朝廷命官,你讓我們下去看一看也就算了,還特么深入、融入、了解??

  那不就是....讓他們也去作坊里去看紡車嗎?

  司馬君實發現,自從認識了唐子浩,怎么就從來沒順當過。

  這孫子是一個坑接著一個坑的埋他...

  現在可好....直接發配到作坊里體驗生活了。

  不過埋怨歸埋怨,還真讓司馬光等人下去之后,還真就看出很多的問題。

  比方說唐奕一再強調的童工。

  看紡車并不需要過多的體力,接線添紗七八歲的孩子就能干。

  當的活一點不比大人少,可是很多作坊主,卻只給童工相當于成人一半的傭資,有的甚至更少。

  而百姓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其中利害。

  反倒覺得十來歲的小孩,能為家中添一份收入,雖然少,但也聊勝于無。

  是好事。

  而且,幼童務工還遠遠不止傭資的問題,其滋生出另一項巨大的隱患,讓司馬君實這種見過大場面的人都暗暗心驚!

  那就是....人販子。

  短短幾日,司馬光居然就在皇陵邊上的一個小鎮上,發現了十幾個無名無姓,也說不清來路的幼童。

  這些都是搗子從外地拐騙販賣過來的。專賣給毛紡作坊務工之用。

  這些孩子可是沒有工錢,作坊主只管飯,還不一定吃飽,且沒日沒夜的盯著紡車,慘淡至極!

  這可只是一個不到萬人的小鎮啊,就被司馬光發現了十多個!!

  而且這十幾個還是罷在明面兒上一眼就能看穿的,那些被恐嚇不敢說出來的,或者司馬光沒看到的,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在整個長江以北,廣闊的大宋疆域之上,像這樣的紡織小鎮,眾若繁星!!

  司馬光都不敢往下想!!

  那得有多少孩童被拐賣??

  長此下去,還了得?!

  這還只是所謂童工的問題。

  另一方面,成人傭工也如唐奕所料存在著諸多弊端。

  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勞作時間!

  每月三貫多錢的傭資確實不少,可是這份錢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一來是作坊主有諸多條陳克扣傭資,有些甚至荒唐的理由都被他們搬了出來。

  比如說,為了讓傭工多干活,坊主規定傭工們每半日只許去一次茅房,超過要扣錢。

  而每日勞作都有定額,達不到也要扣錢。

  甚至因為沒有管束,勞作的時間也是由作坊主隨意規定的。

  司馬光在一家作坊里居然發現,這里的傭工每日最少也要干八個時辰的活計,忙的時候甚至九個時辰!

  傭工們為了賺那三貫多的傭資,只得忍氣吞聲,任由坊主盤剝...

  總之,都不用去別處,單單這一個小鎮的傭工之務。

一個字便可形容  亂!!

  如唐奕所料,現在各個作坊為了搶奪勞力所以傭資高。可是高傭資帶來的成本增加,使得作坊主只能在別處找補回來。

  若不加以規制,將來必成大患!

  回來之后,司馬光根本就不用唐奕囑咐,與刑部還有昭文館的官員已經動了起來。

  結合大宋律例,財稅情況,還有民生國情。亦針對發現的問題,準備制定出一套新的傭工法規。

  當然,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結果的事情。

  別說八月十五先帝入陵之前,就算是回京之后,也要經歷相當長的論證和探討才可頒行全宋。

  八月十五當日,趙禎靈駕吉日吉時,入土為安....

  大宋君臣,于永昭陵前,送先帝最后一程。

  唐奕、趙曙、趙宗麒,三人一同落下帝陵封門,又親手將第一塊填路石推入墓道。宣告著為期七個月之久的大喪,終于告一段落。

  當然,也只是告一段落,遠沒有完事,之后還要為趙禎立廟等諸多禮節。

  但也不似之前這般繁冗了。

  唐奕望著永昭陵之前的那塊新碑。

  心里也說不上是個什么滋味....

  從十七年前開始,發果范仲淹是唐奕的拐棍兒...扶著他往前走。

  那趙禎....

  則是唐奕的天。

  偶有風雨,卻為他擋住了一切!

  與其說唐奕天縱英才,改變了大宋,不如說趙禎慧眼識人,相中了唐奕...

  現在....這片天,永遠的長眠于此。

  反過來,天把他的責任交給了唐奕...

  唐奕成了大宋的天....

  他才發現,做天是多么的不容易。

  士為知己者死!

  雖然如今的種種困難,讓唐奕心生畏懼。

  站在趙禎面前,他知道...

  他不能!

  為了這個老人,他也不能退一步!

  會不會太招搖了?

  章靠到唐奕身邊,也看著那塊新碑。

  是有點不把千古帝王看在眼里了啊..

  唐正平也在一旁搭腔。

  這次,文扒皮留守京中,卻是讓這兩個家伙隨靈而來。

  估計是文扒皮讓這兩個家伙給折騰的不輕...否則外務省正是用人之季,文相公是不會把這兩個貨都攆出來的。

  章是明著壞,書院的時候就敢和唐奕掄拳頭,適合干外交。

  而唐正平正適合,因為這貨是蔫壞,還記得小的時候唐奕他們這一幫人出去打架。結果就這貨袖子里藏家伙。

  望著石碑,唐奕反問有嗎??

  有點兒....章糾結著一張臉,你要是在碑上寫‘千古仁帝’。

  這還算實至名歸....

可是這....碑上只有八個大字  千古一帝,萬世福澤!

  這就有點太大了吧?始皇帝也不敢在他的碑上這么寫啊?

  而唐奕聞聲,卻只是淡然一笑回身而走。

  所以我們得努力了啊...

  努力什么?章怔怔發問。

  他完他就后悔了,以他去唐奕的了解,這貨要是話說一半兒,那后半句絕對是個坑!

  果然!

  唐奕扯開嗓子,讓所有陵前的文武都聽得見。努力把大宋治理好!

  讓先帝...配得上這八個字!

  得...

  不光章,大伙兒心里都在吐槽,最特么壞的就是唐子浩!!

  他這一嗓子不要緊,以后誰要是不好好干活...就成愧對先帝了。

  憋了一天,只憋出這么一點兒,很糾結,蒼山只是想把故事講的精彩一點。

  沒改錯字,腦袋亂遭遭的,將就看吧....

  對不住大伙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