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49【留學基金】

  3月中旬,北方各大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愛因斯坦擔任北研院榮譽會員的消息。人們為此歡欣鼓舞,似乎有了愛因斯坦加入,中國的科研事業就要起飛一樣。

  事實上呢?

  整個物理研究所,也就幾間簡陋平房而已,連一些基礎科研設備都不完善。

  李石曾畢竟只是個文人,他牽頭創立北平研究院,并設立各大研究所,只能負責大方向,具體的工作必須專業人才來完成。

  愛因斯坦在接受北研院聘任后,又跑去天津南開大學停留一天,隨即乘船南下前往天津。

  柯布西耶則去了山東,他要實地考察援法華工的家鄉,從勞動工具到衣食住行,甚至連山東人的面貌特征都要觀察,這些都是在為創作華工雕塑做準備。

  周赫煊的大舅子張遠東,也已經乘船北上。他是柯布西耶的中國助手,二人約好在青島匯合。

  這些周赫煊都沒有去摻和,他留在北平跟十所國立大學(包括清華)的校長,商量創建留洋基金的事情。

  初步計劃如下,周赫煊每年捐資5萬銀元,資助10位(北方地區)優秀學生赴歐美留學。另外再拿出1萬銀元,資助30位(北方地區)優秀學生留洋勤工儉學,通過五洲洪門和李石曾的關系,幫留學生在英法美等國找工作。

  清華的留洋預備班,由于美國留學庚款用盡而作廢。現在重新啟用,專門為周赫煊的留洋基金提供幫助,外語不合格的留學生必須提前讀預備班。

  同樣的,周赫煊在南方地區也每年捐6萬大洋,資助40位優秀學生留學歐美。其中10人為全資助學,每月甚至有少量生活津貼;另外30人為勤工儉學,只負責來回船票和前兩個月的生活費,剩下的都要靠學生自己打工維持。

  南方地區的留學招生由蔡元培負責,留學預備班設在上海。

  不論南北各地,不論年齡長幼,原則上只要是中國人都可以報名申請。每年5月初進行考試,成績最優的20人獲得全額資助,成績稍次的60人獲得勤工儉學資格。

  也即是說,周赫煊每年要花費12萬銀元,資助來自全國的80位學生留洋。

  留學基金計劃定下來后,各大報紙陸續發布消息,特別提醒那些偏遠地區的學生提前準備,因為5月份只有上海和北平兩地才有考場。

  此消息一出,全國震驚。

  每年12萬銀元啊,這可是筆大數目。

  就拿如今物價最高的上海來說,1銀元可買16斤大米,可買5斤豬肉,可以買6尺棉布。按購買力來換算,此時的12萬銀元,至少相當于2017年的700萬到1000萬人民幣。

  不說舍不舍得,每年能拿出這么多錢來,那也是難以想象的啊。

  好些人都不相信,認為這是個假新聞。因為即便是某些大老板,一下子拿出12萬元現金都有些困難,需要花時間籌措才行,周赫煊每年上哪兒找這么多錢去?

  即便周赫煊賣內衣賺了不少,辦報紙、寫文章也收入不菲,但也經不起這么花啊,他的錢頂多能撐個兩三年。

  報刊雜志可不管,反正一個勁地吹捧就是。

  《申報》盛贊周赫煊為“名士之楷模”,《新聞報》說周赫煊是“愛國大教育家”。

  就連一向愛罵人的魯迅,都在新近的雜文里面,順帶著夸了周赫煊幾句,說他為中國做了些大好事。

  學生們在高興的同時,又有些腹誹留學名額的設立,因為理工科名額占了60。而國內大部分學生都讀的是文法專業,想要考取留學資格,競爭實在太大了。

  南京,中央大學。

  童第周端著講義來到教室,他不是講師,更不是教授,僅僅是一名助教而已。

  童第周在復旦大學讀的是心理學,這個專業可不好找工作。他沒有靠山,也沒啥名氣,好不容易求陳布雷介紹了一個工作(北伐期間國黨總司令部政治宣傳處中尉),童第周不適應這里烏煙瘴氣的斗爭,只干了一個多月就辭職了。

  緊接著,童第周又在家人的介紹下,去了浙江桐廬縣當科長。這個職務的工資至少有80元,但縣長欺負他年輕,每個月只給30塊大洋。

  如果是單身漢,每月30元薪水倒還過得滋潤。可童第周很快結婚了,妻子正在讀書,又生下一個女兒,一家三口過得極為困難。

  沒有辦法,童第周寫信求以前的老師幫助,終于得了個中央大學助教的工作,日子稍微還過得去。

  童第周放下講義,把黑板擦干凈,又擺放整理好這節課的實驗器材,只等著教授來上課。

  教室里的學生卻突然吵嚷起來:

  “大新聞,大新聞!”

  “什么大新聞?”

  “周先生每年捐款12萬元,資助80位學生留洋歐美。”

  “真的假的?”

  “哪還能有假,報紙上登得清清楚楚。”

  “快給我看看。”

  “天啦,全額資助的留學生,不僅提供路費和學費,每月還有5元錢的津貼。”

  “5元也太少了吧?”

  “5元錢是少,可20個學生加起來,一個月就是100元,三年下來就是3000多元。”

  “能提供學費和路費就知足吧,每月5元的津貼可有可無。就算是獲得了勤工儉學名額也不錯,包來回路費和前兩個月的生活費,還幫忙聯系儉學工作。”

  “馬上就畢業了,我想去上海試一試,說不定就能考上呢。”

  “我也去!”

  “不過要交3元錢的報名考試費。”

  “當然得交錢,不然阿貓阿狗都去碰運氣,別人出試卷都出不過來。”

  童第周聽得稀奇,走過去問:“你們在說什么留學?”

  “童老師,你自己看吧。”一個學生把報紙遞給童第周。

  童第周詳細把文章讀完,不由贊嘆道:“周先生真是位大教育家,舍得花這么多錢資助求學者。”

  “那是啊,每年12萬元。嘖嘖!”學生連連咋舌。

  就在此時,教授突然走進來,提醒道:“安靜,上課了!”

  童第周連忙跑去站在講臺側面,心里卻記掛著留學基金的事。他也想去考考,即便拿不到全資名額,能勤工儉學也是好的啊,總比連船票都買不起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