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957【未來的漢學家】

  保鏢們劃著槳,船兒在河里悠然穿行。

  馬玨還是第一次來劍橋,不由文學情懷發作,站起來帶著微笑說:“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先生,徐志摩和林徽因當年就是在這里泛舟讀書的嗎?”

  周赫煊曾經來劍橋演講過,穿越前也來旅游過,他指著前方的一棟建筑說:“那里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徐志摩當年就是三一學院的旁聽生。”

  “旁聽生?”馬玨愣了愣。

  周赫煊笑著解釋道:“徐志摩是國王學院的正式學生,跟你在倫敦讀研究生時一樣,主修政治經濟學。但他大部分時間都跑去三一學院旁聽文學,本專業的課程反而被耽擱了。”

  馬玨忍不住笑道:“所以中國少了位政客,多了一位詩人。先生,你多講講三一學院唄。”

  周赫煊道:“三一學院走出的名人,首推拜倫,他在讀書時就已經名聲大噪,以至于學院給了他一個特權。”

  “什么特權?”馬玨好奇地問。

  周赫煊說:“三一學院特許拜倫在學校里養寵物。”

  蕭乾插話道:“這個特權好像也沒什么過分的啊。”

  周赫煊哈哈大笑:“拜倫養的寵物可不一般,那是一頭大棕熊。每天傍晚,拜倫都會牽著笨拙的棕熊在校園漫步,把那些膽小的師生嚇得不敢出門。”

  “這可稀奇了。”蕭乾和馬玨咋舌道,他們無法想象居然有人把棕熊當寵物。

  康河里有很多人劃船,特別是那些訓練賽艇的,不停喊著各種號子鼓勁。這是十足的噪音,因此劍橋大學靠河的那一面建筑,大部分都裝了雙層玻璃,免得學生受到打擾——據說是牛頓提出了,他實在被劃船的噪音吵得不行。

  或許是周赫煊這一船亞洲面孔太過顯眼,周圍船上的學生紛紛側目,其中一條小船直接靠了上來。

  “周先生?”船上一個女生用中文喊道,欣喜當中又帶著不確定。

  周赫煊笑道:“你是中國留學生嗎?”

  “我是岡維爾與凱斯學院的魯桂珍,”那女生側身介紹說,“這是我的導師約瑟夫·尼德姆教授,這些是我的同學王應睞、沈詩章、愛德華和格魯特。”

  “你們好,很高興見到諸位。”周赫煊微笑點頭。

  魯桂珍對自己的導師說:“教授,這位就是中國著名學者周赫煊先生。”

  兩船靠攏,但還是不夠握手的距離,約瑟夫·尼德姆居然來了個抱拳禮:“你好,周先生,我的中文名叫李約瑟。”

  周赫煊臉上浮出古怪的笑容:“你好,李約瑟先生,我們靠岸再聊吧。”

  這位或許是中國人所熟知的,最不務正業的英國名人了。明明是個生物化學家,40多歲突然轉行研究漢學,結果成為近代最著名、最權威的中國文化傳播者。

  兩船漸漸靠岸,眾人來到河邊找長凳坐下,周赫煊和李約瑟終于補了個握手。

  在一番寒暄過后,李約瑟表達了對周赫煊的景仰之情,隨即說道:“我正在學習中文,研究中國科學史,可惜劍橋大學的東亞閱覽室相關藏書太少。”

  劍橋大學此時的中文藏書很多,已經接近2000冊,而且還有一些宋、明、清的孤本。但那都是些經史子集,《天工開物》之類的雜書基本沒有,所以李約瑟研究中國科技史非常困難。

  “有機會的話,李約瑟先生可以去中國走走,我家里就收藏了一些相關書籍。”周赫煊說。

  李約瑟遺憾道:“可惜沒有機會,估計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去中國。”

  周赫煊心想:你不僅過兩年就要去中國,而且還會成為中國女婿,旁邊那個女學生就是你未來的中國老婆。

  李約瑟道:“我聽魯(桂珍)說,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都是中國發明的,這讓我非常震驚,由此產生了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念頭。你是中國的歷史學家,能告訴我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嗎?”

  周赫煊笑道:“中國古代的科學,都是實用科學。就拿日常飲水來說,西方人以前是不會打深井的,而中國人為了喝水就發明出了鉆井技術。今天歐美諸國采用的石油鉆井技術,就是在11世紀從中國傳到西方的,它的發明最初是因為中國人需要在地下找鹵鹽。”

  “是嗎?石油鉆井技術也是中國人發明的,那太令人驚訝了。”李約瑟連忙掏出小本本記下。

  周赫煊繼續說道:“幾個月前,我去了中國一個叫自貢的城市,這種鉆井技術就是在那里發明的。那里有一口叫燊海井的鹽井,井深一千多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過1000米的深井,現在都還在使用當中。”

  李約瑟又問:“除了鉆井技術以外,中國還有什么偉大的發明?”

  周赫煊想了想說:“十二平均律。”

  李約瑟驚道:“噢,上帝,十二平均律也是中國人發明的?”

  關于這玩意兒,周赫煊以前跟蕭伯納吹過牛,再吹一下也無妨。因為十二平均律在西方影響太大了,它催生出現代鋼琴,催生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西方音樂。

  周赫煊說:“十二平均律的發明者,是中國明王朝的一位貴族,是明王朝開創者朱元璋的子孫。”

  “還有嗎?關于自然科學的。”李約瑟興奮不已。

  周赫煊道:“公元1000年左右,宋王朝的沈括測算出地磁偏角。他發現地球磁極并非是端正的,而是有稍稍偏斜,這個算嗎?”

  李約瑟笑道:“當然算,而且非常重要,這是人類大航海所必須的知識。”

  周赫煊說道:“中國古代的科學發現發明有很多,李約瑟顯然想要做這方面的研究,就必須親自去中國一趟。”

  “那真是遺憾。”李約瑟至今還認為自己不可能去中國,更料不到他一去中國就要待好幾年。

  兩人聊了好些時候,馬玨、蕭乾也被魯桂珍等劍橋學生拉著聊天。及至傍晚,李約瑟做東請大家吃飯,晚上又帶著周赫煊等人去圖書館。

  接下來幾天,除了榮譽學位授予儀式,以及在劍橋講座以外,周赫煊都留在劍橋的各大圖書館里。

  特別是圖書館的東亞閱覽室,周赫煊得到了學校的特許,把那些中文典籍的古代孤本都拿去復印了一份。這是非常大的收獲,即便是影印版,也足夠用來做收藏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