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決對想不到,自己一句話會有如此力量,孔老頭此時已經臉色慘白,口中訥訥不知所言,完全亂了方寸。
身為孔子第31世孫,竟然從未想過老祖宗一句話會有如許多意思,這讓孔穎達有種愧對列祖列宗的感覺。
一個年僅8歲的小娃娃就能把一句話說成三個意思,如果是其他人呢?如果是別有用心之人呢?會不會曲解祖宗的意思?
“孔師,孔師!?”李承乾看到孔老頭被自己說的臉都白了,也嚇的夠嗆,要是這老頭被自己給說死了,只怕夢想中的紈绔生活就要和自己永別了。
“哦,哦,太,太子殿下”一連被叫了七、八聲,孔穎達才回過神來,哆嗦著對李承乾微一躬身說道:“殿下,老臣年老體衰,已經不適合再教導殿下,待老臣向陛下說明情況,為殿下另擇明師。”
“孔師且慢。”李承乾雖然這段時間被孔老頭訓的跟孫子一樣,但也知道他是為自己好,而且見他被自己一句話說的了無生趣,也覺得心中不忍,不由開口勸說道:“孔師既知斷句之重要,為何不重注五經?一為防止他人誤解先賢,二也可為先賢正名,如此一來豈不更好?”
“重,重注四書五經?”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孔穎達原本已經暗淡的眼神重新亮了起來。
“對啊,他人可以注釋,為何孔師不能?”李承乾雙目爍爍,心中暗道,老東西快點去注書吧,你去注書就沒人總是揪著老子不放了。
“殿,殿下且容老臣考慮考慮,今日授課就先到這里吧,老臣告辭。”言罷孔穎達也不待李承乾回禮,急匆匆起身離開崇文院。
老師走了,學生自然也不用在學校待著,所以李承乾在孔穎達離開之后也準備回‘蘭若寺’忙活自己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身休變小心理年齡也跟著變小吧,回‘蘭若寺’這一路李承乾很干脆的放棄了已經被掃的干干凈凈的大路,專門挑一些沒有清理過的雪地去踩,走過之后回頭看著自己留下一串腳印哈哈大笑。
“殿下,殿下您慢點,別摔了。”春曉追在李承乾的后面不斷的叫著,卻無力阻止他繼續折騰。
好不容易等到李承乾不在雪地里跳了,春曉才發現已經到了‘蘭若寺’。
春曉一直不知李承乾為什么堅持把宜秋宮叫成‘蘭若寺’,總是感覺有一種和尚廟的意思,但總是拗不過李承乾的堅持,所以時間久了自然也就跟著李承乾一起把宜秋宮叫成‘蘭若寺’。
“殿下畫的這是什么啊?”看著李承乾回到‘蘭若寺’就趴在桌上繼續昨天晚上沒有完成的圖畫,春曉不由好奇的問道。
此時皇宮里面已經普及了李承乾研制(剽竊)的桌椅,而且花樣也比以前多了許多,李承乾這里當然也有一套,還是皇帝陛下親自指定一套。
但不知這大唐皇帝陛下是不是后世穿越來的,指定的桌椅簡直和后世學校中給學生用的那種一模一樣。雖然說材料是黃花梨木,放在后世很值錢,但這并不能掩蓋這套桌椅奇丑無比的事實。
這簡直就是李承乾心中永遠的痛,大唐王朝第一紈绔怎么可以獨享這種待遇,所以在大唐帝國皇帝陛下那里丟下一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如此一來,李承乾心里平衡了,因為宮里宮外所有兄弟姐妹被他一遭拉下水,桌椅全都換成了和他一模一樣的。
“這叫爐子,煤爐子。”李承乾指指紙上類似于馬桶一樣的畫對春曉說道。
“爐子是什么?”和李承乾接觸多了,春曉也不似以前那般小心翼翼,說話隨意了許多。
“爐子就是爐子唄,等鐵匠制好了你就知道了。”將凍的有些發僵的手放在邊上的炭火上烤著,李承乾扭頭對春曉說道。
就在李承乾和春曉討論爐子或馬桶的問題時,門外卻傳來侍衛的聲音:“太子殿下,陛下招見。”
完犢子了!這是李承乾腦中唯一的想法,這才剛剛從崇文院回來,馬上就被皇帝老子招見,分明就是孔穎達那老小子把自己給供出去了。
雖然心中十分不愿,但李承乾還是從椅子上爬下來,套上厚厚的皮裘,趕往麗正殿,皇帝老子和后世他親老子不一樣,敢不去絕對會被打折腿。
別別扭扭,磨磨唧唧,磨蹭著到了麗政殿外面,被人告知皇帝老子已經催了好幾次,這才甩開大步進了大殿。
“兒臣見過父皇,學生見過孔師。”呼哧帶喘的李承乾老老實實給李世民見過禮之后,再向一邊坐著的孔老頭見禮,表示自己已經用最快的速度趕來,同時心中哀嘆,果然還是被這老東西出賣了。
“嗯。來了就好,朕聽孔愛卿說你對斷句一道頗有些見解,不知可否給朕演示一下。”話中意思是詢問,但語氣卻是不容質疑。
對于李承乾這個兒子,老李同志也是頗為頭痛,尤其是最近這幾個月,簡直是一天都沒消停過,算學老師已經被氣走三個,并且直言說教導不了。
說話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時不時冒出一句,都能發人深省,待要再問就死不開口,堅持說是從書中看來的,可問起是那一本的時候,卻吱吱唔唔說不清楚。
最要命的還是死不吃虧的性子,可以說是睚眥必報,而且做事從不按常理出牌,經常會搞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鬧劇。
上一次自己安排給他一套普通桌椅,其他皇子則都是制作精美的華貴樣式,原本是為了不讓一國儲君養成奢華的習慣,可誰知這小子立刻就找到自己跟前,非要讓自己給他寫一幅字,用以自勉。
結果字寫出來一看,竟然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身為大唐帝國皇帝陛下,老李同志如何能不理解這段話的意思,但無論如何他也不信自家混小子能寫出如此可以傳世的名言。
奈何事后問遍所有文武大臣,竟無人一知道此言出處,更不是朝中大臣所寫。
要命的是這段話在詢問的過程中透漏了出去,那些耿直如魏征的臣子竟然要明發天下,用以警示天下人。
最后的結局不用說,魏征贏了,此一段話明發天下,只不過第一個說出此言的人變成了圣明的皇帝陛下。
而老李同志為了以身作則,只好把所有皇子的桌椅用具全都換成了普通器物,惹的后宮嬪妃找他好一場哭訴。
后來李世民和長孫說起此事,雖覺得啼笑皆非,但同時也為這個8歲兒子的妖孽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