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九八章 打造商業圈(六)

  時間向再次后推移兩天,到了李承乾請柬上標明拍賣會的日子,回春樓門前第二次掛上了‘客滿’的牌子。

  一樓大廳數十人依財力的多少分成四排依次而坐,注視著前面站在一個小木桌之后的李承乾。

  沒辦法,回春樓終究是酒樓,不是后世的會展中心,里面什么都有,可以任意的布置。

  而且自從上一次站在椅子上講話之后,李承乾決定下一次打死都不在干這事了,一個是丟臉,二個是站不穩太特么危險。

  “啪”李承乾拿著從田常平那里順來的‘驚堂木’在木桌上一拍,打斷下面眾人的竊竊私語:“諸位,很高興能和大家再次重聚,也很高興諸位能夠捧場,本宮謝過諸位了。”

  言罷李承乾首先拍手以示慶祝,結果悲催的發現自己搞錯了一件事情,特么大唐現在還沒有拍手祝賀這個規矩。

  直到尷尬的拍了十幾下之后,才有幾個反應快的跟著一起拍,再然后掌聲才一點點的熱烈起來,讓李承乾大大的出了一口氣。

  回過頭對第一個跟著拍手的田常平點頭致謝后,李承乾咳了一聲,緩緩尷尬的情緒,接著說道:“今天主要有兩件事情:一、經濟圈的問題;二、就是拍賣會。”

  這一次下面的眾人不用教,自然而然的給予掌聲鼓勵。

  舉手向下壓了壓,待掌聲停止李承乾再一次開口說道:“首先是經濟圈的問題。李某相信諸位幾天前回去應該已經看過那份規劃圖,那么現在諸位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本宮負責解答。”

  會場在一瞬間陷入安靜,數十人互相對視良久終于有一個聲音說道:“太子殿下,我是和光印染的東家石泰,想問一下這經濟圈是不是一定要加入。”

  “這個不強求。”李承乾搖頭說道。

  “殿下,我們都在正常做生意,為什么一定要搞經濟圈呢?”有了帶頭人,下面的人膽子就大了起來,開始提出心中的迷惑。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白來的,總不能因為你李承乾是太子就可以為所欲為,拿著大家的血汗錢折騰吧。

  “這位東家是作什么生意的?”看著剛剛說話的中年人,李承乾笑著問道。

  “我,小人家里作布料生意。”中年人遲疑了一下回答道。

  “那么你會去采購蠶絲么?”李承乾問道。

  “當然。”中年人點頭說道。

  “那么如果有一個地方,那里十幾家賣蠶絲的,你會不會去?一個地方可以看十幾家的貨物,能節省多少時間不用我說了吧?”李承乾沒費多大力氣,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小民明白了。”中年人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心中開始盤算起要不要加入這個經濟圈的事情。

  “殿下,小店一直有自己的固定客戶,而且信譽良好,這經濟圈對小店的作用好像并不大啊。”一個胖子在人群在站起來說道。

  這家伙李承乾認得,姓馬,送給長孫的那一尊白玉觀音就是出自他的手筆:“馬東家,首先,本宮說過,經濟圈的事情并不強求。其次……”。

  李承乾說到一半,扭頭看了眼田常平,轉回來半開玩笑說道:“本宮也只是負責解釋而以,這經濟圈的主要負責人還是咱們青州的田老爺,必竟這個搞的再好也是青州的政績,和本宮是沒什么關系的。”

李承乾不是傻子,絕不會做拉仇恨的事情,雖然經濟圈的主張是他提出來的,但攪擾地方的罪名卻不是他想擔的  而且之所以提出經濟圈這個主張,其實更多的還是想在田常平這里交換到更大的利益。必竟李承乾想在青州辦學校,建水泥廠,印刷廠等等這一切都離不開田常平的支持。

  “殿下言過了,言過了,殿下面前,下官如何敢稱老爺。”坐在李承乾身后的田常平尷尬的說道。

  不過李承乾卻是正色答道:“只要你田常平能為民造福,為百姓做實事,李某喚你一聲田老爺有何不可。”

  “下官明白了!”田常平頗有些委屈應了一聲,搞不清楚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意思,警告?還是囑咐?

  田常平自問在青州為官多年,沒有作過一絲愧對良心的事情,除了時不時做做升官夢之外,完全稱得上克己奉公。

  不過李承乾好像并不打算放過他一樣,緩緩走到他面前,鄭重說道:“田常平,經濟圈在大唐尚屬首次,其成敗關系到大唐國力之強弱,所以,本宮在這里送你一句話,愿與君共勉。”

  “殿下請講。”田常平起身抱拳說道,語氣里多少有了一絲怨氣。

  跟著李承乾一同前來的王玄策、包龍圖和吳辰等人也疑惑的看著他,不知道丫又要鬧什么妖蛾子,為什么會突然之間開始針對田長平。

  李承乾此刻卻沒有在意田常平的語氣,和其他人迷惑不解的目光,只是沉聲說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田常平,你,記住了么?”

  出乎意料,太出乎意料了,李承乾的話讓所有人念頭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紛紛羨慕的看著田常平。

  李承乾根本就不是找茬,因為這分明就是一種褒獎。

  田常平更是激動的渾身顫抖,竟然意外的單膝跪地,以武人之禮朗聲說道:“喏!下官,謹記殿下教誨。”

  “下官,謹記殿下教誨!”青州所轄七個縣的縣令亦同時拜倒。

  隨后便是一陣椅子移動的聲音:“小民,謹記殿下教誨!”

  十幾個呼吸間,滿屋子的人,唯李承乾一人長身而立。

  不為別的,只因老林的這句話太狠,幾乎令所有聞者折腰。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只有十四個字,但卻讓眾人眼前仿佛看到一位為國為民,寧愿肝腦涂地的壯士。

  大唐的文人是不怕死的,只要他們認為對的事情,哪怕是死亦不能阻攔。

  所以李承乾剽竊來的這段話,恍若一記重錘砸進這幫文人的心坎中,瞬間將他們那份隱隱有些暗淡的報國心徹底的點燃,熊熊斗志再一次從心底升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