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賓特洛甫說得很干脆。
如果說蘇芬戰爭中,德國的角色不光彩的話,在伊朗戰爭中,德國絕對是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的。
因為蘇聯是沒理的一方,在沒有任何征兆,沒有任何借口的情況下,蘇聯就向伊朗發動了進攻,這簡直就是最不要臉的一種行為了。
蘇聯人不光彩。
而且,伊朗人的血統,是和德國一樣的,德國人為伊朗是德國的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幫助伊朗,那是大義凌然的,哪怕就是因為這件事和蘇聯人撕破臉皮也絕不后悔。
里賓特洛甫望著莫洛托夫:“如果是為這件事的,那就別浪費我們彼此之間的時間了。”
一句話,將莫洛托夫堵得沒話可說,抗議什么?抗議德國慫恿伊朗作戰,沒有讓蘇聯人占領伊朗?沒有進入德黑蘭,顛覆伊朗王室?
這些都是強盜的邏輯,想要當一個合格的強盜,至少要有戰績才行,而現在,蘇聯缺乏的正是戰績,拿什么來和德國人比?
從氣勢上,莫洛托夫頓時就餒了。
現在,他已經知道了德國人的底線,德國人是不會放棄對伊朗的支持的,哪怕就是兩國刀兵相向,兩個歐亞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也在所不惜!
那么,在來之前斯大林的那些話,就不能說了,說了就等同于宣戰了,這讓莫洛托夫很為難,他當然知道,大雷雨計劃沒有準備妥當之前,倉促的宣戰,對蘇聯有什么好處?
咽下了一口吐沫,莫洛托夫還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如果蘇聯肯撤兵,那我們會要求伊朗方面放開一面,讓蘇聯軍隊重新回去,同時,那些被伊朗俘虜的軍人,也是可以按照俘虜交換協議,被遣送回去的,其中就包括那個叫做雅科夫的小伙子,都是可以交換的。”里賓特洛甫繼續說道。
聽到這句話,莫洛托夫頓時就在心中泛起了漣漪,看來,德國方面也沒有打算和蘇聯徹底撕破臉皮的,德國人還是有妥協的。
加茲溫,蘇聯軍隊已經被包圍了,蘇聯進退兩難,現在,德國承諾,如果蘇聯決定退兵,那可以放開通道,讓蘇聯人走,俘虜也可以交換,尤其是雅科夫!
現在,雅科夫被俘的事,已經算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在伊朗人的大肆宣傳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斯大林的兒子被伊朗俘虜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上看,應該是蘇聯最好的選擇了,騎虎難下的蘇聯,可以保存自己的實力,還可以把斯大林的兒子交換回來。
但是,這樣的話,蘇維埃得到了什么?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打了半個月的仗,死傷過萬,幾個部隊城編制地被消滅,最后蘇維埃得到了什么結果?退回到原來的地方,維持原樣,那蘇維埃士兵的犧牲,還有什么意義?
搞了半天,蘇維埃死傷無數,還白忙活了?明眼人都能看到,蘇維埃算是失敗了啊!
莫洛托夫知道,這樣的結果,是不會讓斯大林滿意的,但是,德國人這么做,已經是很給力了。
至少,德國人沒有就戰爭賠償問題進行刁難啊,要是蘇維埃退兵,德國人要索要一筆的話,那蘇維埃給還是不給?
國家利益,是不容讓步的,莫洛托夫依舊感覺到很為難。
“蘇維埃想要得到進入印度洋的通道,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莫斯科的目光太短淺了。”就在這時,里賓特洛甫又說話了:“想起以往我們在波蘭合作的親密無間,真是讓我們心痛啊,我們本來是可以合作的,結果卻差點進入了敵對狀態。”
這讓莫洛托夫反倒是迷惑了:“里賓特洛甫先生,可不可以說得更明確一些?”
“現在,喬治六世和丘吉爾一伙兒人,已經逃到了印度殖民地。”里賓特洛甫說道:“我們是期待將這些叛徒繩之以法的,但是,現在我們兵力的展開已經到了極限,而印度的版圖太龐大了。”
說到這里,莫洛托夫突然反應過來,頓時暗自地罵赫魯曉夫的愚蠢,的確啊,為何要在伊朗這邊搞事情,直接走印度,不是更合適嗎?
德國的兵力展開,的確已經到了極限,在打到了伊拉克之后,北非和中東這么龐大的面積,需要德國人消化上幾年才行,德國人已經無法集中全力向南亞次大陸挺進了。
而丘吉爾一伙人,現在就是在印度進行抵抗,妄圖想要重新回歐洲。而印度作為老牌的殖民地,上面的人民,的確是對英國人很忠心的。
而且,當年喬治六世還承諾過,要把印度交給蘇維埃的,不管從哪個角度上看,印度都應該有蘇維埃的份的!
現在,德國人這是承諾了放棄印度的利益了嗎?
“印度的面積太龐大了。”里賓特洛甫說道:“這樣龐大的國家,是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的,最好讓印度次大陸,分裂成幾個國家,才更加符合我們的利益,不知道莫斯科對印度是否感興趣啊。”
“我可以看成這是貴方的邀請嗎?就像是曾經對波蘭那樣的?”莫洛托夫問到。
如果德國人表面上同意蘇聯入侵印度,然后再在暗中做手腳,那蘇聯就吃大虧了,同樣的當,怎么能接連不斷地上?
“當然是了。”里賓特洛甫說道。
“對不起,我還有些不明白。”莫洛托夫說道:“印度次大陸,交給愛德華八世,不是更好嗎?”
畢竟,在英國本土,還有德國扶植的愛德華八世這個傀儡呢!印度次大陸是愛德華八世的,也就是德國人的了,為何要分開,讓蘇維埃得到利益?
“因為一個強大的英國,不符合我們的利益。”里賓特洛甫說得很明確,而莫洛托夫,很快就明白過來了,德國雖然吞并了英國,依舊不希望英國強大,生怕這些殖民地的人因為思念和支持英國,最后掀起反抗斗爭。
這樣的話,把印度分隔開管理,倒是個不錯的辦法。
既要對付丘吉爾的流亡政府,又不能讓愛德華八世過于強大,這樣,把印度分割成兩塊,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