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34章 多儲糧

  焚琴與啞奴皆已用罷了晚食,見桓子澄出來,便都站了起來。

  “郎君,這便回去么?”焚琴問道,小臉兒上還洋溢著飽食過后的紅潤,一副神完氣足的模樣。

  桓子澄“嗯”了一聲,腳下未有絲毫停頓,邁動長腿徑自往外行去。

  便在此時,忽聽那雅間的門被人拍響,店伙的聲音隨后便傳了進來:“桓大郎君,尊府的人尋來了,說是有事稟報。”那店伙操著一口不大標準的官話,語聲十分恭謹。

  桓子澄停下腳步,眉心動了動。

  前世的中元十三年七月,困守于遼西的桓氏如一潭死水,哪里來的要事?

  依時間推算,他派去大都的那幾個人,沒這么快的腳程,如今應該還散落于各地,以躲過朝廷的追殺。

  莫非是他的父親想要詢問行刺的始末?

  心中思忖著,桓子澄已是回身行至案旁坐定。

  焚琴覷著他的神色,知道他這是要把人帶進來說話的意思,便當先上前拉開了門,對那店伙道:“知道了,你帶他過來罷。”

  那店伙點頭哈腰地退了下去,不一時,便領著一個穿著粗布藍衫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旋即便又躬著身子退了下去。

  焚琴仔細端詳著來人,認出正是桓家的一個管事,平素也算有些頭臉,于是焚琴便老氣橫秋地朝他點了個頭,將他引了進來,復又關好了屋門。

  那管事進門后便向桓子澄行禮,恭聲道:“大郎君,郎主請您快些回去,有客來訪。”

  有客?

  桓子澄眉尖微蹙。

  前世時,并沒有這樣的事。

  再者說,如今的桓家哪里來的客?孤立遼西十余載,不得君心、親朋俱沓,有哪個吃飽了撐的跑來認桓家的門?

  垂眸看向那個管事,桓子澄啟唇問:“有客?從何處來?”語聲中含著一股天然的冷意。

  那管事將身子朝下躬了躬,語聲越發地小心謹慎:“回大郎君的話,來人是個比丘尼。”

  比丘尼?

  桓子澄眉峰微攏,沉吟片刻,驀地瞳孔一縮。

  比丘尼!

  居然是比丘尼!

  他的腦海中驀地浮現出了一個瘦削的女子身形,淄衣芒鞋,高挑溫婉、眉目娟好。旋即,另一道身影便隨之顯現,在那張年輕而平凡的臉上,交織著悲憤、痛苦以及瘋狂的神情。

  桓子澄的眸色動了動。

  有趣。

  如果這個比丘尼正是他想的那一個,那這事情便越發地有趣起來了。

  “那比丘尼……如何稱呼?”他淡聲問道。

  端坐不動的身形,冷若冰雪的神態,此刻的桓子澄分明并無異樣,而那個管事卻有了種巨崖當立、浩水盈面之感。他不自覺地將身子又朝下彎了彎,一張臉幾乎便貼在了地面,語聲更是微微發顫:“我……我聽那比丘尼自稱叫……叫……覺慧。”

  “嚓”,一聲極微的聲響,自桓子澄的袖中傳了出來。

  啞奴的耳尖動了動,神情卻是未變,仍舊笑嘻嘻地一臉憨態。

  除他之外,焚琴與那個管事卻是根本沒聽見那一聲輕響。他們只是同時覺得,大郎君身上的氣息,忽然變得很……古怪。

  兩個人不約而同地低頭垂眼,努力將存在感縮到最小,連大氣也不敢出。

  好在這情形并未維持多久,很快地,桓子澄身上的氣息便已散去,重又恢復了往常的淡漠與冰冷。

  “我知曉了,這便回去。”他向那管事說道,停了停,又道:“你也跟車一起罷。”

  那管事聞言,直嚇得身子抖了抖,卻也不敢說什么,訥訥地應了個是,便退去了一旁束手而立。

  看著他與焚琴噤若寒蟬的模樣,桓子澄的眼底,又有了一絲極淺的情緒。

  前世時,這些仆役無一得免,俱皆死于城下。

  這個中年管事的命運,與焚琴應該是一樣的罷。

  牛車“吱啞”響著,載著桓家主仆四人,沿著縣中最寬的那條石板路,往城門而去。

  西風掠過,攜來一股燒荒草的氣息,微有些熏人,又含著一絲燥意。

  桓子澄抬頭望向碧藍的天空,神情惘然。

  焚琴小心地縮在一旁,并不敢出聲。

  良久后,桓子澄冷寂的語聲突兀地響了起來:“蘇先生可曾回來了?”

  他問的乃是焚琴。

  這位蘇先生,是桓子澄一個月前才尋訪到的高人。

  以桓氏之名,再加幾句似是而非的預言,便將這位前世時橫空出世的謀略家收歸門下,實在是容易得很。

  重活一世的好處,或許便在于此罷。

  桓子澄淡淡地想著,拂了拂衣袖。

  在沒聽到覺慧的名字之前,他還在想著,這位蘇先生或許可以先薦給桓子瑜一用。

  如今么,蘇先生的用處,應該更大一些才是。

  聽得桓子澄的問話,焚琴連忙往前湊了湊,壓低了聲音道:“還沒呢郎君。蘇先生之前派了阿果來,說是家中有事,要先處置完了,再等兩日才能給郎君見禮。”語罷他便警覺地往四下亂瞅,又狠狠地向那個來傳信的管事的背影瞪了一眼。

  那管事此刻正坐在車轅上,從他的位置并聽不見這邊的對話。

  見焚琴似機警的小獸一般,眼睛鼓得溜圓,桓子澄的嘴角便勾了勾,停了一刻,方才吩咐:“何時蘇先生回來了,立刻報我。”

  “是,郎君。”焚琴應得利落,一面說話,一面那腦袋又轉來轉去,不一時,便被街景吸引去了目光。

  牛車走得不快不慢,此時正路過一家頗大的米鋪,那鋪面歸置得十分干凈整潔。

  焚琴見了,立時便張大了眼睛,將之前的小心謹慎都給忘了,指著那店鋪歡喜地道:“郎君郎君,這店子最是公道,待今年收了糧,便抬到這里來賣罷。”

  這家米糧鋪子乃是臨渝縣最大的,亦是價格最公道的,去年時,焚琴便曾隨著家中的大人來此賣過糧,故印象頗深。

  桓子澄淡淡地聽著,腦海中卻在想著別的事,比如干旱祈雨,比如大興漕運,比如……杜驍騎。

  漫不經心地想著這些,他淡淡然地將眸光往米鋪的方向掃了掃,便道:“待莊上的糧收上來后,今年便少賣一些罷。”

  “為何?”焚琴轉首看著他,黑黝黝的眼睛睜得大大地,里頭滿是疑問。

  桓子澄未曾看他,唯將視線自米鋪移開,看向了遠處城墻的方向,神情中含了些許慨然,停了片刻,方緩聲道:“今年,需得多儲些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