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三章 等這個機會

  “快,抬起太子爺,快走。”

  說話間,一隊人馬已經殺過來。

  “我們只有幾百人,他們看起來……上千。”

  聽到斥候兵的稟告,所有人臉色更加難看。

  “事不宜遲,”馬瑞道,“我們分頭行事,你們去找榮國公,我帶著太子的尸體想方設法離開,如果大家都平安,我們就在平陽聚齊。”

  思州知府望著馬瑞:“那怎么行,你們要怎么脫身……”

  馬瑞擲地有聲:“若是沒能將消息傳遞出去,讓金國攻進大齊,將來我們都是大齊的罪人。”

  思州知府的神情嚴峻起來:“馬大人說的有道理。”

  “那就這樣行事,”馬瑞說著道,“前面就有岔路,你們先藏起來,我們引著叛軍向前走,記住不要走回頭路,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要將消息送到。”

  思州知府點了點頭。

  “列位,”馬瑞抱拳,“有緣再見了。”說著就帶人離開。

  “我也跟你走,”舒王突然跟上前,“太子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顯然舒王已經瘋癲,四周知府想要讓人將舒王拉回來,卻已經來不及了,馬瑞等人已經引起了叛軍的注意,叛軍跟著一路追了下去。

  “都藏好,”思州知府咬咬牙,“我們就按照馬大人的安排,一定將消息送給榮國公,讓榮國公將邊疆的狼煙燒起來。”他不能讓馬瑞白白涉險。

  一跑,一追。

  勝在馬瑞和舒王早早地熟悉了周圍的地勢,能夠微微拉開與叛軍之間的距離。

  “差不多了,”舒王道,“將太子的尸體留在這里吧。”

  對,就在這里。

  這是他們送給寧王的人頭,太子的人頭。

  只有這樣京中才能最快得知太子的死訊。

  馬瑞點點頭看了一眼身邊的下屬。

  來追的叛軍也是個人物,曾在金州領過禁軍,與太子見過面,甚至還有些恩怨,他定然能夠分辨太子的身份。

  幾個人步伐緩下來,眼看著叛軍就到了眼前,幾個兵卒“迫不及待”地放下了太子的尸體。

  接下來又是逃亡。

  “去看看是什么。”

  叛軍顯然發現了尸體,立即讓人去查看。

  “死了,死人。”下屬大聲稟告。

  領頭的叛軍跳下馬,走到了尸體旁邊,雖然死尸和活人有些區別,但是足以讓他認出這個人的身份,太子,竟然是太子。

  太子死了。

  雖然生擒太子才是寧王想要的結果,但是一個死了的儲君,也足以讓人心中振奮。

  “哈哈哈,”叛軍笑起來,一腳踹向太子的身體,“死的好,這昏聵的儲君一死,王爺大業已成。”

  叛軍說完伸出手拉住了太子的頭發,一刀抹向太子的脖子,狠狠地隔了幾下,圓滾滾的頭立即掉了下來。

  太子的頭顱被挑在旗桿之上。

  馬瑞和舒王足足跑了一個時辰才敢停下腳步。

  兩個人都是氣喘吁吁。

  “舒王爺真厲害,”馬瑞欽佩地伸出拇指,“這一路多虧有了您,否則……”

  “沒什么否則,”舒王咧嘴一笑,“就算我不來,你也會想方設法動手吧?”

  馬瑞臉上一紅。

  舒王拍了拍馬瑞的肩膀:“你是什么時候看準了裴杞堂?”

  馬瑞搖了搖頭:“不知道。”但是有些人,見過一次,就足以讓人欽佩,更何況裴四奶奶在太原向他要軍帳的情形,如今還歷歷在目。

  “不過,這也是我該做的,”馬瑞道,“我也是太原知府,不能讓太原百姓,再一次陷入金國之禍中。”

  韓璋站在輿圖前皺起眉頭深思,如果不是收到了瑯華的消息,他可能已經帶著騎兵殺到了京城。

  他知道這對裴杞堂來說的確是個好機會,可若是因此出了差錯,他這輩子都要懊悔。不光是他,裴杞堂也定然已經心急如焚。

  多等一天,京城就多一分危險。

  “國公爺,消息……消息來了。”

  傳令兵大聲喊著,“思州知府來送消息了。”

  韓璋眼睛一亮立即大步走了出去。

  思州知府已經躺在了地上,幾天的趕路讓他用盡了所有的氣力。

  “你們有什么戰報?”韓璋低沉的聲音響起。

  思州知府咬著牙坐起來,看著韓璋那威武迫人的氣勢,思州知府精神一振:“國公爺,太子爺被叛軍害了。”說到這里他眼睛一紅。

  韓璋一臉驚詫:“你說什么?”

  思州知府連連點頭:“我們……親眼所見,太子殿下真的被……嗚嗚嗚……”

  跟著一起來的將士都泣不成聲,他們趕了這么遠的路,就是來傳遞消息的。

  韓璋半晌才回過神:“你說太子……薨了?”

  思州知府將發生的事向韓璋說了一遍:“國公爺,太子爺死于金國和叛軍之手,為了大齊……太子爺說……”

  周圍一片安靜,韓璋仔細地聽著。

  思州知府道:“太子爺說,封關、救駕。”

  封關、救駕。

  一個是對付金國,一個是對付寧王。

  如果說太子糊涂了一輩子,那么唯有這一次是英明的。

  但是韓璋知道,這恐怕并非太子的意思,如果太子能如此聰明,也就不會落得如今的地步。

  “國公爺,我們該怎么辦?”副將上前詢問。

  如果是封關,他就要去真定、太原主持大局,那意味著他不能再去京城救駕。

  “韓家軍多年駐守邊疆,”韓璋道,“我們不能讓邊疆有半點的閃失,只有邊疆無憂,朝廷才能安心地平息內亂。”

  “回邊疆。”

  “回邊疆。”

  “回邊疆。”

  身邊的將士們大喊起來。

  “好,”韓璋道,“三日之內,我們要讓邊疆的狼煙燒起來。”

  京城。

  裴家的屋子里,裴大奶奶盤坐在蒲團上,不停地念著佛經。

  自從京城被圍困,她就是這樣,一天只吃一頓飯,從早念到晚。她閉門不出,直到等來最終的結果。

  是裴杞堂贏還是父親贏。

  是寧王贏還是皇帝贏。

  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父親是寧王的人,之所以會在廣南鬧出動靜,就是為了將裴家和禁軍引過去。

  這樣,寧王才能如此快地達到目的。

  今天的更新結束。

同學們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