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能給老王妃結廬守孝,沒有這個道理,便決意要送老王妃最后一程,從宮里出來之后便收拾了東西到了王府,不眠不休的守著老王妃的棺木兩天兩夜。
如今又耽誤了一天,也是該回去的時候了。
鎮南王便讓她從府里帶些東西回去,一面又道:“雖然你外祖母走了,可你舅舅總是你舅舅,待你跟從前總是一樣的,你若是得空,時常過來。”
衛安一一答應,抿了抿唇,到底什么也沒再說,便領著藍禾她們回了定北侯府。
定北侯府的梔子花已經開了,遠遠的便能聞見香味。
見了衛安回來,在家里并不曾跟著去的紋繡便笑起來,跟她說:“姑娘,我剪了梔子花給您插瓶,放在書桌上了,您看書寫字就能看見。”
衛安沖她笑一笑:“這敢情好,我正好說山茶花如今沒了,不知道看什么花好了。”
紋繡知道她最近因為老王妃的事一直心情不好,見她愿意說笑了,便忙道:“誰說沒有山茶花了?”
素萍在旁邊跟著笑:“是啊,平西侯剛剛送了一盆抓破美人臉來,開的可好了,已經擺在咱們廊下了,到時候您便能看著。”
抓破美人臉?
衛安恍惚記起來沈琛的確說過要送盆山茶花給她養的事,不由感嘆了一聲他動作快,笑了笑便往衛老太太的合安院去。
合安院里外頭的翠竹長得越發的好了,枝葉舒展,隨風搖曳,夏日里遮蔭蔽涼是極好的去處,衛安抬頭看了一眼這些竹子,便沖著打簾子的白芷笑了笑。
衛老太太正倚在榻上跟三夫人說些什么,聽見外頭喊郡主,才含笑沖三夫人說道:“可算是回來了。”
三夫人也跟著點頭:“可不是,也不知道瘦了沒瘦。”
說話間衛安已經進來了,跟她們行了禮便一把被三夫人攙扶了起來送到了衛老太太身邊。
三夫人眉眼都帶著笑:“你可把老太太給想壞了,若是再不回來,老太太只怕是茶飯不思了。”
衛老太太嗔怪的瞧她一眼:“哪里便有你說的這樣嚴重了。”
一面對三夫人道:“你原先布置的那些東西便已經很好,不必再添置旁的東西了。這樣便很夠了,御史們現在盯得緊。”
三夫人正是來跟衛老太太說船的事情的,嗯了一聲把單子收了起來,便又道:“還有件事要跟您說一聲,三老爺問,這船不知道是租還是買?”
京城中大戶人家有的是,可是養一條船實在是費事,因此連侯府也少有買船的。
只是自己有條船的話總歸是方便許多,衛家今次去福建,怕路上并不平坦,因此三老爺跟二老爺和五老爺商量了,意思是不如便買一條。
衛老太太想了片刻便也點頭答應:“既然如此,便買一條船便是,只是不要過于奢靡了,普通些的便好。”
那些浪蕩子們的畫舫動輒便是一二萬兩的銀子扔進去布置,只是衛老太太卻不覺得這樣招搖有什么好處。
三夫人答應了便退下,讓她們兩個自在說話。
孔嬤嬤跟了幾步,輕聲問她:“夫人,姑奶奶那里的事......”
她說的是衛玉琳的事,衛玉琳如今在夫家過的算的上是不錯,連生了兩胎都是女兒之后,終于生了兒子。
這是喜訊,可偏偏有些不好的,那便是同時產子的還有一房姨娘。
三夫人有些煩惱的皺起眉頭嘆了一聲氣,想了想便道:“讓衛珹走一趟,女婿的確是有些不像話了。”
衛老太太并不知道屋外還有一段這樣的故事,只是看著衛安抱怨:“知道你心實,可也不必這樣自苦。這原本便不是你的過錯。”
衛玉瓏是老王妃作主要留下來的。
心慈手軟以至于養出了這么一個反過來咬人一口的白眼狼,雖然冤枉,可又有什么法子?
衛安嗯了一聲,將頭靠在老太太懷里,由著老太太替自己梳理了頭發,才問她:“我們要啟程了嗎?”
衛老太太應了一聲,告訴她:“等到四皇子入了地宮,咱們便去福建罷。你大伯母幾番來信,都說那孩子......那孩子驚慌不定,我想快些過去。”
那是明家僅剩的男丁,最可貴的竟還是嫡支的。
老太太只要想到,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
衛安知道她的心思,順從的答應下來,又問她:“祖母,您說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啊?”
沒頭沒腦的問出這么一句話來,衛老太太卻不覺得奇怪,仔細想了一想才認真的回答她:“總會過去的。”
再難也會過去。
年輕的時候不經事,一點很小的事都以為再過不去了,就到了頭了,可是等到越大,經歷的事越多,才知道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存著希望。
說不得哪一日便云開霧散,撥云見日了呢。
她替衛安梳著頭發,一面垂頭看她:“宮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衛安把對鎮南王說的話又重新說了一遍,這回還補充了許多細節,末了便道:“楚景行是想把我們打成元一的同黨,讓我們跟晉王扯上關系的。元一畢竟出聲讓我跟沈琛他們先走了,這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是在保我們。等到他一刺殺圣人,坐實了逆黨的罪名,再牽扯上的我們,誰會聽我們辯白呢?只是這回卻并沒費什么功夫,圣人根本不曾疑心我們。”
這是當然。
衛老太太笑了笑:“林三少跟沈琛早有準備呢,知道要問神,林三少便做了個文書,裝作是五皇子宮里的小太監招認的,說是元一道長曾經讓他給五皇子吃過丹藥。這一層圣人可不知道,元一也沒跟圣人提過,圣人一聽怎么不起疑心?那小太監又死了,人死無對證,元一偏還跑來跟圣人說什么招了邪祟,圣人素來是多疑的性子,想一想也要把這些事情都歸結到一起。”
這回楚景行實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衛安嗯了一聲,又抬起頭來道:“父王跟父親都要去潯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