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2章 推演

  “某乃是東宮司議郎韋承慶,不知蘇街使可否借一步說話?”

  蘇揚點點頭,跟著韋承慶走到一旁無人之處。

  “不知韋司郎找某有何事?”

  韋承慶看了看左右,低聲道:“殿下想見單獨你,就在此時!”

  蘇揚自從回到長安,這段日子對朝中局勢也大致有所了解,太子與武后的關系似乎開始有些緊張,他若單獨與太子見面,會不會被武后的人發現并認為他已經投靠了太子?這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他深深明白,若是站錯了隊,后果可能會極其嚴重。

  韋承慶是太子的屬官,肯定是站在太子這一邊的,他若此時拒絕前去見太子,豈不是立馬就得罪了太子?只怕武后還沒有對付他,太子就先開始對他下手了!

  一時間,蘇揚的腦子里想了很多,他點點頭:“好,容某去跟娘子說一聲,還請稍后片刻!”

  蘇揚回轉騾車旁邊讓淳于仙仙和月輪公主等人先回去,他辦完事情就回。

  隨后他跟著韋承慶上了一輛騾車,很快就停了下來,蘇揚跟著韋承慶走下了騾車進了一家宅院,他判斷此地距離裴府并沒多遠,或許還沒有走出延壽坊。

  “蘇街使,請!”韋承慶說著把手往宅院內一伸。

  蘇揚點點頭,與韋承慶一左一右走上臺階,他抬頭一看,門前屋檐下有一塊牌匾:“韋府!”

  聯想到韋承慶姓韋,心知這宅院只怕就是韋承慶的家,李賢竟然在韋承慶的家中接見他,這是什么意思?一旦被武后的人看見,只怕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但此時蘇揚已經是退無可退,他若退去,擺明了是要站在李賢的對立面,這個后果是極其可怕的,大唐的太子有的是權力讓蘇家萬劫不復。

  進了韋宅之后,正巧有一個婢女迎面走來,那婢女看見韋承慶就避讓在一旁行禮:“阿郎怎么快就回來了!”

  蘇揚心說這果然是韋承慶的家,他跟著韋承慶來到一排廂房,前方隱隱約約傳來爭吵之聲,爭吵的內容似乎還是與軍事有關的,他心中納悶。

  走到一間房門口,爭吵聲就是從這房內傳出來的,等韋承慶推開房門,爭吵聲變大了。

  蘇揚跟著韋承慶走進房間一看,嗬,人還不少,足有八九人之多,且都是年輕人,這些人圍在一個方框模型旁,對著模型上指指點點,各自發表意見。

  “郎君,蘇鎮遠到了!”韋承慶走到身穿淡黃色蟒袍年輕人身后稟報。

  這人轉過身來,果然就是太子李賢,他看見蘇揚站在不遠處,臉上露出笑意,連忙招手:“鎮遠,快過來,突然把你叫過來沒有嚇到你吧?”

  還沒嚇到?直嚇得我小心肝亂顫,好不好?蘇揚心里誹腹不停,腿腳卻是沒停,上前幾步抱拳躬身見禮:“殿下召見某,是某的福分,某心里只有高興的!”

  “那就好!”李賢放心了,“給你介紹幾個青年才俊認識一下,這是程伯獻、李崇真、尉遲循毓、蕭守規、段懷簡、張貴、薛訥和薛楚玉兄弟!”

  蘇揚一看,除了太子李賢,這幾個人他都有些面熟,應該是兒時與這些人認識的,再把他們的名字跟相貌一一對號入座,他立馬就記起來這些人的跟腳出身。

  這個程伯獻是程知節的孫子,李崇真是李孝恭的幼子,尉遲循毓是尉遲敬德的孫子,蕭守規是蕭瑀的孫子,段懷簡是段志玄的孫子,張貴是張亮的孫子,薛訥和薛楚玉是薛仁貴的兒子。

  好家伙,除了薛訥和薛楚玉兩兄弟,其他人都是開國元老、凌煙閣功臣之后,這兩兄弟雖然不是開國功臣之后,他們的父親薛仁貴雖被貶去象州,但在軍中的影響力是少有人及的。

  薛訥的年紀最長,有二十八九歲,薛楚玉的年紀與蘇揚相仿,其他人都是二十出頭的樣子,薛楚玉走過來伸手拍了派蘇揚的膀子:“蘇揚,還記得咱這些老兄弟不?”

  你小子才幾歲,竟自稱老兄弟?蘇揚心里無不誹腹,問道:“能不能把老字改成小字?”

  薛楚玉臉色一板:“不能!我比你大!”

  “那可不見得!”

  這里也就薛楚玉與蘇揚是同齡人,兒時還經常一起皮,其他人都要大好幾歲,不是一個年齡段的,雖然也認識,但沒有深交,尤其是薛楚玉的大哥薛訥,他都二十八九了,比蘇揚和薛楚玉整整大了一輪。

  薛仁貴共有五子,只有老大薛訥和老幺薛楚玉習武、熟諳兵法,老二、老三、老四都是文人。

  李賢笑著說:“方才吾等正在推演這次唐蕃之戰的過程,看看是否能夠找到擊敗吐蕃軍的辦法,鎮遠你來得正好,我們這些人當中,只有你親自參加過對吐蕃人的戰斗,對吐蕃人比我們要了解得多,不如你來參加其中一方?”

  蘇揚看向沙盤模型,對李賢拱手:“諾!”

  眾人在沙盤模型邊上站定,李賢作為裁判,命薛訥為唐軍主帥,薛楚玉、張貴、程伯獻為他一方;而蘇揚為吐蕃軍主帥,尉遲循毓、蕭守規、李崇真、段懷簡為他一方。

  李賢見二方都準備好,就說:“唐軍率先出兵!”

  薛訥聞聲把代表兵馬的十二支小旗從沙盤上的鄯州城一一拔出并插在行軍路上的綏戎城、湟中一線,大軍分為兩路,綏戎城這一路有十萬兵馬,湟中這一路有兩萬兵馬,每一支小旗代表一萬兵馬,其中分別代表騎兵和步兵的旗幟并不相同。

  蘇揚看了看,心中默默計算一番,從沙盤上的大非川所在的位置拔出代表三萬騎兵的三支小旗插在了西海西岸的伏俟城,再次調遣一支輕騎旗部署前往承風戍的途中,再把駐守鐵刃城的守軍增加到三千人,其他十幾萬兵馬全數部署在赤嶺一線。

  薛訥看見蘇揚如此布置,不由抬頭看了他一眼,屬于薛訥一方的張貴說:“蘇大帥,你這反應有些慢了吧?”

  蘇揚淡淡道:“貴軍有大規模出征的動作,事先必須要做準備,這個時候我軍斥候就會有所才察覺并將消息傳回,我軍收到消息立即做迎戰準備,而貴軍從鄯州出發行進至現在的位置,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和路程計算,大約需要四天時間,我軍收到斥候細作傳來的消息需要兩天時間,剩下兩天時間把兵力部署到現在的位置有什么問題嗎?”

  薛訥一方的幾人互相看了看,都想說什么,卻是說不出來。

  李賢點頭笑道:“鎮遠思慮周全,甚好!兵棋推演就是要模擬真實的交戰戰場,要把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

  薛訥的目光在西海西岸的伏俟城的三支吐蕃騎兵旗掃了一眼,又在東面前往承風戍的兩萬步騎混合的吐蕃軍旗看了一眼,他思索一下,從綏戎城所在的位置抽出八支軍旗直抵赤嶺,留下兩萬人在綏戎城,以防備伏俟城三萬吐蕃騎兵可能的偷襲,東路兩萬唐軍抵達承風戍。

  蘇揚看見薛訥這般調兵,皺眉道:“薛兄,你這么做不妥吧?我前方鐵刃城(石堡城)有三千人駐守,你這八萬人馬怎么無視我前方堡壘而直接抵達赤嶺?還有你的東路軍兩萬人馬,為何能跑這么快就抵達了承風戍?”

  薛訥道:“我以五千人牽制你石堡城三千守軍,剩余七萬五千人繞過鐵刃城直撲赤嶺與你軍主力決戰,有何問題?”

  蘇揚的聲音鏗鏘有力:“當然有問題!我軍細作斥候可不是擺設,從目前雙方主力大軍的距離來看,斥候細作對軍情偵察和上報應該都是一天一次,也就是我方只需一天就能獲得對方的軍情,以綏戎城到石堡城的路況,以你八萬步騎混合行軍最少需要走一天才能抵達,如果稍稍耽擱延誤,走兩天也很正常,而我軍一天的時間就能收到你方軍情并做出相應部署!所以這一天之內你東路軍到不了承風戍,西路軍主力也到不了赤嶺!”

  “還有,我軍前線有石堡城阻擋,石堡城是由兩個大小方臺組成,懸崖峭壁,周圍不是沼澤地就是藥水河,只有一條山間羊腸小道穿過大小方臺之間,你大軍從綏戎城到赤嶺的道路必須要走這條山間羊腸小道,你軍如何繞過去?難道唐軍兵士一個個都長了翅膀飛過去不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