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二百五十八 留守

  雖說蕭如薰的手段的確卑鄙了一點,但是銀山的產量是杠杠的,戰前日本堆積在各個礦洞內的還沒來得及運走的銀礦石都被蕭如薰安排送到了冶煉礦石的地方,然后由軍中文書親自稱量,親自監督冶煉出銀錠,然后將一錠一錠的銀子裝箱,第一批十萬兩銀錠裝箱完成之后,就被蕭如薰安排親將陳燮用水師船只押運回國,直抵北直隸。

  這是從石見銀山運送到大明的第一批銀子。

  之后,蕭如薰親自制定了三十萬兩銀子運一批、就地采礦就地冶煉、軍隊監管的實施辦法、以倭人管理倭人的基本原則,然后,蕭如薰找來了吳惟忠。

  其實最早的時候,蕭如薰選中的是麻貴,蕭如薰和麻貴是在哱拜之亂中認識的,也在那次戰役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是蕭如薰除了自己的本家親將之外最信任的人,信任度還在吳惟忠之上,這次戰爭結束之后,作為主將,蕭如薰是必須要回去的,那么日本的局面交給誰來負責,蕭如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麻貴,但是思來想去,蕭如薰意識到麻貴是大同世家的將領,是麻家軍的領頭人,麻家的根基在大同當地,而不是在日本。

  若要麻貴出鎮日本,就等于逼著麻家不得不選出另外一個領頭羊,而這個人未必就比麻貴更好,因此,蕭如薰逐漸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直到碧蹄館血戰之后,蕭如薰找到了一個足以讓他放心的人物——吳惟忠。

  吳惟忠的踏實,吳惟忠的縝密,吳惟忠的任勞任怨讓蕭如薰非常欣賞,這樣的將軍在大明軍中是很少見的,可以說吳惟忠是戚繼光留給大明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吳惟忠和日本人作戰多年,經驗豐富,深諳日本人的戰法,在碧蹄館打出了赫赫威名,讓日本人為之膽寒,同樣是在碧蹄館,吳惟忠知曉了日軍全部的戰法戰術,對他們相當了解,而他麾下的南軍就是專門為了對付日本人而練就的,不讓這樣的將軍鎮守日本,還讓誰來鎮守呢?

  所以蕭如薰決定在自己離開之前,跟吳惟忠談一談。

  他親手烤了一只羊寬款待吳惟忠。

  “提督希望末將出鎮石見?”

  吳惟忠撕咬著羊肉,聽著蕭如薰說的話,他不由得愣了愣。

  “對,本督上書朝廷在倭國設立石見軍鎮,希望讓吳總兵出鎮石見,擔任石見鎮總兵,總領石見鎮的一萬兵馬,負責石見、隱岐島和佐渡島的防務,同時負責石見銀山的開采和銀子的運送,還有日本賠款的運送。”

  吳惟忠盤算了一下自己的職責,驚訝地發現蕭如薰把所有戰果的保管權都放在了自己這里。

  原來蕭如薰如此信任自己?乃至于超過了寧夏本部和交情甚篤的麻貴?

  吳惟忠以為自己是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的,最后一戰打完之后,他還以為自己就此可以卸甲歸田回歸鄉里頤養天年了,他覺得戚將軍留給他的任務他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繼續下去的話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而且他已經步入了暮年,不再適合沖鋒陷陣了,但是蕭如薰還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提督為何不選他人,而選了末將呢?”

  吳惟忠放下了手里的羊肉,狠認真地看著蕭如薰。

  蕭如薰笑了笑,開口道:“本督覺得,你是唯一一個不會辜負本督對你的期望的人,你不會貪墨,不會做違心的事,心思縝密,經驗豐富,帶兵有方,約束有道,你麾下軍兵軍紀甚至在本督的寧夏火器營之上,本督有些時候都不好約束麾下軍兵不去禍害那些倭國娘們,你卻能約束自己的部下,這一點,本督很是欽佩。

  所以,將石見鎮交給你,把每年將近三百萬銀子交給你,本督非常放心,除了你,本督也找不到那么值得信任的人了,更別說倭國的局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太平穩,本督需要一個經驗老道的將軍留下來監視倭國雙方勢力之間的相處,不讓大規模戰事爆發,這一點,只有你能做到。”

  吳惟忠被夸的老臉一紅,心中暖暖的,笑道:“末將還不知道提督對末將如此看重。”

  “你是戚將軍帶出來的將軍,本督仰慕戚將軍,也相信你,吳總兵,等本督回去之后,這里的一切就交給你了,務必保住這里,另外,在駐守的同時,也可以著重培養一批合格的傳人,戚將軍培養了你,讓本督受用不已,你也要接著培養合適的人,讓戚將軍的兵法和戰術流傳下去,不要斷了傳承。”

  吳惟忠堅定的點了點頭,開口道:“將軍所言,吳惟忠謹記在心。”

  蕭如薰也點了點頭,繼而說道:“你且準備著,挑選一萬名愿意跟著你的士兵留下,本督估計這幾日朝廷的旨意就要來了,朝廷旨意一到,本督不日就要離開,這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

  吳惟忠抱拳應諾:“末將必然不負提督期待!”

  搞定了留守將軍的事情,蕭如薰才算是放松了一些,算算時日,距離愛妻臨盆生育也沒多少時間了,從她懷孕開始,再到如今快要生育,整個過程中,蕭如薰都缺席了,他不由得對楊彩云充滿了歉疚的情緒,想要補償,也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補償,唯一期待的,就是能在彩云生育之前趕回去,陪她一起把孩子帶到這個世間。

  大抵是聽到了蕭如薰的期待,在滿朝震驚的背景之下,三月十日,皇帝通過內閣首輔王錫爵下達旨意到六部,繼而頒布天下,宣布了大明平倭之戰的完全勝利。

  在群臣驚掉了一地眼珠子還沒撿起來的時候,朱翊鈞再次下達圣旨,宣布將自己的三個兒子——朱常洛,朱常洵和朱常浩并封為王,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是不愿封太子,而是皇子多年幼,需要更多的觀察,并且皇后無子,他期待皇后有孕生子,那么便是嫡長子可以立為太子,如果說現在就立了太子,那么日后皇后若是生子,又將皇后和嫡子置于何地呢?

  因此,朱翊鈞宣布,三王并封,多幾年的時間觀察,多幾年的時間給皇后。

  再緊接著,皇后上表給朱翊鈞,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內閣首輔王錫爵奉詔,起草了詔書,頒布下去,準備大軍凱旋的禮儀和冊封親王的禮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