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一章 風格

  拍攝《月亮上的男人》,小白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偷師!

  他想學習一下金凱瑞的表演方式。

  所以,他很認真,每一段表演之后,都會跟金凱瑞探討一下,然后把覺得有用的記錄在本子上。

  半個月下來,收獲很大!

  其實,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表演理念。

  我們現在探討演技,不可避免要把好萊塢演員巔峰時代和香港電影黃金時代一眾演員們拎出來比較一下!

  1967到1976是好萊塢電影史,直接說吧,世界上最豐足的年代。

時勢造英雄,新電影運動和“四大天才導演、演員”共同成就了彼此  當然,同為四大天才演員之一的杰克尼科爾森現已走上了嫖娼的不歸路…

  哎,老杰克…

  這個時期,美國電影專業學院派崛起,主要是紐約大學、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之前美國主流導演幾乎沒有學院派,也不重視這方面的培養!

  演員演而優則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伍迪艾倫、艾倫阿金和丹尼斯霍珀等等圍繞著“越戰還有水門“的歷史背景進行創作!

  歐洲,尤其是英國導演大量遷入美國,那個時代的美國的電影,很個人化,像歐洲片,戲劇模式也都成了扯淡,可以說是極富創造力的年代,但缺陷是喜劇,包括馬丁在內的好萊塢四小天才一碰喜劇基本都玩完…

  70年代,四大天王從初出茅廬一躍到巔峰。

  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杰克尼克爾森、達斯汀霍夫曼都是方法派!

  他們的表演方式影響至今!

  當然,如果談論方法派,最牛逼當然是馬龍白蘭度!

  據傳白蘭度為了能進入截癱患者的心理,在醫院病床上足足躺了一個月。

  還有丹尼爾·戴·劉易斯…

  方法派最重要的是演員在舞臺上真正的去想,情感是通過觸發自身經歷而爆發出來的,而不是努力的讓自己的思想與角色保持一致。

  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影帝們,跟這幫人比較,差的可能就是對一部戲的準備時間沒有那么長,也就是常說的案頭工作,也是,發哥一年六部電影,哪來的時間籌備,而且香港電影習慣了現場創作,比方說阿杜,他拍戲經常性拍一天、等一個月、再拍兩天…

  但是,我,我們為什么沒覺得他們演技差?

  最重要的原因,爆發力!

  所謂爆發力,簡單講就是情緒說來就來。一個演員演戲如果缺乏爆發力,那么整場戲就會像白開水一樣寡淡無味。

  影史上幾乎所有為人稱道的表演,往往都和演員的爆發力分不開。比如曼神在《甜蜜蜜》中認尸的哭戲,以及最后跟黎名意外遇到的笑,兩場戲,一哭一笑,一喜一悲,都展現出了極強的爆發力。

  不說曼神這么牛逼的人物,單說公認的花瓶,人家也有爆發力十足的表演,比方說《做頭》里面的一段…

  爆發力可以分為兩種,動態爆發和靜態爆發。

  動態爆發帶有外部的張揚,這種并不難;

  瓊瑤的所有男主角都很有外在爆發力!

  難的是靜態爆發,沒有外部動作,不是外化的,而是內心情感的爆發力。

  比如《鋼琴課》女主角艾達被丈夫砍掉手指的一場戲,艾達是啞巴,她被砍掉手指后不能說話,沒有夸張的動作,也沒有浮夸的表情,但觀眾通過她的眼睛能真切的感受到她內心的憤怒與不平,這就是靜態爆發的魅力,是從內心透出來的力量。

  《月亮上的男人》,小白切身感受到了金凱瑞在處理這些靜態爆發力表演時候的技巧。

  他的案頭工作讓小白汗顏…

  聽他說了,半年的時間,他看完了安迪考夫曼所有在《周六夜現場》的表演記錄,甚至還把當年的制作人約在了家里,好好聊了幾個星期。

  當然,他有這個條件,金凱瑞本身就是《周六夜現場》走出來的喜劇演員…

  別以為好萊塢演員們不重視案頭工作,丹尼·戴·劉易斯為了演好《林肯》研究了林肯的親筆作品、人物傳記和當代人對他的解讀,最終才有了那個讓人為止贊嘆的角色。同樣的,貝爾在演《金陵十三釵》前,貝爾花了兩個月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資料。以至于中途張一謀與其見面時,貝爾提的很多關于這個人物的問題,張一謀都回答不出來!

  獲益良多啊!

  傳記片,如果不是傳奇偉人,可以稍微改一下,讓它適應商業片的節奏。

  原版的《月亮上的男人》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算不上拔尖,唯一的好處大概是金凱瑞再入手一尊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甚至沒能拿到奧斯卡的提名!

  大概是那一年的華納兄弟把所有公關資源都推給到了《綠里奇跡》,至于《月亮上的男人》,票房太失敗了!

  彼時的金凱瑞可是2000萬俱樂部,《月亮上的男人》總票房三千六百萬,差點不夠支付片酬…

  而且那年的《美國麗人》實在太讓人難以置信了,薩姆·門德斯憑著這部電影,處女作直接斬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但是時代不同啊!

  根據小白了解的信息來看,今年的電影市場很…很一般,除了美漫繼續席卷票房,幾乎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電影作品。

  這個要從好萊塢說起。

  其實我們了解的好萊塢,應該是從八十年代開始!

  現在一提這仨字兒,多半人已經不會拿它跟藝術聯想到一塊兒去了。久而久之波及到整個美國——美國電影也成了比歐洲電影低n個格調的流水線商品,牌面還不如亞非拉光亮!

  其實美國電影生下來就跟歐蘇不一樣,歐洲電影最初都是精英才玩兒得動的東西,蘇聯一向政府把控,可以說是占盡了一切優質資源,春風得意如咱們的樣板戲,可美國電影就民主太多了。

  美國的主導力量就是推翻過殖民統治的底層人民,所以電影這種新生藝術跨過一片洋就成了流行文化,以勞苦大眾的品位為本。

  ——那時都還沒有什么好萊塢呢,美國電影就遭到歐洲影人的鄙視了!

  因為一二戰期間,歐洲精疲力竭,反映出的藝術作品也充滿了悲觀,顯得更藝術一點,而珠光寶氣發了橫財的美國輸出的東西相對娛樂性強很多,其實拍攝這些作品的也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只不過人家也挺自覺,從不自詡藝術家,而是叫專業娛樂家。

  在此之前美國電影早已供不應求,亟待用一套規范化的制度提升效率——效率就是錢。

  隨之而來的標準化、可預測性都是必然的了,但最初,深知票房若想轟動還是重在風格、原創和膽識的監制始終有余力開辟出一條中間路線,給稀有才子自主的權利…

  到了80年代,有一部影響非常深遠的叫做《大白鯊》的電影,深遠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它所引發的一系列現象讓電影市場變得十分淺薄,一直淺薄到了現在…

  90年代更夸張了,美國電影已經稱霸全球,但同時科技進擊發展,特效費、廣告費和明星人力費都不知貴翻了幾倍成本,電影界把錢投給片場基本就收不回來了,所以造片廠好萊塢的最重要任務就是賺錢!

  本土化的東西因為文化代溝不好賺錢,而重特效、重情景,弱化人物和主題的東西全世界都能看懂——電影成了麥當勞。兼具賺錢功能和洗滌靈魂作用的電影越來越少,小金人相比之下也只是虛名,奧斯卡聲譽能當飯吃!

  那時候好萊塢的編劇地位最低權力最小,淪為高能寫作機。人總是在貪欲和抱負中分裂,一個編劇說:“他們毀了你的故事,屠殺你的想法,出賣你的藝術,踐踏你的自尊,你得到什么呢?一大筆財富。”

  一直影響到今天!

  隨著漫威系列大賺特賺,一幫制片廠開始眼紅了,于是漫改電影成為主流,真正意義上有深度的電影,每年就那么幾部,為的就是頒獎季!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貌似只有《好萊塢往事》、《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還有《世界新聞》有點競爭力,但是金凱瑞沒拿過奧斯卡啊!

  而且他現在的形象很正面——戰勝了抑郁癥,重新回到熒幕上。

  獅門已經制定好了一些類的沖獎計劃,奧斯卡影帝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8月末,結束了《月亮上的男人》拍攝事宜,小白回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