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72章 人才缺乏

  兩萬石的大水輪船在體積上,并沒有比一萬石的幸福號大一倍,最多大了四五成的樣子,不過在水輪推進動力上面,加強了很多,這得益于幸福村制作出來的堅韌度更高的鋼材料和滾珠軸承。

  新式船可以在比以往吃水更深的情況下,保持一定速度航行,即便滿負重,也能做到逆水航行,在海上滿帆順風航行的情況下,并不比一萬石的船慢,因為它增加了一個風車裝置,可以讓風力推動水輪滾軸,帶動螺旋槳不停的轉動。

  也就是說,它不需要用牛慢慢拉動螺旋槳軸承了,這會讓船的持續航行能力,和載運空間有一些小提升。

  “想要人手,你就抓緊時間招啊!現在這渭南工地,可是有五十萬青壯勞工,現在不趕緊招募到自己的旗下,等到時候上百個工廠全部建設好的時候,人手可就要靠搶的了。”

  在后世,做各種生意,場所還沒有開起來之前,人就必須要先招好,等你的所有建設都搞完了,再來招人的話,就耽誤事情了。

  楊順水聽孫享福這么一說,才一拍額頭,暗恨自己糊涂了,人家冶煉廠都知道先招新手工人培訓,自己的船廠怎么不知道先招人培訓呢!自己還傻乎乎的跑來幫人家培訓工人。

  不過回頭一想,自己要是招了那么多工人,到時候沒有那么多船給自己造怎么辦?難道到孫享福這個東家出錢貼補船廠?

  “那個,您還是給老漢一個招工標準吧!免得招的多了,到時候沒活干······”

  “你就放心吧!照著滿員招,明后幾年,光是軍備用船就至少要幾百艘,商船,更是不計其數。”

  “滿員?招五萬人?”楊順水有些不敢相信道。

  新的船廠雖然沒有冶煉廠這么大,但也有原先的半個渭南縣大,所有生產車間滿人,除了現在老船廠的萬把人都過來之外,還可以增加五萬人以上,這是之前開始建設的時候,定的規模,可是,你造個船,一下子用五萬人,是不是有點太夸張了?

  “怎么?覺得多?不出三年,說不定你還覺得少。”孫享福一臉笑意的看著有些發愣的楊順水道。

  以現在老船廠的生產,一萬人也不過是組織了十條生產線,一年的產量才一百艘萬石船左右,擴大五倍,不過是五百艘左右,而孫享福對于大唐未來的經濟預期,可不只五倍的增長。

  作為古代最省力的交通工具,走大量運輸的首選,船的制造必須得跟上,不然你叫這上百個大廠的貨物,都用牛馬拉到全國各地去?

  然而,楊順水一個造船工人,可看不到那么長遠,他就是被這個數字震到了,有點忐忑的道,“老漢我現在管著一萬人都吃力,要我管六萬人,我,我擔心管不過來啊!”

  這確實是個問題,善于制作技術的人,卻未必善于管理,楊順水能夠讓一萬人的船廠不亂,已經是勉勉強強的了,要他管理五六萬人,只怕是不成。

  可惜在這個時期,就沒有一套專門教人管理的學問,這是一個大麻煩,因為孫享福已經預見到了,當上百個工廠一起開業的時候,數十,上百萬工人的吃喝拉撒生產有多難管,管理人員的缺乏,恐怕才是渭南新城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見孫享福突然沉默不語了,楊老漢也好,之后趕過來的馬周也好,都不敢打擾他。

  許久之后,孫享福的眉頭才稍微舒展,沒有管理的人才,那就只好培訓了,這不馬上要科舉了么,有基礎文化知識的,多取一些,集中起來教,反正到明年下季各個工廠才會開工,還有大半年時間,到時候,給每個工廠派兩個實習的書記,再派兩個實習的工委,代表朝廷,協助管理各廠,表現好的,直接授予朝廷官職留任。

  這種后世國家控制民營企業的手段,稍微轉變一下,也不失為一個方法,等這些實習生在工廠的管理崗位上獲得了管理的實踐經驗之后,再調動他們去其它地方任職,他們的水平就會高出很多了,這種用商人的資源,幫朝廷磨煉官員的好事,李世民應該會同意的。

  孫享福把這個構想跟馬周說了說,被馬周稱贊為神來之筆,作為整天忙碌在渭南工地的他,又怎么會不知道這里缺乏管理人才的囧境呢!到時候這事,就由馬周來上書李世民落實。

  工地上的午飯很簡陋,就著熱茶水吃了張雞蛋餅,就算完事了,現在雖然是十月上旬,但天氣已經很冷,還不等工人們開工,天上就飄起了微小的冰雹顆粒。

  “看這情況,今年冬天,怕是有幾場大雪。”

  楊順水感嘆了一句,卻是叫孫享福和馬周的面色都沉了下來。

  大雪會減緩所有的施工進度,即便是像冶煉廠這種下一步工作已經全部在室內的工程,也會因為天氣寒冷,而進展緩慢,就剛才的這一會,孫享福已經看到了很多工人手頭上的凍傷了。

  而且,一旦大雪封路,幾十萬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那么好供應的,因為渭南縣地界今年沒有任何產出,什么東西,都要從外面往這里運。

  “明年陛下東征高句麗是勢在必行的,所以,渭南只要涉及到軍備的產業,都不能停工,其中以冶煉廠,木料廠,皮革廠為最,得想辦法,讓工人們克服困難,繼續開工。”

  “都督放心,即便是天上下刀子,這幾個廠的建設也絕不會停工,春節之前,一定能全部投產。”

  馬周知道東征高句麗的重要性,一旦李世民也在高句麗吃了敗仗,那么,他之前好不容易累積下來的一些名望,就全部報廢了,大家會認為,他跟楊廣是一路貨色,所以,一直沒有在工地上使用高壓政策的他,也做好了使用高壓政策的心理準備。

  “咱們要從各方面,盡可能的幫工人們解決生產困難的問題,我會去信幸福村,讓他們加緊發一批手套,襪子,給制衣工人們去做,之后讓工人們都戴上手套穿上棉襪工作,情況就會好的多。

  另外,吃食和住宿方面,也要加強,多花點錢不怕,一定不能讓工人們有凍死凍傷的情況出現,再就是,去留自由,真心想留下來賺這份辛苦錢的人,才讓他們留下來······”

  孫享福接連說出了自己臨時想到的幾個方案之后,又覺得,大家能不能迎難而上,主要應該在精神上面給予鼓勵。

  后世建國初期,多少大事情不都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完成的么,靠的是什么?我黨的思想教育啊!那么,自己也該想想辦法,在精神上給予工人們一些鼓勵。

  在李世民視察渭南工地的時候,弄個文藝慰問演出,給大家鼓鼓勁,似乎就不錯辦法。

  有了這個想法,孫享福便跟馬周商量安排了起來,反正冶煉廠空曠的大房子多,在其中一間搭上一個臺子,就能供過萬人同時觀看,至于節目,當然不需要什么靡靡之音了,那些東西,大字不識的工人也聽不懂,直接上白話民歌就好,回府的路上,孫享福就想到了好多首適合給工人們唱的歌。

  姚紅秀,李香蝶,甚至在洛陽望江樓分店的好多樂師和歌唱演員,都會被孫享福一封信召集到了望江樓的演員培訓中心來,將自己的一些改良版歌曲放在這里之后,一臺以歌頌工人,給工人鼓勁為主題的演出,就會在這里組織排練。

  以孫享福如今的地位,已經不需要親自去指導這些玩意,屬下的人,對各方面都已經能很自如的掌握,他只需要說一下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行。

  次日一早,孫享福早早的就來到了蕭瑀的府上,今天,是李世民回長安的日子,按照路程算,正午的時候,車駕應該就會到長安城明德門。

  “蕭相,不是這次科舉,下官還不知道咱們大唐的讀書人有這么多,他們可是召集了過千人,一大早,就在城門邊守著了,看來,您今天得多喝點潤喉茶呀!”

  “呵呵,看你還有心情打趣老夫,就說明情況沒有那么糟糕,昨天去渭南看的怎么樣了?”蕭瑀一副輕松自如的表情道。

  看來,他已經把孫享福給他的辯詞稿子全部吃透了,對于可能出現的情況,有把握應對了。

  孫享福如實答道,“問題很多,不過好在還有解決的余地。”

  “能解決就好,迎完陛下,科舉也就要正式開考了,這考場,咱們也得布置一下了。”

  朝廷公布的開考時間是十月十八,今天已經十月十二了,剩余的時間只有五天了,倒是必須馬上安排。

  “截止目前為止,報考人數幾何?”

  “三千二百余,但是,真正參考的人數,老夫也拿不準。”

  “才三千多人?”顯然,這個人數有點少,要知道,孫享福可是擴大了參考范圍了,工人,醫師,商人三個階級,都是孫享福新加進去的,按說,這三個行業,應該也有不少人來參考的。

  “已經不少了,要是那些鬧事的學子真的不去參考,只怕實際參考的人數只有一半。”

  蕭瑀這是在把今年的數據跟以往對比,而孫享福,則是在把這個數據,跟實際需求在對比,得到的結果當然不同,別說北地至少有幾百個官員的缺口,光是一個渭南新城的缺口,也是數百人。三千多人參考的話,只怕得取中一大半以上,才能夠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