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0章 陶謙又求援

  孔北海盛情款待。

  唐修與孔融吃吃喝喝之余,便是招攬管亥這員大將。

  以唐修如今的名望地位,招攬管亥這個“俘虜”,簡直不要太簡單。

  管亥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唐修麾下的一員將領,雖然暫時只是一個雜牌將軍,但也是將軍!

  唐修又命管亥,從投降的大量黃巾軍中,挑選了兩萬青壯,組成一支軍隊。

  如此一來,他便又多了兩萬軍隊,雖然只是一支新軍,但訓練過后,也可堪一用。

  而這兩萬軍隊的裝備、錢糧,唐修可沒有與孔融客氣,這位孔北海作為北海太守,可是富裕得很。

  否則之前管亥作為黃巾將領,也不會來向孔融借糧,而且借得并不多,只要一萬石糧食。

  只是管亥也沒有想到,孔融雖然是個土豪,脾氣卻是倔強得很,作為漢臣,那是一粒糧食也不愿意讓給賊寇。

  如今管亥成了唐修麾下的將領,亦是朝廷將領,立場已然轉變,孔融也就沒有這個芥蒂。

  唐修親自開口,孔融立即奉上大量錢財、軍備,讓這兩萬新軍的氣象煥然一新,又都是青壯年,而且也算是上過戰場的,換了裝備后,已經有了一支勁旅的雛形。

  卻說唐修在北海大勝,又平添兩萬軍力。

  另一路諸侯曹操也沒有閑著,將屠刀揮向了朝廷的另一位忠臣陶謙。

  卻說曹操大敗青州黃巾,招安到降兵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擇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共有二十多萬兵馬。

  又有文臣武將相投,曹操可謂兵強馬壯。

  但唯一的缺憾,便是缺糧!

  這么多兵馬以及招安到的人口,可不是那么容易養活的。

  恰逢一件大事,曹操便將目標鎖定在了富裕的徐州。

  原來曹操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便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瑯琊郡接父親曹嵩過來。

  曹操的父親曹嵩隱居瑯琊郡,接了書信后,便與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帶從者百余人,車百余輛,徑往山東一兗州而來。

  一行眾人道經徐州,徐州太守陶謙得知曹操的父親經過,便親自迎接,大設筵宴,款待兩日。

  畢竟陶謙與曹操,均是討伐董卓的諸侯之一,也算有交情。而曹操威鎮山東,聲勢極大,陶謙更有與曹操交好之意。

  兩日后,曹嵩離開,陶謙親自送出城,又拆麾下一員校尉張闿,率五百兵馬護送。

  哪知張闿本也是黃巾余黨,后來歸降陶謙,如今見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便又起了歹心。

  途中夜里。

  張闿率部下五百兵馬,將曹嵩一家殺盡,取了輜重財務,逃往淮南落草去了。

  消息傳到兗州,曹操得知后,哭倒于地,叫曰:“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雪吾恨!”

  曹操何等人物,自然知道這并非陶謙的過失。

  但徐州富裕,他麾下的二十多萬青州兵與招安的百多萬人口,正缺糧食,自然而然便將屠刀揮向了徐州。

  既能得到糧食,又能占據徐州作為地盤!

  曹操親率二十多萬大軍,軍力之盛,遠勝徐州太守陶謙。

  二十多萬青州兵,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掘墳墓。

  陶謙在徐州,聞曹操起軍報仇,殺戮百姓,仰天慟哭曰:“我獲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

  陶謙也不愿束手待斃,急忙聚集麾下文武商議。

  陶謙哭道:“曹兵勢大難敵,吾當自縛往操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百姓之命。”

  徐州文武自然不能看著主公就這么送死,當下有一人進言道:“府君久鎮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雖眾,未能即破我城。府君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愿施小策,教曹無葬身之地!”

  陶謙與麾下文武均是大驚,看向說話之人。

  正是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

  此人家世富豪,乃世上數得著的富庶大族之一。

  因廣舍家財,濟貧拔苦,被陶謙聘為別駕從事。

  陶謙忙問道:“子仲計將安出?”

  糜竺笑道:“某愿親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援兵即來,曹操必退兵矣!”

  陶謙與麾下文武,均是眉頭大皺。

  孔融孔北海,也是當初討伐董卓的諸侯之一。只是當時諸侯聯軍為唐修所破,孔融也是損兵折將。

  以孔融麾下的兵馬,豈能抵擋得住曹操的二十多萬青州兵?

  然糜竺出身富庶大族,家中的生意遍布各地,而最為繁華的洛陽城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糜竺對于各地的消息,尤其是洛陽城的消息,可謂是了若指掌,也算是當世最大的“情報網”之一。

  自從唐修率兵救援北海,糜竺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他之所以獻計,向北海求援,并非是向孔融求援,真正的求援目標,乃是天下第一名將,當朝一品大將軍唐修!

  糜竺將實情道出,陶謙聞得“唐修”之名,亦是大喜。

  唐修這位大將軍、天下第一大將的神勇,當初虎牢關大戰,陶謙作為各路諸侯之一,可是親眼所見,更是親身經歷,為其所敗,損兵折將。

  陶謙當即修書二封,一給孔融,二給唐修,問帳下誰人敢去北海求救。

  糜竺自告奮勇,攜書信赴北海。

  唐修也就見到了這位陶謙的使者,與孔融均收到了陶謙的求援書信。

  他也有些哭笑不得,世上各路諸侯,忠心于朝廷的也就是孔融與陶謙這兩路。

  結果孔融與陶謙都很是倒霉!一個個向他求援!

  難不成忠心朝廷的諸侯,都沒有什么好果子吃?

  似劉虞這位忠于朝廷的諸侯,更是已經身亡!

  劉虞也是當初討伐董卓的諸侯之一,更是與益州劉焉、荊州劉表,被稱為“宗室三劉”之一。

  可惜這位幽州劉虞,面對袁紹、公孫瓚、劉歌等三路強勢諸侯,沒有保住自己的地盤,更是被公孫瓚給宰了!

  反倒是“宗室三劉”之一的益州劉焉,野心勃勃,掌控富庶的川蜀。只可惜因染病而死,他的兒子劉璋暗弱,偏居一偶。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