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

  “大事成矣……”

  當皇帝下口諭,讓黑夫將西拓之策詳細寫在奏疏上時,黑夫便知道,秦始皇已做出了抉擇。

  “開疆拓土的,現實利益的好處,再加上求仙長生的夢想,三管齊下,方能讓皇帝改變國策啊。”

  皇帝手持六轡,他的目標,決定了帝國行駛的方向,如此一來,歷史的車輪,也在黑夫的誘導下,緩緩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至少數年之內,黑夫在豫章的部下們可以安心種田,不必早早去南越熱帶雨林里受苦。

  但關西周遭的羌人戎部,還有匈奴月氏,恐怕要在秦始皇的淫威下瑟瑟發抖了……

  這件事,黑夫自問做的還算嚴謹,天知地知,他知,巫稚知。

  巫稚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為了與燕齊方士競爭,不得已搬出在世間流傳已久的西王母傳說,黑夫只是提供了手抄本的《穆天子傳》,讓老巫祝能多說點細節。至于“黑犬”之謂,那是皇帝自己想出來的。

  雖然蒙恬也曾建議過戍上郡備匈奴,但西拓之議,的確是黑夫首倡,皇帝將他視作引路者亦無可厚非。

  使秦向西開拓,黑夫并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歷史上,秦雖也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但匈奴在楚漢之際再度崛起,并月氏、東胡,成了一個幅員萬里的龐大帝國,成為中原勁敵。劉邦白登之圍差點小命不保,之后靠了和親勉強維持局勢,匈奴帝國壓了漢朝幾十年,到漢武帝時也未能徹底解決。

  所以黑夫以為,秦對匈奴的打擊,是否可以再早一點,再狠一點呢?

  反正現在的草原,是匈奴、月氏、東胡三足鼎立,若能各個擊破,為中國消除一大隱患,豈不美哉?

  盡情匈奴看似和向西尋找西王母之邦沒啥關系,但黑夫還是找到了強行聯系起來的辦法。

  他讀《穆天子傳》時,對里面好多地名都搞不清楚,比如周穆王西行的起點“河宗氏”。請教張蒼后,張蒼說,河宗氏之國,可能是云中九原以西的河套一帶。

  趙武靈王時,趙國已占據了陰山南麓,建云中、九原、高闕等要塞。十多年前,秦軍控制了那里,亦屯守駐軍,蒙恬便是從那里出發,向東進攻代國,并防御匈奴支援。

  如今,昔日河宗氏所在的河套、河南地都在匈奴手中,作為冬季牧場使用,雖然黑夫也知道小說里的路線不靠譜,但有了這層緣由,打匈奴就多了一個理由不是?

  黃河百害,唯利一套,雖然這年頭黃河之患還沒那么兇猛,但河套的確是好地方,不止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還有不少森林,而在較肥沃的地區,還能經營一些農業。

  不過,關于匈奴的事,黑夫只是粗略提及,又稱自己知之不詳不敢妄言,請陛下另尋熟悉匈奴之事的大臣商議。

  這一人選,除了少府少監蒙恬,還能有誰?既然蒙恬歷史上能成功擊敗匈奴,這次應也能獨當一面,黑夫大可不必去管。

  他個人對西域的興趣更大一些。

  黑夫以為,固步自封只會遲滯不前,不同地區的文明是需要往來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有優勢技術,希臘羅馬亦然。除了科學技術外,不同地區文明因自然環境不同,點了不一樣的科技樹,甚至馴化了全然不同的農作物、動物,然后才慢慢向其他地方傳播。

  比如,小麥、大麥、綿羊、馬,都是先后從西方、北方傳入中原,才逐漸擴散開的。但黑夫依然沒看到很多后世常見的水果蔬菜:西瓜、葡萄、甜瓜、石榴、芝麻、核桃、黃瓜、胡椒、菠菜……

  他很想在大夏天啃著西瓜,喝著葡萄汁,熱騰騰的麥餅上,能撒一圈芝麻粒,做菜時撒點胡椒也是美滋滋……

  還有個高腿長的斯基泰馬,可作為馬兒優質飼料的苜蓿,未來衣被天下的棉花,都是中原沒有的。

  這些東西說近不近,說遠不遠,西域、中亞、西亞就有。而目前的西域,應是一堆綠洲小國星羅棋布,守著玉石之路過活,對如狼似虎的秦軍來說,簡直是待宰的羔羊。

  而翻越了帕米爾高原,就能接觸到亞歷山大東征后留下的一些希臘人王國……

  僅需要邁出幾步,看似隔絕的東西世界,就能建立往來,想想還是蠻令人激動的。

  而往來的方式,可以是貿易,也可以是征服!

  所以黑夫才認為,向西開拓,比遲早會被中原納入治下,便很難再往南的百越利益大多了,再過一千年,東南亞對中原人來說也是瘴氣遍地的噩夢。

  但若中國在銳意進取秦代就能開眼看到世界之大,又會如何?不在于短時間內征服多少土地,而在于長遠帶來的好處。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先過了諸羌、河西月氏這一關。而想要謀取河西、河南、河套,又得從鞏固隴西、北地、上郡開始……”

  黑夫深知一口吃不成胖子這個道理,這也是他不擔心秦始皇因找不到西王母之邦,而遷怒于他的原因。

  “三郡的修路,移民,打造軍事前沿,訓練騎兵,沒有三年時間,做不下來吧?”

  “之后打匈奴,打月氏,拿下河西河套,沒有三年時間,也打不下來吧?”

  所以按照黑夫的設想,得六七年后,秦軍才能摸到敦煌一帶建立哨所。

  至于西域,道路修起來前,大軍是過不去的,頂天派幾支商隊,沿著絲綢之路的前身“玉石之路”去看看。

  南疆北疆如此廣袤的地方,商賈使者怎可能輕易找得到子虛烏有的“西王母之邦”。這一去一返又是幾年,等使者將西域踏遍,回來復命時,秦始皇可能已經龍馭歸天,也不用等西王母了……

  黑夫打的這個如意算盤,就叫做“管挖不管填”,只管賣出去,可不管售后服務。

  “向西好歹能撈到些東西,總比空費錢帛,讓方術士去海外尋仙強啊。”

  雖然算是“欺君”,但黑夫卻做的理直氣壯。

  以這時代的科技水平,船舶頂多能靠著海岸線行駛,往外開一點點就得沉,什么開啟大航海時代殖民日本去美洲找玉米土豆之類的事,就跟秦始皇鐘情的西王母一樣,是海市蜃樓,虛幻泡影,可望而不可及。

  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大多不能為外人道之,黑夫的奏疏,還是得一板一眼地來,他便在案幾上鋪開了紙墨,手持蒙恬筆,開始了書寫。

  “臣聞荀卿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今陛下欲有事于西方千里之外,亦當從跬步小流始。當先開三郡荒土,移民萬戶填之,使之耕田屯糧,又征發三郡華戎子弟入伍,練騎射馳騁之法,三年兵成,方可出塞辟土……”

  一天后,黑夫的奏疏已送至秦始皇的行宮,正好中車府令趙高也在,他見秦始皇得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政務,要先看黑夫奏疏,心中不免有些妒忌。

  但更多的是駭然。

  “黑夫才二十五六歲,如此年輕,竟能主導重要國策,當年的李斯,也不過如此罷?”

  更氣人的是,他名為黑夫,又在當亭長時自稱“秦之天狗”,恰好與秦始皇夢中引路的黑犬對應。有了這件事,黑夫更得皇帝信重,之前趙高下的爛藥,完全失效了。

  趙高雖然覺得那巫稚所言“西王母”之事有些疑點,但他很聰明,知道不能在皇帝興頭上時壞他興致,只能將此事藏在心里,暫不發難。

  這時候,謁者將奏疏送了上來,竟是厚厚的一疊紙,秦始皇不由感慨:“黑夫這奏疏應有數千言之多,若是簡牘,恐怕有好幾斤重,紙真是輕便好用……”

  趙高只能唯唯應諾。

  但秦始皇打開了黑夫的奏疏,卻皺起了眉,趙高心中一動,還以為是黑夫說了什么話,讓皇帝不高興。

  但看了幾頁后,秦始皇的眉頭很快就舒展開來,笑罵道:

  “不愧是首倡此事之人,黑夫雖自稱身為南人,不懂關西之事,希望朕能令丞相、御史商議,可卻寫的極盡詳略,頗有見地。”

  “只是,他給西拓之略取的名字,真是……怪異無比。”

  秦始皇又看了一遍篇頭的名稱,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他一邊搖頭,一邊將麻紙放到案幾上,趙高正好瞥見第一頁上,赫然寫著五個大字……

  “西部……大開發?”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