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

  “殺……殺死黑夫?”

  本性仁善的扶蘇,想都沒想過這種可能,眼下秦始皇驟然發問,他只能盡量應變地說道:

  “若昌南侯……黑夫真犯了國法當死,當真蓄意謀叛,兒臣會尊父皇之命,依法殺了他!”

  “若他的確無罪呢?”秦始皇不依不饒。

  扶蘇道:“或可先押入監牢,聽其辯駁,查明真相……”

  “真相?”

  秦始皇笑了:“朕方才已說過,真相不重要。”

  “先君昭王五十年,記載了兩件事,其一是,‘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其二是,‘武安君白起有罪,死。’”

  “武安君被定為死罪的罪名,是不尊昭王之命,率師攻邯鄲,應侯范雎告發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恐將作亂,于是便被賜死于杜亭。”

  “你覺得,白起當真有罪么?”

  扶蘇垂目:“父皇,這件事,被認為是昭王時的最大冤案啊……”、

  “錯,他一點不冤!”

  秦始皇卻有不同的看法:“武安君是否真的要作亂造反,不重要!白起的確有能力反,號召大軍作亂,且掀翻大秦半壁江山,這才重要!”

  “為人臣者,全軍上下皆其朋黨舊部。三軍將士只知道將軍,不知皇帝。將軍一言,勝過天子號令、兵符制書。有這三點,不管這位將軍是否還忠于皇帝,忠于朝廷,他都有了危害社稷的可能,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恐怕就是昭王必殺白起的原因。萬乘之患,大臣太重,臣之所不弒其君者,黨與不具也,一旦羽翼豐滿,就算臣子無叛逆之心,他的朋黨們,也會推著他走上那一步。這就是韓非所言的‘上下一日百戰’,再親密的人,再深厚的情誼,都逃不脫利益二字,不可不防,一旦出現此種端倪,必扼殺之!”

  “所以,朕要問的是,若有這樣的人,不管他是黑夫,還是蒙恬、李信,甚至是王賁父子,乃至于是操控民間輿情的儒家、墨家之徒,一旦彼輩威脅到了統治,扶蘇,你能毫不猶豫地殺了他們么?”

  扶蘇默然良久,應到:“兒臣……會殺了他們!”

  秦始皇孰視扶蘇良久,卻不問了,只不帶情緒地說道:

  ”下去吧,記住你今日說過的話!勿忘之!”

  等扶蘇汗津津地告退后,秦始皇卻搖起頭來。

  “他猶豫了,嘴上說著殺字,眼中卻無殺戮的狠意!”

  秦始皇嘆息:

  “你是變圓滑了,但是扶蘇啊……”

  “你本質還是沒變,你的心,還是不夠狠!”

  秦始皇信奉韓非的理論,不認為人與人之間有真實的仁愛天,“利”,才是人際交往背后的真正操縱者。

  由于利害關系的轉變,身為君主,即使是身邊的妻妾子女,也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之置于死地。

  更勿論沒有血緣的臣子了,不管你對他是如何的器重,不管他對你是如何的忠心,也不管彼此說了多少交心之言,多少次虛席問對。

  都別信。

  都忘掉。

  秦始皇心里的君臣關系,本就不是儒家那套“君仁臣忠”禮儀所維系的道德紐帶,而是韓非子揭示的,君臣關系最赤裸裸的一面:“上下一日百戰”!

  而不同的利益追求,是導制君臣大戰的根源所在,都想位極人臣,可一旦到了那個位子,就要忍不住要窺探寶器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人主無法術以御其臣,雖長年而美材,大臣猶將得勢,擅事主斷,而各為其私急……

  嚴重的話,甚至會像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那樣,取君主而代之!

  “朕還在一天,威勢震于天下,自然無慮,可朕若真的無法長生,輪到二世皇帝繼位呢?”

  主少國疑,重臣們也要蠢蠢欲動了,新君沒有過人手段,恐怕壓不住他們。

  這便是秦始皇對未來最大的擔憂,死而地分,這固然是六國余孽的詛咒,但也是警告。

  秦始皇的目光,開始審視助自己一統天下的臣子們。

  朝中文官還好,李斯、姚賈、茅焦等,雖然一個個都是人精,但頂多會點玩弄權術的手段,其威脅,與秦始皇一手培植起來的幾位邊關大將相比,還是不及。

  李信雖然驍勇,但畢竟所將兵民不過六萬,還要跨越萬里遠征,可以忽略不計。

  有能力作亂的,無非是兩人,那就是分別居于北南的蒙恬、黑夫。

  這兩人有不少共同點,皆是關內侯,皆久鎮邊關,麾下數十萬軍民對其言聽計從。

  看上去,位于上郡、朔方的蒙恬威脅更大,其出身將門,世代侍奉秦國,一旦有異心,揮師南下便能威脅咸陽。

  但蒙恬手下的軍民,多為秦人,經過百年秦律訓練,對朝廷有極強的向心力,秦始皇有信心,就算自己不在了,朝廷一道詔令下去,收了虎符,準保蒙恬指揮不動一兵一卒!

  但南方的黑夫不同,雖然其出身卑微,沒什么取而代之的可能。且距離關中遼遠,但考慮到三十萬軍民多是楚籍人,對秦素來沒有好感,倒是黑夫這兩年間,又是髡發收心,又是樹立豐碑,贏得了南征軍的心。

  據在江陵的監軍昌武侯回報,舊部也安插得有點過分,甚至有“嶺北皇帝最大,嶺南黑侯最大”的呼聲。

  秦始皇琢磨道:“一旦山陵崩塌,這黑廝若被屬下慫恿,振臂一呼,說不定還真能成嶺南一州之主……”

  所以,黑夫究竟是不是“熒惑星”的化身,“亡秦者黑”的預言孰真孰假,在秦始皇看來,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未來的黑夫,的確有作亂割據的可能性!

  那就不能姑息養奸!

  但在秦始皇看來,主道有許多種,殺臣,是最低劣的手段!

  君臣之間、臣子之間,相互揣度、試探,相互控制與反控制。各種政治氣球被不斷放出來,君臣各懷鬼胎,陽逢陰違;不到魚死網破的時候,都共同維持表面上的平衡……

  這才是默認的游戲規則,哪怕是秦始皇,也要帶頭維持,一旦開了殺功臣的先例,這份君臣默契的秩序,會被破壞殆盡。當所有人都不按規矩來時,帝王之術,就不好用了。

  所以秦昭王殺了白起后,大失人心,在他晚年,投敵的重臣一個接一個,在對外戰爭里一連敗退,差點把五十年擴張的老底全丟了。

  “朕不會這樣。”

  不到萬不得已,秦始皇不會殺任何功勛之臣!

  所以秦始皇只將蒙恬調回咸陽,任衛尉,而又重新啟用沉寂良久的王離,讓他做中郎將,改由馮敬去北邊守衛長城。

  接下來,只需要借出巡的名義,去一趟衡山郡,讓黑夫喜滋滋地帶著有功將士來受封。那時,秦始皇只需要一個徹侯的頭銜,幾桶美酒,就能解除黑夫的兵權,將其舊部打散,安排到各處為官。黑夫則帶回朝廷,做一個虛職的九卿。

  至于嶺南,可讓李由、任囂鎮守。

  如此,北軍南軍,兩個隱隱成型的集團,便能消解于無形!

  壓制王氏十年后,這大秦第一將門凋零得厲害,王賁老邁病篤,王離也只是個空名侯爺,是時候拉出來遛一遛了。

  而馮敬、李由,雖然扶不起來,但也能推上去,站站臺面,用王馮李三家,制衡蒙、尉兩將。

  更別忘了,外面還有一個李信……

  秦始皇是個極其厲害的權術高手,隨意幾手替換,原本有些危險的局面,再度盤活,所有人都無法做大,每一方都有政敵掣肘,不敢動彈……

  尤其是黑夫,將變成囚于籠中的鷹,剪去好不容易蓄養豐滿的翅膀,讓他只能為大秦造福,卻無法為害。

  在人君看來,富貴安老,這是對人臣最大的仁慈了。

  “若到時候,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該怎么辦?”

  秦始皇自言自語,目光變得決絕起來。

  盡管殺臣,是主道里最低劣的手段,但身為帝王,絕對不能或缺的……

  “是殺心!”

  是秦昭王明知道白起為大秦立下赫赫功勛,說殺時,卻毫不猶豫的決心!

  秦始皇低下頭,看到了履上的一只黑螞蟻,那大概是先前踩那四個字時,爬上來的。

  “朕知道,你也不容易。”

  他將其捻起來,遺憾地嘆了口氣,隨即卻毫不猶豫地掐死,扔到腳邊!

  這才是君對臣,該有的態度!

  “若其果有不平之意,驪山的殉葬坑,多得是!”

  PS:新封面是不是沒有以前的好看?

  沒辦法啊,網站宣傳硬性要求,到下個月就換回來了。

  其實我也更喜歡以前的封面啊,因為是我老婆設計的o( ̄︶ ̄)o。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