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40【夏天的打算】

  所謂小別勝新婚,王柤賢回來之后,自然和夏天有一番親熱,不必細表。

  《僵尸先生》上映一周時間,票房過千萬。

  夏天再一次用作品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讓香港各大電影公司蠢蠢欲動,都想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公司。嘉禾、新藝城、德寶、永盛、大榮、思遠等等,開出的條件都比以往好了許多。

  夏天這幾天天天都有人請客,飯局推都推不掉,把他煩得不行不行的。但最終他還是沒有做出選擇。

  其實夏天也知道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只是這棵大樹夠不夠大,值不值得依靠,卻還是個問題。

  就像新藝城,雖然它現在的聲勢比嘉禾還要大,電影經常奪得年度票房冠軍。在香港、臺灣、東南亞都享有極高的聲勢。

  但夏天卻知道新藝城的傾覆就在即刻,不出五年的時間,它就會分崩離析。而且三大巨頭怨隙已深,如果此刻加盟新藝城,自己就要被迫選邊站,參入到三巨頭的斗爭之中。

  因此對于他來說,加盟新藝城,絕對弊大于利。不僅失去自由,而且前途無亮。不過如果是加盟新藝城的母公司金公主,那結果又不同。

  金公主旗下有金公主院線,眼中依仗新藝城供片,對它的資金、檔期、分成比例也是最優厚的。

  他此刻加盟金公主的話,如果幾年后新藝城一垮,他剛好就可以填補空缺,成為金公主的支柱。現在新藝城享有的一切權力,將來都會屬于他。

  不過金公主也有劣勢,就是只在香港、臺灣、南洋一帶有聲勢,但是卻影響不了韓國、日本及歐美等更遠的地方。

  在發行能力方面,金公主遠遠不如嘉禾,甚至連邵氏都比不上。

  德寶的優勢和金公主一樣。這家電影公司只是潘笛聲這位大少爺的的工具,一方面用來泡妞,一方面用來做宣傳。

  他是香港知名的奢侈品大王,擁有十幾個奢侈品的代理權,而且還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為了推廣這些奢侈品,他花巨資請明星打。但后來又覺得不太劃算,于是靈機一動,用打的錢請明星拍電影,順便為自己的奢侈品做宣傳。

  結果不僅電影賺錢,他的奢侈品也大賣,而且還順便抱得美人歸,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相當聰明的一個人。

  夏天知道德寶影業會在九零年代結束營業,到時候,潘笛聲會把自己的德寶影業賣掉,然后專心經營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如果此刻加盟德寶,他不僅能得到潘笛聲的資金、院線,而且等到潘笛聲想收手不干時,他也可以趁機將德寶公司接收過來。

  不過德寶公司也和金公主一樣,同樣的劣勢就是不善于發行。只在香港這邊還有勢力,在日本、韓國就比較差勁了。更不要說歐洲和美洲市場,那更是短板。

  相比起來,嘉禾的發行優勢比較明顯,他們和美國的華納公司有合作,和日本松竹映畫也有交情。電影交給他們來發行的話,可以多賺不少的版權費。

  不過嘉禾的劣勢同樣明顯。因為這家電影公司會一直持續到新世紀,而且嘉禾一直將程龍當做親生兒子一樣力捧。而程龍大哥直到二零一四年,依舊還是頂級巨星。

  夏天此刻加盟嘉禾,就會一直被程龍壓制住。而且嘉禾不倒,他也沒有力氣翻身。會一直被壓得死死的,喘不過氣來。

  而且他聽說嘉禾心黑的很。雖然它開創了衛星公司制,許多有才能的電影人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

  由嘉禾出資,電影人出力,大家一起拍電影,一起按比例分錢。但據說嘉禾一直扣發電影人應得的分成,使得許多電影人跟它合作之后,都不歡而散。

  夏天之前看過王精寫的《少年王精闖江湖》這本書,里面寫了許多香港電影界的八卦新聞。其中就有一段是揭露嘉禾的黑幕的。

  據說王精跟嘉禾合作,拍了不少賣座電影,比如《滿清十大酷刑》、《古惑仔》四、五,《風云》、《中華英雄》等。但最后等王精離開嘉禾時,一算賬,反倒是王精欠了嘉禾一千多萬港幣。

  原來嘉禾的記賬十分模糊,《滿清十大酷刑》這樣的賣座片,在臺灣的票房竟然為零,讓王精感覺心中很不舒服。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即便不服氣,當時也不得不照舊賠款。

  而且據王精所說,似乎許貫文、羅唯、洪京寶離開嘉禾時,似乎都鬧過這種不愉快。有這些人做榜樣,夏天自然難免擔心。

  除了新藝城、德寶、嘉禾之外,其他中型的電影公司,夏天根本沒有考慮。

  一則他們沒有自己的院線,同樣也要和三大院線商合作。在院線檔期,票房分成等方面并不占優勢。

  二則他們的資金來路不明。比如鄧光容的大榮電影公司用的是臺灣的資本;吳思源的思遠影業用的是泰國片商的錢;向氏兄弟的永盛用的是舊義安的錢。

  用這類錢拍戲,隱患很大,沒準什么時候就因為涉嫌洗黑錢被國際刑警盯上了。夏天將來還想將事業拓展到全世界,可不想因為這種事背上黑鍋,給自己的事業帶來壞的影響。要知道很多國家對有犯罪記錄的人都是拒絕入境的。

  因此考慮來、考慮去,夏天覺得金公主和德寶最合適自己。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自立,不依附任何一家公司。自己成立電影公司,自己做老板,自己賺錢自己花,不用分給別人。而且自己做主,自由自在,不受管轄。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電影是一項需要大量資本支撐的行業。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背后都是大財團,唯一的獨立電影公司米高梅因為沒有財團支撐,步履維艱,最后還是宣告破產,被索尼財團收購。

  香港電影的制作成本年年攀升。八一年、八二年時,一部電影的制作費用不過百萬港幣左右。但八四年就漲到了三、四百萬港幣,成本翻了一倍。

  其中明星的片酬漲的最快。之前狄龍、姜大維等一線巨星,片酬不過才十萬港幣。如今不說程龍、許貫杰這些頂級巨星,就算是陳佰祥、馮啐帆這些諧星,片酬都得五十萬港幣。

  夏天雖然現在拍電影賺了一點錢,但是這點錢還不夠拍幾部電影的。如果一部電影票房失利,那他就會陷入資金緊張的窘境。

  雖然他是穿越來的人,對電影票房有一定把握。但影響電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夏天也不能夠完全掌控。比如電影的男女主角突然爆出丑聞,比如社會上發生某件事,剛好和電影的內容不謀而合,到時候都會影響到電影票房。

  就像由金剛狼休·杰克曼、黑珍珠哈莉·貝瑞、舞王約翰·屈伏塔主演的動作驚悚片《劍魚行動》,本來是一部非常出色商業大片。

  結果2001年上映時剛好發生911事件,于是那部電影票房一落千丈。制作成本八千萬美元,北美票房不足七千萬美元,全球票房也才一點四億,連成本都沒有收回來。

  正因為不可控的因素非常多,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夏天才認為需要引入資金,共擔風險。

  而且依附金公主、德寶,夏天也可以獲得院線檔期和票房分成的傾斜。相反如果自立的話,在院線檔期和票房分成上,夏天就沒有絲毫優惠了。

  到時候,人家看顧自己的親生子,隨便給他安排一個爛檔期,只讓他上映一周時間,那夏天就抓瞎了。再好的電影都賣不出高票房來。

  所以綜合考慮,夏天還是覺得背靠大樹比較好。

  當然即便引入資金,夏天也要自己做主,不會舍棄的自己的自主權,成為別人賺錢的工具。

  拿定主意之后,夏天約德寶的老總潘笛聲,金公主的老板雷覺坤見面,商討合作共贏的計劃。

  潘笛聲見到夏天時,也不禁一愣,為他的年輕而驚訝。

  潘大少就被稱為年少有為,三十歲不到,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成為富甲一方的奢侈品大亨。

  但是眼前這個年輕人似乎比他還厲害。這才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就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現在的兩千萬導演,影壇香餑餑,無數電影公司追逐的對象。

  “夏先生,你好。”潘笛聲笑著問候道。

  “潘先生,你好。”夏天也笑了笑,“久仰潘先生奢侈品大王的美名,今天一見,果然見面更勝聞名。”

  “夏先生客氣了。”潘笛聲笑道。

  他對夏天今天約自己出來也感覺很驚奇。他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實干家,也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商業奇才,當他看到夏天創造的成績之后,他就知道這是位難得的人才,所以就想要將他拉攏過來。

  但是他也知道競爭壓力不小,嘉禾、新藝城同樣伸來橄欖枝,他的德寶勝算不大。但夏天卻偏偏約他出來了,讓他不免都有些受寵若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