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43【寶貴意見】

  “夏先生這話是什么意思?”廖一元眉頭一皺,覺得夏天似乎話中有話。

  “我的意思是,佐派電影公司應該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你們的意見。”夏天道,“不只是因為現在你們的身份還是香港電影公司,還因為九七年后,香港回歸,香港電影也要回歸,所以你們要提前打好基礎。”

  “否則,九七年后,香港回歸了。但香港電影人卻沒有回歸,到時候,香港電影該如何自處?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夏天解釋道。

  如果銀都機構不出聲,不宣示自己的存在,不表示自己的意見的話,那么其他電影公司就根本不會注意它,也不會在意它的感受。那他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拍一些諷刺大陸的電影,比如像《省港旗兵》,比如像《表姐,你好嘢!》,比如像《國產凌凌漆》等等。

  內地人的角色不是省港旗兵,就是流鶯野雞,要么就是表姐表叔,或者是阿燦土包子,總之都沒有一個正經人。使得內地人在香港的形象大為受損,也令香港人對內地人缺乏好感。

  像莉智已經是取得亞姐冠軍,美艷無雙,但還是被人罵是北姑;劉佳玲主演了多部電視劇,已經是非常紅的藝人,但依然因為來自內地的身份而遭受歧視……

  相比起來,臺灣女星就要幸運得多。林清霞是臺灣第一美女,來到香港發展,一樣得到香港電影界的追捧;王柤賢也是來自臺灣,到邵氏拍第一部戲就擔任女主角,并且能和許貫杰、周閏發、劉德樺等幾乎所有一線男星合作;同理還有胡惠中、葉倩雯、張愛嘉、楊麗菁等等。

  并非是大陸女星質素不如臺灣女星,實在是XX不爭氣,才導致來自大陸的女星挺不起胸膛做人。

  所以夏天建議廖一元,現在就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至少讓香港電影人知道它的存在,這樣也就不會一窩蜂跟著自由總會跑了。

  所謂自由總會,全稱是“港九電影戲劇界自由總會”,名義上是香港電影人自治的協會,其實卻是臺灣市場準入的審批機關,如果不是自由總會的成員,那出產的電影就不能銷往臺灣。

  因為臺灣市場是港片最大的外銷市場,至關重要,所以自由總會就掌控著絕大部分香港影人的生意和生計。像梁佳輝,就因為去內地拍了《垂簾聽政》,隨后因為不肯寫認罪書,所以被自由總會封殺。一代影帝淪落到去做街邊小販,十分凄慘;許安華拍《投奔怒海》,除了她沒有改名之外,其他人全都易名拍攝,就是擔心會被臺灣封殺。

  而與自由總會相對的是,是由佐派電影公司成立的“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當年成立時,會員也有不少的精英人才。不過而今這個聯合會只有佐派電影公司員工加盟,香港其他電影公司則是避之唯恐不及。

  聽了夏天的話,廖一元不禁一愣,心中有些凜然,沒想到夏天一位年輕人,竟比自己看得還要長遠。同時他又不免有些慚愧,像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竟然沒有想到,竟然還需要別人提醒。

  “夏先生,你的意見非常好,謝謝你的提醒,我已經記下了。回去之后,我就向領導匯報。”廖一元誠摯的感謝道。

  夏天點了點頭,知道事情關系重大,廖一元自己做不了主,向上峰匯報也是必須做的。

  “不客氣,廖先生。”他笑了笑,隨后又道,“這次《電影審查條例》,我會建議加入政治審查一項,避免某些人亂拍電影,損害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關系。”

  廖一元一聽,頓時大喜。

  這一條如果是由他們提出,那事情就大條了,就會變成是內地打壓香港電影人的自由創作,到時候非掀起一片罵戰不可。但如果由夏天提出的話,那就屬于是他們自我設限,跟內地就沒有關系了。

  “謝謝夏先生,非常感謝。”廖一元握著夏天的手,感激的道。

  “不客氣。大家都是骨肉同胞,我也不希望彼此對立。尤其香港十二年后就要回歸大陸,我也不希望香港人都是帶著仇恨和反感回歸。”夏天笑了笑道。

  “夏先生,你說的太對了。我們也希望能讓香港民眾對大陸多一些溝通,多一些了解,少一些摩擦。”廖一元也感慨道。

  其實他也很想借助電影,讓香港民眾更多了解大陸,了解大陸的風土人情,經濟文化等等。

  但奈何佐派電影公司如今地位尷尬,因為資金缺乏,不如臺灣金主那么有錢,他們拍出的電影都是小成本的文藝片,或者是古裝武俠片,而不是現在流行的都市動作大片,因此滿足不了年輕觀眾的需要。

  再加上觀念落后,還在拍反應社會現實,揭露社會陰暗面的電影。雖然思想深刻,但已經不能吸引年輕觀眾的胃口。因為年青一代觀眾是隨著香港的經濟成長一起長大的,所以是物質生活充盈,更注重享樂主義。

  “廖先生,電影就是非常好的宣傳方式,但似乎你們并沒有將它用好。”夏天搖頭道。

  “我們也在努力,但你也知道,現在的香港人不愿看我們的電影。”廖一元嘆了口氣道。

  現在除了幾部古裝武俠片像《少林寺》、《木棉袈裟》等還能取得不錯的票房之外,其他反映現實題材的電影,基本上都沒能取得高票房。

  “這不是理由,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你們自己身上。”夏天搖頭道,“你們不是擅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么?為什么把我們這些香港電影公司都往外推?實話說,難道我們拍得所有的電影,都不能在內地上映么?”

  “……”廖一元聽到夏天這么說,頓時愣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好。

  事實上,佐派電影公司對于爭取電影公司的確表現的不是很積極。別說主動推薦電影公司到內地拍戲,主動將比較有思想價值的電影引入內地,就連電影公司提出合作計劃,都得要進行詳細的審查才能通過。

  而相比起來,臺灣方面又給資金,又給人才,還打開市場放港片進去,也難怪那么多香港電影公司愿意親近臺灣。

  “其實內地的電影市場也很大,甚至比臺灣都要有潛力的多了,這是每位香港片商都能看到的。”夏天點頭說道,“而且內地風景如畫,到處都是美景,拍片取景都比香港容易得多。只要你們積極爭取,我想香港片商不會放著錢不賺的。也不會放著近在咫尺的祖國大好河山不去拍,卻跑去韓國、臺灣取景的。”

  之前香港流行拍武俠片時,因為香港本地的景取得差不多了,觀眾都看膩了。所以電影公司又改去臺灣、韓國取景。因為這兩個地方還保留有不少古跡,而且都是中華風格,正可以使用。但其實若論古跡,這世上又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中國大陸呢?!

  “夏先生的意見很重要,我會如實向領導匯報。”廖一元聽完之后,鄭重的點頭道。

  夏天的一席話,可以說是讓他茅塞頓開,解開了一直困擾著他的難題。

  “好,希望我能早日收到廖先生你的消息。”夏天也笑了笑道。

  要是內地聽從自己的建議,開始有所行動的話,夏天就敢冒著被臺灣封殺的危險,展開與內地的合作。

  要是自己的建議如泥牛入海,連一點漣漪都沒濺起來,那自己不再折騰了。安心等九七之后,內地開放合拍片時,再和內地展開合作。

  反正到時候,只要自己之前做得不是太過分,內地總會歡迎自己的。就像張建庭,拍了《表姐,你好嘢!》系列,把內地黑了個臭死,結果卻還能在內地大做生意。

  廖一元如何向領導匯報,夏天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但是一連兩天,那邊都沒有傳過消息來,讓他不禁有些失望。

  而這時候,卻又出了一件事,讓他哭笑不得。

  原來媒體探班《打工皇帝》,注意到了王柤賢的那輛豪華房車。

  仔細一打聽,原來竟然價值五十萬港幣。這么多錢,顯然不是王柤賢一個剛剛出道還不到一年的新人演員能買得起的。

  于是媒體就捕風捉影,說這輛豪車是許貫杰送給王柤賢的定情信物。因為看遍《打工皇帝》劇組所有人,只有歌神許貫杰才有這個實力,買的起這么漂亮的房車。

  再加上他和王柤賢在片中本來就飾演情侶,或許就是在拍戲過程中假戲真做,戲假情真,于是歌神就買了這輛豪車送給佳人。

  記者越想越覺得靠譜,于是就把這篇自己臆想的新聞寫了出來。

  許貫杰如今在歌壇影壇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能敵,再加上他一直潔身自好,出道以來還沒有傳過緋聞,所以這次的新聞可以說是爆炸性的。

  于是報紙未經確認,為了增加銷量,就把這則消息不負責任的發出去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