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212【提防熱錢】

1212提防熱錢  “不是我杞人憂天,危言聳聽,如今香港電影雖然極度繁榮,堪稱鮮花綴錦、烈火烹油,但其實敗相已經顯露了。“夏天臉色鄭重的說到。

  “現在那些熱錢涌入的還不多,香港還沒有多少家公司受他們的鉗制。可是再等幾年看看呢,到時候,大半香港電影公司都用這種熱錢來拍片時,香港影壇就成大航海時代,被列強殖民的非洲了。“

  “他們只會掠奪破壞,而不會建設。到時候,香港電影被他們整垮了,他們還可以一走了之,那么你我這些香港電影人該怎么辦?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又該如何去收拾?你們都想過沒有?“夏天鄭而重之的問道。

  聽他這么說,麥佳、鄒文淮也不禁都驚住了。

  夏天所說的問題,他們之前還真沒有考慮過,就忙著拍戲賺錢了。

  可是現在被他這么一說,他們也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熱錢的危害他們兩人也都聽過,那是一種短期性的投機資金,操作方式是大筆資金入市,推高市場之后就拋售立場,卷走大部分利潤,只剩下滿地狼藉。

  有句話叫做“熱錢過處,寸草不生“,可見其危害之大。

  熱錢一向是無寶不到的,哪里有利潤它們就去哪里。而香港電影這幾年的確非常賺錢。一部電影成本五六百萬港幣,稍微用一點心就能拿到千萬票房。再加上臺灣、南洋等地票房,以及錄影帶的收入等等,賺千萬港幣都是小意思,相當于百分之百的利潤呢。

  而像夏天拍得《電鋸驚魂》、《人鬼情未了》,在美國取得過億美元票房,那回報率就更甭說了,百分之一千的利潤都不止呢。

  在傳統產業利潤只有個位數的時候,電影如此賺錢,自然很容易吸引來那些熱錢。

  而香港的電影公司現在的確有一些是借助外埠資金拍戲的,比如鄧光容的影之杰,就是借助的臺灣資金;而吳思源的思遠影業,則是借助的泰國資金……

  借助社團資金拍片的公司也有不少,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永盛電影公司,背后靠山乃是香港三大社團之一的舊義安。

  這些熱錢的危害現在也已經有所顯現了。最鮮明的例子就是跟風片比幾年前多了許多。

  七零年代末,新郎潮電影時期,香港影壇幾乎都沒有跟風片,那時候出產的每部電影都與眾不同,充滿新鮮感。

  比如許安華執導的靈幻片《撞到正》,講戲班下鄉演出結果撞鬼的故事,第一次將鬼怪元素、民俗元素、喜劇元素等雜糅在了一起,趣味盎然,新鮮有趣,也啟發了洪京寶、麥佳等電影人,日后拍出了《人嚇人》、《鬼打鬼》、《小生怕怕》等同類電影。

  比如由章國明執導的《點指兵兵》,開創了現代警匪片的先河,日后的《警察故事》、《公仆》、《皇家飯》等,都是受它啟發而拍攝的。

  再比如同是章國明執導的《邊緣人》,講述警方在黑X會臥底的故事。日后的《龍虎風云》、《辣手神探》、《無間道》等,都是由此片而來。

  正是新郎潮電影時代,那些年輕導演銳意創新,開創了多種多樣的電影題材,又引入了先進的制作理念和敘事手法,才讓香港電影步入了黃金時期。

  一想到這里,麥佳和鄒文淮都不禁一愣。

  之前他們還覺得夏天所說的“生態論“是胡言亂語,可是現在再仔細一想,才覺得他說的的確有道理。

  如果沒有新郎潮時代涌現出的這些新鮮題材,香港電影市場哪會有如今這般繁榮呀。

  要知道七零年代的時候,電影票房過百萬港幣就已經很牛了。一旦過了百萬港幣,導演就會被稱為“百萬大導“,不知道多少人憋著想得到這個名號呢。

  可是現在,百萬港幣票房那就算是慘敗了呀。不過兩千萬都算不上成功的導演,不過三千萬都算不上一流導演。

  這還不到十年時間,賣座導演的標準就從百萬提升到了三千萬,翻了三十倍,相當于每年漲三倍還要多。

  從這一標準的變化,也能看出香港電影的發展有多迅速,也難怪會吸引到熱錢的注意。

  不過就算知道這一點,那也做不了什么呀。香港是自由貿易港,資金可以自由流動,不受任何限制。所以熱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誰又能攔得住呢。

  “夏先生,你的確是高瞻遠矚,讓我不得不佩服。“麥佳點了點頭道。

  他的性格桀驁不馴,極少服人,尤其在香港影壇,更是沒有讓他真心佩服的。

  因為他自己是編導演的全才,新藝城大半故事都是由他參與創作;他演的電影連續三年獲得年度票房冠軍,而且還拿到了第一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他執導的電影同樣也是票房口碑齊飛,所以他有囂張的本錢。

  不過現在跟夏天一聊,他就意識到自己的差距了。

  當夏天居安思危,已經開始憂慮香港電影的前程時,他還茫然無知的糾結于蠅頭小利之中呢,實在是慚愧。

  要知道曾幾何時,他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銳意進取,敢于創新的電影人呢。怎么現在就蛻變成了一個滿身銅臭的商人呢?

  “謝謝麥先生!“夏天微微一笑道。

  憑他對香港電影的一番苦心,絕對值得所有香港電影人對他頂禮膜拜。不然十年之后,這些人飯碗都砸了。

  “不過夏先生,就算我們知道熱錢對香港電影的危害又怎么樣?我們也做不了什么呀。“麥佳又道。

  “不錯,香港是自由貿易港,資金自由出入,根本不受限制。就算我們知道這些熱錢會破壞香港電影市場,我們也是束手無策呀。“鄒文淮也點頭道。

  “你們說得都沒錯,我們的確控制不了熱錢的流入,不過我們可以控制電影的拍攝。“夏天微微一笑道,“你們別忘了,咱們三家是香港電影三巨頭,大部分的明星、導演、幕后工作人員都在咱們的旗下。香港最大的三條院線也在咱們手中。“

  “控制住人才,就能影響電影的拍攝。別忘了電影可是人拍的,沒有明星,沒有導演,沒有幕后工作人員,就算他資金再雄厚都沒有用。“

  “控制住院線,就能控制住電影的發行,也就能控制它的獲利。他拍完了電影之后,卻沒有院線可以上映,回報為零,那他們還會再投資么?“夏天又笑道。

  前世香港電影公司對明星、導演幾乎沒有任何控制力。

  因為嘉禾奉行的是衛星公司制度,那些導演、明星跟它是合作關系。所謂合作,合得來便合作,合不來便散伙,因此嘉禾旗下的明星、導演流動性都很強。

  比如洪京寶跟嘉禾合辦寶禾的同時,還跟卷毛岑劍勛合組德寶公司,后來又從嘉禾跳槽,成立了寶祥電影公司。

  曾智偉雖然跟洪京寶拍了五福星系列,但是他自己也不算嘉禾的人。先后在漫畫大王黃玉朗、臺灣學者公司蔡松琳的支持下,自己創立了好朋友、兒童城等電影公司。

  新藝城奉行的是片約制。它跟明星、導演不簽三年五年十年的長約,而是簽片約。約定幾年之內,要拍幾部電影。只要在合約期內,拍完這些電影就好。至于其他時間,明星、導演去做什么,他們絲毫不理會。

  這種模式跟好萊塢一樣,因為麥佳是從好萊塢歸來,所以就施行了這種制度。

  這種制度的好處之一,是節省成本。因為但凡簽長約的話,總要在合約期內付給明星和導演工資的。

  不然的話,簽十年長約,卻一部電影都不讓人家拍,那人家都餓死了。

  可是發工資的話,那就增加運營成本了。這么多明星、導演加在一起,一個月薪水起碼千萬港幣,一年就要過億港幣了。對于靠金公主財政支持新藝城而言,這筆錢可是一筆巨款吶。能省則省了!

  好處之二是明星、導演都是海鮮價。這部電影火了,行市上漲;下部電影賠了,行情就跌了。

  簽長約的話,誰知道明星、導演能紅多久呀。萬一簽下來之后,他反而不紅了,那豈不是賠了。

  而簽片約的話,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先簽幾部看看行市,如果比之前更紅的話,那就再繼續簽。如果不紅了,那就哪涼快哪待著去。這樣也能降低風險,避免虧本。

  不過簽片約的壞處就是留不住明星、導演,剛一捧紅就要跳槽。

  比如由黃佰鳴一手捧紅的導演高智森,打響名頭之后,就在臺灣片商支持之下,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

  而周閏發、愛尚小說梁佳輝等明星紅了之后,也是都在外面接戲。像周閏發前世因《英雄本色》走紅之后,就在外面接演了《英雄好漢》、《江湖情》、《精裝追女仔》等等。

  前世熱錢涌入香港影壇,明星、導演都逐利而走,片酬一個比一個高,而且同時拍幾部戲,造成了一大批的爛片。

  這就是片約制、衛星制造就的惡果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