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777【年度總結(中)】

  一周梁淑怡匯報完天下娛樂的事情之后,隨后由劉巒雄匯報天下地產的業績。

  “夏先生,天下地產今年總共興建六十三處項目,完成的三十一項,在建三十二項,其中包括十六處樓盤,五處停車場,十四棟商業大廈、三處商場以及四處路橋工程。

  今年天下地產總營收兩百四十三億九千六百七十五萬港幣,盈利八十七億三千二百一十五萬港幣,相比去年增收百分之九百二十七。”劉巒雄一一匯報道,“另外,如今天下地產旗下總共屯有二十八個地塊,總面積九十三萬平方米,未來的升值潛力巨大。”

  夏天仔細的看著報告,邊聽邊點頭。

  去年時候,股災之前,天下地產的前身文和集團,還只是一家中等規模的地產公司。相比置地、和黃、新鴻基等差很多。

  但是股災之后,夏天先后吞并了二十多家中小地產公司,使得自己的實力迅速壯大,已經成為僅次于置地的地產巨頭。而前些日子的整合重組,更是讓天下地產一舉超越置地,成為香港實力最雄厚的地產公司。

  如今,天下地產資產高達六百七十八億港幣,是置地公司市值的三倍之多。置地、長江、新鴻基三家地產公司合起來,才勉強能與天下地產相抗衡。

  而天下地產資產雄厚,也令它的發展快人一籌。同是買地,天下地產有錢,價格就可以出得更高一些。土地就是地產公司的命脈,誰手上的地多,誰就能建更多項目,賺更多的錢。否則沒有土地的話,那地產公司要發展,豈不是一句空話么。

  同是蓋樓,天下地產有錢,就可以蓋得更快一些。當其他公司還要等銀行放款的時候,天下地產卻可以先行墊資建設,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更快開工,更早完工。所謂一步快,步步快,這一法則在地產業也是存在的。

  劉巒雄介紹完地產部的情況之后,天下食品的總經理謝崇明向夏天匯報了公司情況。

  “夏先生,我們遵照您的指示,在內地多座名山大川探測水源。如今已經查找到二十三處水源地,分布在內地的各個地點。其中六處容易開采,我們已經申請建廠了。其他雖然暫時不便開采,但我們也已經同當地政府簽了承包合約。”他說道。

  “我們的不老泉礦泉水和百佳福方便面都已經開始銷售了。截止到這個月初,已經售出礦泉水一百三十五萬六千五百瓶,方便面五百六十五萬七千八百袋。”

  “不過雖然銷量可觀,但也反映出一些問題。主要是內地消費水平有限,五元一瓶的不老泉礦泉水,市場接受度不太高。目前只是在廣洲、深鎮、株海、疝頭等大城市的高檔酒店、餐廳有售。

  我建議可以將不老泉出口。這種泉水我已經著人詳細化驗過,發現它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而且呈弱堿性,對于人的身體非常好,并不亞于法國的依云,扶桑的大地之泉,應該會有很好的銷量。”謝崇明又說道。

  夏天聽罷,點了點頭。

  說實話,一瓶水賣五元錢,這個價錢不要說在八零年代,即便是在新世紀也算是高價了。

  不過夏天卻并沒有降價的打算。因為羅浮山可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名山,在此出得礦泉水就像是純血的寶馬良駒一般,價格高是一定的。前世,一瓶產自長白山的礦泉水還要七八元錢呢。

  雖然普羅大眾消費不起,但有的是有錢人買得起。就像法國依云,一瓶就要十元錢,但照樣有人買得起,而且還非它不喝呢。

  “同意出口。”他想了一下道,“另外,爭取跟內地官方掛上鉤,如果能成為官方指定飲用水,那銷量就不必愁了。”

  謝崇明點了點頭。

  隨后輪到天下服裝的總經理葉志明發言。

  雖然鐘大富才是天富制衣的總經理,但是論才干,還是葉志明更勝一籌。

  夏天做生意賺得是錢,唯才是舉,因此天下服裝的總經理就沒有任人唯親。

  “夏先生,截止這個月初,天富制衣共生產服裝五千四百八十五萬件,利潤達到十三億四千八百六十五萬港幣;鱷魚恤總共生產服裝計一千八百七十八萬件,利潤達到九億六千八百零五萬港幣;麗新制衣總共生產服裝……”葉志明一一匯報道。

  天下服裝現在旗下總共有四家公司,一為天富制衣,一為麗新制衣,一為鱷魚恤,一為都彭。其中天富制衣和麗新制衣的牌子都不夠響亮,都是以代加工為主。而鱷魚恤、都彭以及都彭的子品牌杜邦,則主要是以銷售為主。

  如今都彭的分店已經開遍歐洲,甚至準備向大洋彼岸的美洲進發了。至于亞洲方面,都彭其實早有代理商。但夏天接手之后,則是撤去了代理商,由自己創辦分店搞銷售。如此一來,既省去了中間的周轉成本,同時也方便了解市場動向。

  而在夏天的指導之下,都彭最近一年來發展的確是非常不錯。去年夏天接手的時候,都彭是一家早就過氣的三線奢侈品品牌。

  但是最近一年來,都彭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業績飆高,知名度大漲,尤其子品牌杜邦,更是銷量激增,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輕奢品。

  夏天聽罷也點了點頭,對葉志明最近一年來的表現很是滿意。

  葉志明介紹完后,天下金融的總經理康鴻賓向夏天介紹一下公司最近的境況。

  天下金融主要由東亞銀行組成,另外還有一部分投行百富勤的股權。

  “夏先生,東亞銀行如今存款額已經回漲到了兩百億港幣,貸款額一百二十億港幣。”康鴻賓向夏天說道。

  東亞銀行之前遭遇了擠提事件,銀行原本有近六百億港幣存款,三天之內就被人提空了。要不是中銀駐香港分行暫借三百億港幣的話,東亞銀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度過擠提危機之后,東亞銀行推出各種活動積極吸收存款。比如存一定數額的款項就送食用油,存款即送《明報》整年的報紙……

  不過雖然它們活動搞得勤,但畢竟上次的擠提危機沒過去多久,所以到現在它只吸收到兩百億港幣存款,距離巔峰時期還差著一大截兒呢。

  “另外,梁博滔先生的百富勤投行,如今掌控的資本額也高達六百七十六億港幣,是香港第三大投行。截止上個月末,它的營利為十三億六千五百萬港幣。”康鴻賓又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