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570【藥港】

  在確定祖賢慈善基金的名稱之后,夏天隨后在香港注冊成立基金,并且先期注入了十億港幣的資金。

  王柤賢掛名祖賢慈善基金主席,但因為她現在人在美國,所以基金會的實際操作,是由其他工作人員負責的。

  基金會特地招募了一批有經驗,有理想,長期從事慈善工作的人員,專門負責具體的慈善事務。

  在香港,有很多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人員,被稱為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并不是只要心地善良就能夠做得。必須要接受一定程度的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通過社會工作師資格考試或認證才可以。

  而且社會工作者并不單純是做慈善,事實上,他們的待遇是非常不錯的。比律師、記者、工程師、教師等的待遇還要高。

  因此在香港,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很多,僅注冊社工就超過兩萬人。而香港反應社工工作的影視劇也有很多,比如《何必有我》、《癲佬正傳》、《邊緣故事》等等。

  祖賢慈善基金成立,招募到足夠人手之后,馬上便開始了運作。

  首先便是在港島、九龍、新界等十五處地點設置了救助站,每天都會向失去工作,衣食無著的民眾施舍食物。

  在金融危機轉變為經濟危機之后,很多不炒樓、不炒股,踏踏實實過日子的香港民眾,也因為經濟的惡化,貨幣的貶值,工廠的倒閉,而陷入到了生活困境之中。

  他們有的失業,有的破產,三餐不繼,衣食無著。在這個時候,救助站的一餐飯,就足以讓他們生活下去。

  夏天自己有食品公司,米面糧油蔬菜蛋類肉類等樣樣都不缺,因此開救助站舍粥對他而言,絲毫不是問題。

  據統計,每天到救助站取飯的人達到十萬人次,平均每人一頓飯十元錢,一天就是一百萬港幣,一年就是三億六千萬港幣。

  對于夏天來說,這是一筆小錢。

  就算救助站開一百年,他也可以獨力承擔。

  不過,舍飯,滿足溫飽,不過只是小恩小惠而已。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關鍵還是幫失業者找到工作,能夠自己賺錢,這樣才能夠真正幫他們重新找回自我。不然的話,一天三頓飯,只能養出一群廢物。

  而要幫人找工作,其實并不太容易。

  一是香港現在制造業空心化,大量工廠從八零年代起,就已經陸續搬遷到內地去了。沒有繁榮的制造業,就沒有辦法一下安置這么多的工人。

  而要在香港重新設廠,卻也面臨著很大的麻煩。

  首先場地就不好解決。香港是寸土寸金,就算是新界的地價,相比內地,也高出十幾倍來。即便如此,地皮也不好批,要經過層層審批。如果現在申請,估計等危機過去,地皮都沒有批下來。

  相比起來,內地為了吸引外資,卻是主動興建廠房,邀請企業落戶。如此對比,待遇真是天與地。

  再者香港人工相比內地也高到離譜。在香港普通工人月薪都要上萬,而內地人工只有幾百元,相差幾十倍。

  最重要的原因是,香港民眾受教育水平太低。別看香港早就是國際化大都市,論繁華程度在全球都排得上名,但是民眾的受教育程度卻是出奇的低。近六成民眾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也即是說,中學畢業之后就投入工作。

  這導致香港的大部分工人,只能從事較低端的工作,比如服裝、紡織、電子組裝、建筑工、裝修工、廚師、服務員等等。

  也因此,想在香港開設附加值較高的制造業,都沒有足夠的人才支撐。

  而內地九零年代雖然高等教育也未得到普及,但內地作為人口大國,高端人才總量還是非常多的,所以內地可以玩轉高端制造業。香港就不行。

  在這種情況下,幫數以十萬計的人安排工作,可就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夏天經過考慮之后,決定向星加坡看齊,走高精尖的特色發展之路。

  星加坡跟香港的狀況差不多,都是彈丸之地,資源匱乏,都緊靠著航海要道,都是金融中心,人工薪酬也都比較高。

  但星加坡與香港不同的是,星加坡一直沒有放棄制造業。星加坡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高端制造業,在世界范圍內都擁有領先優勢。

  全球百分之十的集成電路芯片,是在星加坡組裝測試的;世界排名前十的藥品公司,百分之六十的產品,是在星加坡生產的;星加坡還是全球第五大成品油生產基地,并且化學品出口量排進世界前十位。

  因此星加坡雖然在早年時候發展不如香港,但是最近這些年來,隨著制造業的發展,星加坡卻是迎頭趕上,如今已經穩超香港一頭。

  香港要向星加坡學習的話,首先就要找回制造業。

  制造業才是根本,哪怕是上海這樣的金融中心,它的制造業也是非常發達的。更別說堔圳了,它可是號稱中國的硅谷。

  而香港要想發展制造業,因為人才的匱乏,再加上鉦府、地產商、環保組織等的掣肘,想發展石油化工、半導體、航空航天之類,是非常困難的。相比起來,倒是生物醫藥最為合適。尤其是中成藥。

  香港到現在依然保留了大量的中醫文化,中醫人才和中醫品牌。比如位元堂、余仁生、衍生、寶芝林等等。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藥物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除了要滿足治病的需求之外,還要滿足養生的需求。因此宣稱安全天然無毒副作用的中成藥,人們是越來越青睞。

  香港有傳統中醫品牌,有大量優秀的醫師,有相對嚴格的質檢,因此生產出的中成藥,在人們看來,質量會更高。前世,就有很多內地游客專程去香港買藥。

  而中藥生產,雖然工序繁復,要求嚴格,但對于知識要求并不高,只要聽話就可以了。因此在香港發展中成藥的生產,很有潛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