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731【表現派遇到體驗派】

2731表現派遇到體驗派  夏天跟范兵兵的緋聞,是從兩個月前開始的。

  雖然這段緋聞未經證實,根由只是大家看到范兵兵從夏天的座駕里下來,其實證據鏈相當的不充分。

  但是大家還是借助腦補,把這段緋聞描繪的千真萬確,有聲有色,香艷動人,甚至連老師們都采信了。

  而雖然整個緋聞還是撲朔迷離,不清不楚,但范兵兵卻也已經憑借這一緋聞,占了不少好處。

  像剛剛開機拍攝的《還珠格格2》,她所飾演的“金鎖”就由小燕子、紫薇的跟班,搖身一變成了主角兒。

  但是這段緋聞,絕對不能夠傳到王賢耳朵里去。因為夏天跟王賢是圈內有名的模范夫妻,從戀愛一直恩恩愛愛到現在,已經十三年時間。

  夏天寵妻也是非常有名的,傳聞為了給王賢買首飾,他幾乎買光了全香港的珠寶店。香港所有的好珠寶,幾乎都在他家。

  如果因為這段緋聞,導致人家夫妻感情破裂,導致人家夫婦離婚,導致夏天被分走一半家產,價值千億美元的家產,謝縉相信,夏天絕對有殺人的心。

  到時候,追根溯源,所有參與傳謠的人都不是無辜的,都得面對夏天的極之怒火!那時,不要說當明星,當導演,能不能在娛樂圈生存都難說。

  所以必須要自己管住自己的嘴,不光是為夏天和王賢,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好。

  這就叫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幾事不密則成害!

  對于校長的三令五申,同學們都覺得有些過了,未免有一些小題大做。

  畢竟王賢也是人,也食人間煙火,不是真的“聶小倩”,沒必要那么害怕的。

  但是看在他老人家一把年紀,還要站在臺上聲嘶力竭的說著,唯恐他們記不住,還會犯下錯誤來,同學們也只好都答應了下來。

  王賢隨后來到學校教書,為了不誤人子弟,她還特地提前一周備課。請夏天幫她找來了相關教材,想要到時候講給學生們聽。

  不過看完教材之后,她反倒是一臉懵懂,書上寫的,跟她所知道的,完全是兩碼事。

  雖然她之前也在國光藝校就讀過,也算是科班出身,但其實她只是讀了半年而已,之后就被請去拍《今夜的湖畔會很冷》,然后就被邵氏簽到了香港,之后就一直沒停止拍戲……

  可以說,她的演技除了導演、劇組前輩們的指點外,基本就是靠自己悟出來的,屬于是野路子,野狐禪,近似于表現派。

  就像表現派演一個鞋匠,他不需要把自己代入鞋匠,參悟他的心理活動,體驗他的人生經歷,他只需要模仿鞋匠的衣著,打扮,動作,語言等等,就已經像個鞋匠了。

  香港影視圈流行的表演方法,就是“表現派”的。比如tvb的甘草演員,雖然演技都很好,但其實演技很套路化。

  他們因為每天拍戲都很多,而且角色多半都是固定的,演小混混的長年累月演小混混,演梟雄的長年累月演梟雄,演媽咪的長年累月演媽咪,所以日積月累就有了套路。

  兇是什么樣子,笑是什么樣子,哭是什么樣子,都已經在腦子里成型,到相應劇情的時候,直接使出來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演員,在很多電視劇中,出現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如果不是名字變了,形象變了,說是同一個人也有人信。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陳友諒,《鹿鼎記》中的風際中,《天龍八部》中的全冠清,統統都是由陳容俊扮演,他們連奸笑都是一模一樣的。

  王賢受香港娛樂圈的熏染,其實演技也更偏向于“表現派”,柔弱是什么樣,撒嬌是什么樣,嬌嗔是什么樣,生氣是什么樣,開心是什么樣,也差不多都是套路。

  她演的那些女鬼,除了“聶小倩”比較鮮明,其他都不過是翻版而已。

  而中內地對于演技,一向是推崇蘇戲劇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論,也即是俗稱的“體驗派”。

  這一派將演員融入角色,無論臺前幕后,演員都與角色合二為一,融為一體。這樣一來,角色的經歷就是演員的經歷,角色的感情就是演員的感情,角色的動作就是演員的動作,那樣一來,表演自然真實而不做作。

  所以敬業的內地演員在拍戲之前,常有體驗生活一說。比如張義謀拍《老井》時,特地跑山村去住了三個月,每天跟當地的農民一起種地,挑水,等電影開拍的時候,他已經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家漢子。

  他也憑借在《老井》中的精彩演出,拿下了那一年的東京電影節影蒂,以及金雞獎、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張立在拍《一九四二》時,也刻意把自己餓了好幾天來體會饑餓的感覺。據他所說,當他忍饑挨餓的時候,一位劇組工作人員啃著個烤玉米,從他面前走過時,他都情不自禁邁動腳步跟人家走。也即是說,在極度饑餓的狀態下,人對食物的渴望,是遠遠高于理性的。

  而且他還通過切身體會,告訴編劇劉振宇,讓他刪去那大段大段的臺詞。因為人在饑餓的狀態下,根本沒有力氣,沒有精神說那么多話。

  也正是憑借對角色的用心揣摩,張立才在電影中貢獻出了相當精湛的演技,才讓他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而將“體驗生活”做到極致的,莫過于八七版的《紅樓夢》。為了讓這些演員們更有韻味,更能夠代入角色,劇組讓她們在大觀園中住了一年多,每天琴棋書畫,陶冶情操。等電視劇開拍的時候,她們都已經成了“紅樓夢中人”。

  也因為入戲太深,很多人在拍完這部《紅樓夢》之后,還遲遲走不出角色來,甚至有因此抑郁而亡的。可以說,真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了。

  所以表現派遇到體驗派,王賢不適應也是正常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