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796 遠交近攻

  退朝的時候,鄂齊爾圖等蒙古使者都興致很高地回去等消息了。不過新軍總教習茅元儀,暫代京營總戎祖大壽、大明首輔溫體仁和兵部尚書申用懋卻被留了下來,轉到武英殿去開會了。

  等見禮完畢,崇禎皇帝微笑著對底下臣子說道:“卿等是對朕之前答應那些蒙古使者的要求,心中可有意見?”

  底下幾個臣子聽了,互相看看,最后由溫體仁回答道:“陛下,既然那鄂齊爾圖一開始就已經說是不情之請,說明他自己都知道要求有點過份,如此的話,不答應也是在情理之中!”

  言外之意,其實就是心中有意見,只是不好明著當著皇帝的面說而已。

  崇禎皇帝聽了笑笑,也不以為意,只是再次微笑著問道:“那朕問你們,大明對遠在西域的衛拉特蒙古諸部的影響力如何?”

  忽然聽到他把話題扯遠,溫體仁等人都是稍微人了下,而后還是溫體仁據實回答道:“西域對我大明來說,實在太過遙遠。臣以為,我大明的影響恐怕有限!”

  “不錯,朕也是這么認為的。”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后又說道,“如果按照以往的慣例,哪怕衛拉特蒙古諸部向我大明上了貢表,其實影響一樣有限。這種關系,其實不是朕想要的,朕要的是,衛拉特蒙古那邊,能有我大明巨大的影響力。比如,親近我大明的,可以扶持,仇視我大明的,可以打壓,大明要他們干什么,他們就能去干什么……”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掃視了下底下神情有點愕然的臣子,而后臉色稍微變得嚴肅了一些道:“朕可不止是想要有個河套就滿足了!明白么?”

  這話一說出口,武英殿內的這幾個臣子都不由得驚呆了。他們對于大明占據了河套地區,已經是非常高興了,也很滿意了。可沒想到,皇上竟然有如此之大的野心……雄心,竟然還先要更多的疆域。這話里話外的意思,似乎對于西域也是有所圖謀了。這……這真是……

  他們這是不知道,要是知道的崇禎皇帝的目標壓根就不止是西域,而是遠在沙俄境內的高加索地區的話,估計能驚得嘴巴里能塞下鴨蛋了。

  在崇禎皇帝的計劃里,如果只是光靠目前大明掌控的蒙古部族,哪怕再整編了東部蒙古部族,要想西征沙俄,或者將來和歐洲那些國家開戰,這點兵力也還是不夠的。因此,在衛拉特蒙古使者出發來大明的時候,他就把主意打到了他們身上。甚至他們一路過來的行程,包括到京師之后的這些安排,其實就是要挑起這些蒙古使者,特別是鄂齊爾圖的足夠興趣。

  只有有了這個的基礎,才能更進一步影響衛拉特蒙古,以后再擇機插手西部蒙古那邊,甚至運作把衛拉特蒙古也吞并了,都是將來可以預期的事情了。否則要是生吃硬吞的話,很容易消化不良,稍微有點事情,就可能會出現反復。

  也因此,鄂齊爾圖等人的主要反應,包括剛才的不情之請,其實都在崇禎皇帝的意料之中,也是想要的結果,自然不可能不答應了!

  過了好一會,溫體仁才回過神來,忽然想到了一個詞,就試探著問道:“陛下之策,可是遠交近攻?我大明整編中部和東部蒙古部族,而對于遠在西域的衛拉特蒙古,則是采用交好之策?”

  崇禎皇帝一聽,心中稍微一想,貌似自己這個策略比起遠交近攻還要更進一步,不過似乎也有這個意思。這么想著,他就點點頭道:“可以這么說吧!目前我大明的國力,還沒法顧及西域那邊。暫時的重心,還是要解決國內各種困境,平定遼東,使我大明的內部不再出現問題。沒有了后顧之憂,如此外面再有新利益也能爭取一二。“

  聽到這話,申用懋有點不解,不由得問道:“陛下,西域那種地方,會有什么值得我大明出手的新利益?”

  崇禎皇帝聽了,稍微眉頭皺了下,石油的事情,似乎現在沒法向他們解釋,那該怎么回答呢?

  他正在想著,倒是溫體仁主動幫他回答了。就見溫體仁轉身面對申用懋道:“朝廷國庫要充盈,須得開源節流。陛下已經下旨開海禁,收取海貿的關稅為國用。古之絲綢之路再度開通的話,對我大明國庫將又是一項大的來源。”

  漢唐以來,陸路上的這個絲綢之路曾經非常的繁華。既然海禁都開了,那這陸路的買賣重新搞起來,也就在情理之中。

  崇禎皇帝聽了后,看了溫體仁一眼,不由得心中暗贊,不愧是朕選出來的,這個思路好,朕之前還忘記了。他還沒來及說話,卻聽到溫體仁又有點意味深長地對申用懋說道:“大明之外的土地,也是有用的,如唐之例!”

  申用懋開始聽得稍微一愣,隨后立刻明白過來,知道溫體仁所說的唐之例,其實是指唐王封建海外之事。這個事情目前還是絕密,只有少數大明最高級的官員知道。在場的人中,武將都還沒那資格知道。因此溫體仁說話,隱晦了一點。

  想明白了這點,申用懋對于大明對西域那邊的利益關系,就再無意見。倒是茅元儀和祖大壽兩人,聽得有點云里霧里的。

  崇禎皇帝見文臣之間已經達成一致,就對茅元儀他們吩咐道:“鄂齊爾圖去參觀新軍的時候,盡管讓他參觀,包括出擊武備學堂的課程之類,要想學就學。哪怕是他們也想旁聽,旁觀,甚至參與訓練,都無所謂。強軍之途,可不只是靠這點就可以的。朕還等著他,最好能讓衛拉特蒙古那邊有更多的人來大明學習,把在大明的所見所聞帶回西域去。”

  說起這個的時候,崇禎皇帝就想到了后世,非洲某個國家的軍隊軍官,在中國的軍校學習,由中國幫他們訓練。最終那個國家,方方面面,都打下了中國的烙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