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090 怎么辦?

  他這么一嚷嚷,多爾袞就立刻回過神來了。不愧是明末有名的人物,他立刻恢復了正常,只是臉色依舊很嚴峻,立刻開始發號施令。

  此時的他,已經顧不得田地上的糧食,立刻開始調兵遣將,一邊再次派人去找仁川逃回的守軍問情況,一邊又派出大量的探馬,前往仁川方向查探明軍的動向。

  大殿內的人,不管是滿清頭目,還是朝鮮官員,都顧不得勸諫多爾袞登基為帝了。有領到命令的,立刻行動了起來,沒有領到命令的,則匆匆辭別。

  一時之間,整個漢城,因為明軍在仁川登陸的消息,頓時就變得喧嘩起來,一隊隊地軍卒,在街頭上來來往往,兵器、盔甲的撞擊聲,急促地腳步聲等等,編制成了一首緊張地樂曲。

  這其中,滿清上下,都是在忙碌著,一門心思都只是在意怎么對抗即將到來的明軍。但朝鮮官吏這邊,那心思就多了。

  朝鮮國王光海君回到自己的大殿,一進殿門,就一屁股坐倒在地,根本就沒有考慮形象如何,而后呆呆地盯著地面,一動不動的。

  他的愛妃看到,慌忙沖過去問情況。光海君這個樣子,有點嚇到她了:“殿下,殿下,可是那人又對殿下無禮了?”

  她所說的那人,就是指多鐸,可又不敢明說,便只能用他來代替。

  也不怪她這么猜測,多鐸曾經就有多次侮辱過他們的經歷,像瘋子一樣的人,她實在是怕了的。

  在她問出話之后,光海君忽然一下抱住她,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他的愛妃見此,不由得嚇到了,連忙拍著他,試圖安撫他,同時又說道:“妾身那邊還有點銀子,要不求人去給殿下遞個話……”

  她所說的殿下,不是指光海君,而是多爾袞。相對來說,多爾袞比較理智,雖然他們還是能感覺到在多爾袞的眼里,其實他們就是個屁,但至少,多爾袞對他們還能保持表面的尊重。

  以前的時候,遇到多鐸的侮辱,他們也往往是這么做的。然而,這一次,光海君卻還是在哭著,老淚縱橫,哭得她有點不解。

  就在她懷疑,這次是不是多爾袞侮辱了光海君時,就看到光海君緩緩推開了她,老臉上,眼淚鼻涕一大把,有點絕望地說道:“完了……全完了,他們肯定不會放過孤的……肯定不會放過孤的……”

  他的愛妃感覺到了不對,不由得納悶地說道:“殿下,是誰不會放過您?”

  看到光海君的這種可憐相,她實在有點納悶,到底是誰,把光海君嚇成了這個樣子?以前就算被多鐸百般侮辱的時候,也沒見光海君嚇成這樣啊!

  “大明皇帝不會放過孤的!對,肯定不會放過孤的!”光海君有點神經質地回答道,“明軍打過來了,明天就能打到漢城,完了,全完了……”

  一聽這話,他的愛妃楞了下后,隨即恍然大悟。

  光海君知道多鐸最多是侮辱他,不會害他性命。但以光海君的所作所為,要是落到明軍手中,確實是會性命不保。如今只想著茍活的光海君,是最怕死的,難怪會嚇成這樣!

  想到這里,她心中不由得微微嘆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大明乃是天朝上國,遠比遼東蠻夷要好多少倍,雖然重新奪回了王位,可把滿清當主子的日子,又有多少時間能過得開心的?

  有一點,其實她是誤會了光海君的。要是光海君事先知道會有這樣的結局,那當年肯定不會腳踏兩只船,最終徹底投靠了滿清。那時候的他,看著明軍薩爾滸的慘敗,看著遼東明軍的一步步敗退,心中已認為滿清不可戰勝。可誰能想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更是大清已亡,而明軍王師則在仁川登陸,眨眼能攻到漢城了!

  一如光海君,他名義上的那些臣子,許多人都惶恐后悔了。這時候的他們,沒人會覺得,滅掉遼東滿清的明軍,會被多爾袞給擊敗。他們這些朝鮮偽官,無不為即將到來的命運而擔憂。

  這個時候,還一直想著緊抱多爾袞大腿的人,已經不多了。一個個都有著各自的打算,企圖保住自己的小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各種應對眼前危機的辦法,無關于節操,都一個個想了出來,并付之實施。

  然而,接下來的形勢,又讓所有人有點看不清了。甚至連多爾袞,都有點納悶了。

  進一步證實仁川登陸的明軍就是明國新軍,且數量至少在上萬人之后,多爾袞是真得嚇到了。他不覺得靠他目前手頭的兵力能擋住明國新軍。因為他知道,新軍之強大,還體現在火器火炮上。漢城的城頭上雖然也有大炮,但和紅夷大炮比起來,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遠遠不如的。據城而守,又外無援軍之下,漢城被攻破便是遲早之事。

  因此,多爾袞立刻就著手準備要向東轉移。至少大清的百姓和軍隊,要向東轉移。幸好之前也留了后手,已經準備了船,要是一個不對,就上船逃去倭國。

  想起這個,多爾袞又不由得暗自慶幸,要不是豪格突然回心轉意,把海船還了一些回來,這次還真沒法撤往倭國了。

  不過,如今事出突然,倉促撤往倭國的話,撒在各地的兵力就沒法收攏,自己的實力也將大減!這么去倭國的話,很可能會被豪格壓制!

  想到這里,多爾袞也非常頭疼。要是能打贏明軍的話,就一切都沒問題了。可如今既然打不贏明軍,就只有撤了。

  但仁川離漢城就這么一點距離,明軍眨眼便能打到漢城的,要撤的話,就要趁早。如此一來,雖然能逃得性命,可……

  想到這些,多爾袞不由得又嘆了口氣,無奈之下,他只能,也只有一個選擇可以選,那就是在明軍圍城之前撤走!

  一邊在緊急準備著撤走,一邊又帶著點希望,關注著仁川明軍的動靜。

  仁川,明軍上岸之后,便開始修筑營地,做出的是防御姿態,并沒有立刻開始進攻。這個情況,隨著滿清探馬報到多爾袞這里,簡直是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俗話說,兵貴神速,要是自己是明國將領,那趁著對手來不及集結兵力,肯定第一時間打到漢城來了。多爾袞心中想著,他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探馬被明軍的假象給騙了,就又連續派出探馬繼續查證。

  結果,反饋回去的軍情始終都是一樣的,明軍上岸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進攻,而是在修筑營地,似乎是在采用防御姿態。

  “從之前看,明國新軍統帥曹變蛟雖然年輕,可不是愚笨之人,更應該有熱血沖動才對啊!”多爾袞想不通了,那男子欲地說道,“難道這里面是有什么陰謀?”

  可要是有什么陰謀,多爾袞也想不明白,不直接把漢城打下來更好?

  “哥,管他呢,既然不馬上進攻,那我們就趁這個機會集結兵馬先防守,同時讓人趕緊把糧食收了!”多鐸倒是沒有考慮那么多,頭腦簡單多了,不像多爾袞一樣懷疑這懷疑那的。

  被他這么一說,頓時就提醒了多爾袞,對啊,還管明軍在搞什么陰謀,先去集結兵力和收了糧食才是正事。這么一想,他便立刻開始傳令實施了。不過沒搞清楚明軍到底在搞什么鬼,他心中始終都有點疙瘩。

  阿濟格看多爾袞這樣子,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該不會是明軍把仁川當作是鞍山驛堡,集結久了,等我們麻痹之后突然進攻我們吧?遼陽那么快丟掉,就是因為不知道明軍會突然進攻!”

  這個猜想,似乎是有道理。但多爾袞仔細一想,卻又搖頭了。仁川和鞍山驛堡根本就不同,最為關鍵的是,遼陽和漢城的局勢根本不一樣,完全不用照貓畫虎。對付漢城最好的手段,其實就是一登陸之后就進攻漢城。

  在他們猜測明軍動機沒多久,終于有探馬把可能地原因報了上來。說明軍應該是海船坐得太久,人馬皆生病了,因此不得不先采用了防御體系。

  一聽這話,多爾袞頓時大喜。要真是這樣,那就太好了。為此,他立刻傳來熟悉海事的朝鮮將領,一番詢問之后,得到的答案卻是是有這種可能的。

  這么一來,他就放心了不少。雖然他還是不敢主動去進攻仁川,但其他事情做起來卻是沒有顧忌的了。比如傳令集結軍隊,比如立刻搶收糧食。

  然而,他卻沒想到,負責糧食收割的吳達濟,在第一時間把漢城的消息,通過聊天群報了出去。

  仁川,新軍統領曹變蛟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由得對馮德華說道:“這個多爾袞,還真是得寸進尺,讓他有機會集結兵力就行了,竟然還敢去搶糧食!”

  馮德華聽了,點點頭微笑著說道:“這種情況,我們其實也預料到了,派兵吧!”

  登陸仁川的新軍,確實如滿清探馬所看到的情況,有許多將士和戰馬都因為長時間坐海船而有不適。畢竟新軍以前雖然坐過海船,可時間都是從容,因此可以在沿途海島休整。但這一次,是從鴨綠江那邊坐船,幾乎沒有多少靠岸休整的機會,趕時間,日夜兼程,一直到了仁川才登陸。

  但實際情況,其實沒有多爾袞所想象的那么糟糕,要不是為了實現戰略目標,就是把朝鮮這些滿清盡量多地趕往倭國,新軍完全可以靠身體能力強的將士向漢城攻擊前進的。以新軍的精銳,至少有一半人還是能打仗的。嚴格軍紀之下,就是再多一半人也是可能的。

  但新軍最終沒有這樣做,而是夸大了長途海運的影響,又或者是為了保證戰事的勝利,采取了保守的措施:先防御休整再出擊。

  這一點,讓后世的史學家都頗有微詞,他們認為人無完人,就算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曹變蛟,也有打蠢仗的時候。殊不知,曹變蛟其實也是在抱怨:“都怪滿清余孽太弱,要是在倭國的滿清余孽就能和德川幕府打的旗鼓相當,我們也不用這樣費盡心思做這些朝鮮的事情了!”

  哪怕滿清軍卒確實能打,在倭國有個上萬人,也不可能憑此征服倭國。倭國不算小,一次打仗,都能有十來萬軍隊的規模,以全國兵力來說,湊出個上百萬都不成問題。而且,這是德川幕府剛成立之初,武力雖然沒有一開始那么強大,但根基還是有的。

  要不是倭國本土有豐臣國松造反,又有天主教徒造反,光憑著在倭國的幾千滿清兵力,早就會被德川幕府干掉了。也是因為有這個預估,所以崇禎皇帝才花著心思,要把朝鮮境內的滿清余孽,盡量多地趕往倭國,讓倭國的各方勢力,實力能均衡一點。

  當然了,這種驅狼吞虎之策,也就只有有限的幾個人知道,比如新軍中是曹變蛟和馮德華知道而已。因此,對于登陸后采取守勢,新軍將士很多人都是不解的,只是在一開始紛紛請戰被否后就只有憋著了。

  不過當將令傳下,夜不收可以大規模出動時,新軍的夜不收,便立刻擁出了仁川,憑借著士氣、軍紀、裝備和身體素質的優勢,立刻把建虜探馬給趕回了漢城。明軍夜不收的身影,開始出現在漢城周邊。

  這一下,多爾袞就只有一個選擇,拼斥候,他是拼不過的。要想驅趕明軍夜不收,完成收糧的目標,就必須出動軍隊才行。可是,如此一來,也肯定影響收糧。倒是集結各處的軍隊不影響。畢竟集結的軍隊在路上行軍,是不怕夜不收的騷擾的。

  另外,有一個情況他也注意到了,明軍的到來,對朝鮮人的影響非常大。朝堂之上,很多朝鮮官員托病不來;私底下,卻互相聯絡,熱火朝天;朝鮮軍卒,更是開始消極怠慢,一開始派出去收割糧食的朝鮮人,一個個全都在墨跡……

  多爾袞連續兩天沒怎么合眼了,在綜合考慮當前狀況之后,他忽然咬牙切齒地做出了決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