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柳木隨行有近千人,浩浩蕩蕩一路游玩。各州府的豪商提前數日就排著隊邀請柳木入住他們的園子。
邢州城。
這里最大的三名豪商搶破頭就為了請柳木一行住進自家的園子里。
大唐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對商人政策最為寬松的朝代。有人說過宋才是商人的樂土,但宋代連自己的安全都保護不了,商人怎么可能有安全的經商環境。
而且大唐的豪商都與名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國力、安全、朝堂之上,商人雖然依然是最低賤的職業,但比起其他朝代卻是好上無數倍。
所以,只有大唐,是古代商人的樂土。
信箋送到,柳木只說了一句:“我家夫人選。”
獨孤蘭若也沒什么可選的,將三份信箋翻過來后,隨便抽了一份讓人遞回去。并且明言,這是背著隨機抽取,并非刻意挑選。
柳木還附信一份,表示愿意去另外兩家赴宴。
“夫君,莫不是還有什么活需要我去作?”獨孤蘭若在進城的時候問道。
“你的任務就是玩,盡情的,快樂的,痛快的去玩。當然,也可以猛吃猛喝,這里有許多不錯的美食。”柳木靠在獨孤蘭若的腿上輕松的說著。
進入邢州,李道彥依然還是陪著的,這里是屬于他總管府管轄的范圍。
前來迎接的邢州總管韓世愕。
這位韓世愕是秦瓊的好友,但還有一層更親近的關系就是,他是李靖的表弟。李靖的舅舅可是位大人物,前隋的韓擒虎。
韓擒虎遠遠的就迎了上來,滿臉的笑容沖著柳木與李道彥一抱拳。
而后又有一人上前,李道彥卻是未等對方有動作,先一步抱拳施禮,柳木見狀也趕緊跟著一起施禮。
來人大笑:“木郎君必不識我,卻是謙順之人。老夫崔淼,字浩淵,聽聞你想一觀先祖《十六國春秋》手記,今日特意帶來。”
柳木趕緊下馬,再施一禮。“謝長者賜。”
十六國春秋又叫十六國史,是西晉滅亡之后的各國史記。后世雖有人點評其中時間混亂,人物出錯等等。
但,一部耗時二十幾年,朝廷不支持,全靠自己一力完成。走訪無數地方,求閱無數書籍,這樣的一部書何其珍貴。到死,都沒有真正刻板印刷,還是崔鴻的兒子在數年之后,這抄錄一份,獻給當時的北魏朝廷。
也僅僅就是扔進了史館,然后那一套早就化為灰燼。
對于北魏朝廷來說,那只是一本書。可對于清河崔氏而言,那是崔氏子弟崔鴻一生的積累,比性命更重。
這一次能由崔鴻的曾孫將其復抄本以及一些當時的手記原件帶來,誠意何其大。
清河崔氏的家宅就在清河縣,屬邢州。
當晚有小宴,宴分兩處。一處自然是韓夫人、崔氏貴婦宴請獨孤蘭若,一處則是宴請柳木。
“這頭一杯,恭喜小郎君出奇兵大勝突厥。”崔淼作為這里最年長者首先舉杯。
柳木舉杯:“祝我大唐橫掃環宇,萬邦來朝。”
“好,那連三杯,祝我大唐橫掃環宇,萬邦來朝。”崔淼一口就將那半兩的烈酒灌了下去,然后再連飲兩杯。
“第四杯,晚輩有句話說給崔老您聽。您若是認為晚輩所講的在理,那請您滿飲,或是晚輩說的不對,晚輩自罰三杯。”柳木高舉酒杯朗聲說道。
崔淼將酒杯倒十分滿,輕輕拱手:“有志不在年高,木郎君請言。”
“晚輩在三原、涇陽、華原各開一間書院,晚輩狂妄自題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晚輩請問,國先還是家先。”
“木小郎君有何見解?”崔淼的語氣變的嚴肅,他對柳木的已經有幾份看重。
“崔老,我大唐兵壓頡利,大唐勢盛、頡利勢微。室韋、靺鞨等部爭向來賀,商隊北行千里亦可不用一丁護衛,出了云州商隊有任何損傷,所屬各部首領拿人頭作保,無人敢劫掠商隊一針一線。”
說到這里,柳木舉起了酒杯。
崔淼雙手捧著自己的酒杯一飲而盡,柳木也陪了一杯。
“木小郎君的話在理,大唐強盛百姓才可富足,盛世太平才有輝煌門庭。老夫敬你一杯,敬在座各位為護國而征戰的將軍一杯,請!”
“請!”
雖然說屋內有多半的武官都沒聽懂柳木與崔淼說的是什么,內涵的深意是什么。但這一杯他們都很痛快的喝了下去。
雖然已經喝了五杯,但這才真正算是三杯過。
一隊舞姬這才魚貫而入,絲竹聲響聲。
接下來就是扯蛋時間,誰有興趣猛喝就盡管喝,倒是些人圍著柳木要聽八百丁血戰之事。
柳木站在桌子上,一只手拿著扇子:“話說,本公子給八百丁穿上灰麻布衣……
柳木講的很樂呵,眾人卻是沒有一個人笑,有些個武官在這大夏天冷汗直流,他們可以感覺到突厥人被連坑三次有多可悲,沖陣到近前卻發現敵軍刀槍不入有多可憐。
八百殺神這是唐軍內部知道這事的人給定的名字。
此時聽柳木在講,柳木一直笑,講的也很輕松。眾人腦海之中卻有了另一個想法,殺神不是那八百丁,而是這位。
韓擒虎低聲對李道彥說道:“他秦叔寶得這八百丁,若是擴到三千五千人,再配合五萬輕騎就敢深入大漠與突厥王庭一決高下。”
“秦叔寶是柳木的大姐夫。”李道彥淡淡的來了一句。
這意思就是,莫說三千五千,縱然配到八千人,只要大唐皇帝沒有反對,也就是一年的時間。
“恩,哼!”韓擒虎突然猛灌了幾杯酒,正是那羨慕嫉妒恨的感覺。
李道彥大笑:“你這腦袋,秦叔寶不會有領軍出征的機會,讓他真的殺到了突厥王庭拿什么封賞。”
柳木那邊這時已經講完,沒從桌上下來而是揮手示意侍女、仆從、舞姬、樂師全部離開。
韓擒虎見狀示意自己的親兵去守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