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的血腥巷戰持續了五天,自知已經是死路一條的元軍倒也的確戰斗到了最后。
他們一個活的沒剩下。
就算有投降的,也被殺紅眼的吳越軍就地處決了,總之到第五天下午的時候隨著最后一批色目士兵倒在排槍下,這座城市徹底被光復,同樣吳越軍前方運河通道也打開,二十四小時后第一批滿載炮兵和五十斤巨炮的船隊,就出現在了臨清城外……
但張定邊還是沒攻下大名。
雖然漢軍的確也加強了對大名城的進攻,但張定邊手中肯定不會有五十斤攻城炮,而且他要面對的蒙古軍兵力是東昌的三倍,而他因為運輸的限制,能夠動用的兵力卻不足呂珍的三分之一,所以這個結果倒也不算奇怪。同樣這個結果也讓張士誠一方熱情高漲,事實上這時候他們已經算是三家里面最接近于成功的了,張士誠什么也不顧了,連同他弟弟張士信把這些年積攢的財富不斷拿出,再加上那些支持他的士紳,幾乎瘋狂地往外撒錢不斷制造更多武器。
造更多大炮。
造更多火藥。
給士兵發更高的餉,
然后呂珍和左君弼也的確是不負眾望,他們用五十斤巨炮再一次順利轟開了臨清城,為了能夠以最快速度結束巷戰,甚至張士誠還為他們鑄造了恐怖的五十斤臼炮,用一枚枚昂貴的開花彈血洗這座城市。
最終他們又成功拿下臨清。
張定邊還是沒拿下大名。
這樣就基本上大局已定了,真正取得這場競賽勝利的呂珍和左君弼,給張定邊送去一份炫耀般的告別信,乘船沿著運河直撲海津,一路之上勢如破竹,所有地方官員全部望風而降。僅僅五天后奪取長蘆,第二天拿下青州,從臨清啟程僅僅十天后吳越北伐軍前鋒到達海津鎮,五十斤臼炮的轟擊瞬間就瓦解了城內軍民的斗志,當天晚上城門被漢人士兵打開,吳越北伐軍源源不斷沖進海津鎮,到天亮時候這座要塞就易主了,然后大軍繼續向前。
第二天下午,河西務。
“大帥,吳軍前鋒七天前就離開了蓬萊,常遇春和李文忠率領,徐達率領后續主力前天也離開蓬萊。”
左君弼對呂珍說道。
“七天,這時候應該早到了?”
呂珍疑惑地說。
的確,這時候已經轉東南風,從蓬萊啟程的吳軍是順風,哪怕那些平底船速度慢,七天時間也足夠他們從蓬萊到海津了,甚至理論上應該比他們還要早,但為何至今還沒見人?
“算了,不管他們了!”
緊接著他就說道。
的確,沒有必要再管這些,他們已經到了臨門一腳,哪還需要再管其他人,打開河西務,明天大軍就能抵達大都,這時候別人怎么努力也都大勢已去,這場競賽的最終勝利者肯定是他們,這天命之主是張士誠,接下來他們都是開國元勛,常遇春也罷徐達也罷張定邊也罷,這些赫赫有名的戰將統統都是失敗者,統統都輸給了憑借實力碾壓的他們。
“只是需要小心韃虜逃跑。”
左君弼看著遠處說道。
遠處大批蒙古騎兵洶涌而來,這是妥懽貼木兒做的最后掙扎,也是他能夠集結起的最后一支軍隊。
準確說是援軍。
大都城內已經沒有真正軍隊,所有元軍能調動的都交給王保保投入到了臨清三地,如果不是還有色目人和他們同仇敵愾,妥懽貼木兒連那些人都湊不出,目前元軍幾乎一半是色目人。而現在這些其實是從北方草原召集來的,由原本歷史上北元的主要支柱之一納哈出統帥,總數也不過才兩萬人,這是妥懽貼木兒最后的掙扎,如果連納哈出也戰敗,那他唯一的選擇也就只有逃跑,逃往大同去投奔孛羅帖木兒。后者在象征性派出騎兵襲擾張定邊,然后被接連多次打敗后,也很干脆地撤回去,雖然這個家伙算是見死不救,但他手中還有最后一支不會叛變的元軍,這是妥懽貼木兒最后的退路。
所以左君弼的擔心也很正常。
畢竟奪天命所歸的條件不光是攻克大都,最重要的還有抓住或者殺死這個元朝皇帝,只有抓住妥懽貼木兒才是真正天命所歸。
“那就追殺,他逃到哪兒咱們追到哪兒!”
呂珍說道。
就在此時納哈出率領的元軍已經開始沖鋒,這些來自遼東和北方草原的蒙古士兵明顯比內地的強,兩萬騎兵分三個集團,在寬度超過五里的正面,從南向北向著吳越軍洶涌而來,帶著大地的顫動,恍如海嘯的怒濤,誓要將吳越軍擠壓進背后的運河。
而五萬吳越軍組成八個大的空心方陣,在平原上幾乎一字排開,在他們身后的運河河堤上,另外還有一萬線列步兵組成的防線。
同樣站在河堤上的呂珍二人就這樣看著蒙古騎兵的沖鋒。
他們身旁的五十斤臼炮驟然發出了怒吼,在向著天空噴射的火焰中一枚枚巨大的開花彈,帶著木管引信燃燒的火星直沖天空,緊接著又劃著一道道弧線墜落,下一刻蒙古騎兵的洪流中一團團烈焰炸開,而也就在同時那些同樣架在河堤上的十二磅野戰炮開火,實心彈呼嘯著掠過列陣的步兵落在蒙古騎兵中。開花彈的爆炸和實心彈的撞擊中,剛剛開始沖鋒的蒙古騎兵立刻就一片血肉橫飛,但這些人明顯不是八里橋他們那些廢了的后代,盡管吳越軍炮火兇猛,他們依然頂著死亡向前,瘋狂地拉近著他們和步兵陣型間的距離。
然后步兵陣型前方六磅野戰炮開火。
步兵陣型中間二十四磅臼炮開火。
數百門各種口徑大炮的狂轟讓蒙古騎兵們不斷丟下越來越多支離破碎的死尸。
但活著的依然在沖鋒,他們背后就是大都。
他們占據這片富饒土地的標志。
失去大都也就意味著他們徹底失去這片占據百年的富饒土地,然后被趕回寒冷貧瘠的草原,趕回到他們世世代代的貧窮中,由原本享有一切的征服者,變成一群在風雪中掙扎求生的牧民,已經享受過這個花花世界的他們不想再回到那樣的日子,所以他們別無選擇。
炮彈終究沒擋住他們。
最前方的騎兵終于沖過了炮火的攔截。
他們那些在八里橋殺死五個敵人的后代會為他們祖先而顫抖的。
面對那片刺刀叢林的蒙古騎兵們沒有絲毫畏縮,端著他們的長矛硬生生地撞了過去,然后在不足五丈的距離,他們對面刺刀叢林變成了爆發的火山,燧發槍噴射的火焰和硝煙中,最前方的蒙古騎兵就像狂風吹過的麥田般波浪線倒下。他們陣型的密集和距離的近無可近,讓吳越軍的子彈幾乎就沒有浪費的,騎兵和戰馬的死尸帶著狂奔的慣性,幾乎全都載倒在了刺刀的刀尖前,還活著的騎兵茫然站起,然后刺刀刺進他們的身體。
而他們后面同樣沖鋒的騎兵混亂地轉向或者越過戰馬的死尸,然后步兵線列的后面,一枚枚冒著煙的手榴彈飛出,爆炸的火光中他們再次慘遭屠戮,但數量不多的騎兵還是終于撞上了步兵。
但撞上的是刺刀。
就在馬背上騎兵拿著長矛和刺刀叢林互刺的時候,迅速完成裝彈的吳越軍步兵在刺刀叢林的后面再次扣動扳機。
然后這些騎兵也倒下了。
但騎兵沖擊的不僅僅是正面,在正面交戰開始的時候,另外的蒙古騎兵像他們習慣的那樣,迅速插入兩個方陣之間的空隙,然后在兩邊步兵的夾擊中奮力向前,他們的目標是陣型后面河堤上的大炮,這些大炮依舊在持續不斷地射擊,甚至用炮彈在對正面的騎兵進行遮斷,它們居高臨下可以輕易地攻擊四里內任何目標。
盡管左右兩側吳越軍的子彈讓這些騎兵同樣死傷慘重,但他們依舊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沖過攔截。
然后迎戰他們的還是排槍。
“殺!”
脫脫的兒子哈剌章,瘋狂地吶喊著催動戰馬,向著前方這道綿延的防線決死沖鋒。
幾乎就在同時前方一片火光。
他身旁那些英勇的騎兵們立刻在鮮血飛濺中倒下,但后續騎兵依舊和他一樣瘋狂向前,他們手中一支支長矛端起,他們引以為傲的騎射已經沒用了,射箭必須減速,狂奔的戰馬上再好的弓手也射不中目標,甚至距離遠的時候為追求準確還得停下。歐洲前膛槍時代騎兵甚至被禁止沖鋒中用卡賓槍,蒙古騎兵的弓箭肯定不會比卡賓槍更精確,但在對面成千上萬的火槍面前無論減速還是停下都和自殺沒區別,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最英勇姿態全速撞擊向前,速度是他們唯一可以依賴的。
甚至為了速度他們連盔甲都不要。
他們也在適應新的戰爭。
他們同樣都是身經百戰,在最初的茫然失措之后,他們也逐漸明白冷兵器騎兵對線列步兵該如何打,用弓箭是自殺,他們永遠射不過排槍,穿盔甲減慢速度也是自殺,那東西在子彈面前同樣毫無意義,唯一的選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沖,沖上去用長矛和彎刀解決,只要別讓步兵裝第二輪子彈他們就是勝利者。
此時后面的步兵陣型中,一個方陣實際上已經被沖開。
這并不奇怪。
空心方陣可以最大限度抵擋騎兵但不是免疫騎兵的攻擊,在機槍沒有誕生前,騎兵沖鋒是不會過時的,更別說吳越軍只是拿破侖戰爭時期的水平,而拿破侖戰爭時期騎兵始終都是戰場上的重要力量,這些蒙古騎兵的驍勇也絲毫不輸于小拿拿的那些胸甲騎兵,他們沖開一兩個空心方陣很正常。
但依然沒用。
因為河堤上所有大炮幾乎同時轉向了沖開方陣的騎兵,然后超過兩百門大炮的攢射瞬間把后續騎兵打得尸橫遍野,后繼無人的蒙古騎兵反而陷入重圍,緊接著重新完成裝彈的步兵從兩側射殺這些沖進陣型的騎兵,甚至端著上刺刀的步槍上前把他們刺落馬下。
沒有步兵跟進的騎兵也是沒用的。
在第一輪子彈中幸免的哈剌章吼叫著鞭打他的戰馬,帶著身后同樣幸免的騎兵瘋狂地沖向河堤,就在這時候令他狂喜的一幕出現,河堤上正對他的吳越軍明顯來不及裝彈,因為害怕開始紛紛逃跑,這一刻他下意識地狂笑起來,然后端著長矛如風般沖上了河堤……
然后他驚叫一聲帶住戰馬。
在他前方運河靜靜流淌,平靜得仿佛這道河堤分擱出兩個世界,而運河的河面上無數漕船排成一條密集的長龍錨泊,他正對的一艘漕船上,一個男子正背著手向他露出微笑。
就在他胯下戰馬嘶鳴一聲立起的瞬間,那男子身旁一道烈焰噴射,下一刻哈剌章連人帶馬在巨大的撞擊力量下倒翻過去,還沒等他從地上掙扎起來,一個原本逃跑的吳越軍士兵出現在他視野,同時出現在他視野的還有一支刺向他胸前的刺刀。
就在此時他身后的騎兵也紛紛沖上河堤,然后在狂風暴雨般的散彈打擊中支離破碎。
“自尋死路!”
不遠處的呂珍鄙夷地說。
運河的河堤不是最后防線,運河河面上一字長蛇排開的一艘艘漕船才是,每一艘漕船上都有兩門自衛用的六磅炮,這些漕船從江南輾轉千里而來,路上水匪湖盜可都有的是,沒有足夠的自衛火力豈不是送菜?幾百門廉價的生鐵炮才是吳越軍這個巨大陣型的最后一道。而此時那些原本試圖沖上河堤的蒙古騎兵已經被迫掉頭沿著河堤而逃,但可惜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還是在河堤和空心方陣最后一面的火力夾擊中,這些可憐的蒙古騎兵們就這樣在逃跑中越來越少,很快隨著最后一名騎兵的倒下這場大戰也終于落幕了。
兩萬蒙古騎兵,只有不足八千逃離了戰場,他們沒有逃回大都,而是在納哈出率領下向西南而逃。
估計是去保定越太行山了。
“前進,目標大都!”
呂珍整理一下軍服滿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