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貿易陷阱

  陳喬山對高盛的實習機會沒什么興趣,不過嚴小沁倒是很上心。

  “這么說,你暑假就能去高盛實習了?”中午食堂吃飯的時候,陳喬山隨口提了一句,嚴小沁馬上就問起了詳情。

  “沒影的事,還要面試,還不知道能不能被選上呢。”

  “你一定能選上。”嚴小沁對他信心十足,過了一會,她又問道:“高盛的實習生通知我也看了,不是只招大二的學生嗎,怎么通知你去面試啊?”

  “具體我也不清楚,應該是保爾森的緣故吧。”陳喬山把心里的猜測說了出來。

  “他不是高盛的總裁嗎,他親自推薦還得面試?”

  陳喬山解釋道:“這是公司文化的差異了,簡單點說,保爾森有推薦的權利,但是錄取與否不在他的職能范圍內。”

  嚴小沁沒再問什么,想了想她放下手里的筷子,從一邊的包里拿出一本筆記遞了過來。

  陳喬山順手接過,問道:“這是什么?”

  “課程筆記,經濟學還有概率論的,重點我都幫你記下了。”

  “你去上光華的金融課了?”

  嚴小沁瞥了他一眼,沒吭聲,陳喬山心里有點感動,不過嘴里卻說道:“以后別去了,我借同學的筆記翻翻就成,你專業課也不少。”

  “你還是多花點時間復習吧,高盛的實習機會很難得的。”

  陳喬山沒再說什么,他隨手翻了翻,嚴小沁是很細心的,筆記很詳細,突然,他指著其中一條內容問道:“這是什么?”

  嚴小沁側頭看了一眼,解釋道:“這是經濟學的作業,王教授在課上說政府正在跟美國人談判,國內計劃對紡織品出口征收從量稅,要我們分析其中的利弊。”

  陳喬山點了點頭,這太正常不過了,中美貿易爭端就沒有停歇的時候。

  所謂從量稅,就是貨物不分優劣,以計量單位來征稅,比如質量或是體積,由于不區分貨物品質及價格差異,實施無差別征稅,就失去了稅收的調節機制。

  從根本上講,從量稅對于發達國家有利,因為它加重了廉價品的成本,產品附加值越高,受的影響越小,這就變相要求出口商提高產品質量。

  事實真的這么簡單嗎?未必。

  這里面涉及到產業經濟學,解釋起來很麻煩,不過聯系到國際貿易爭端,就很好理解。

  價格定太低,美國告你劫掠性定價,價格太高,你這是壟斷壟斷,價格跟美國企業一樣,他們還可以告你價格合謀,總之,為了利益,美國政府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根據世貿協議的規定,從明年1月1號起,中國紡織品成衣出口就將解除配額限制,這無疑是個重大利好,不過美國人不會輕易就范,一直以來都在施壓,要求中國對紡織品出口加以限制,這才有了加征從量稅這一說。

  任何限制國際貿易的政策,都是違背世貿協議的,不過對于美國政府而言,國際公約基本就相當于夜壺,需要的時候拿來用用,不需要就踢到一邊。

  陳喬山前世就是搞外貿的,他清楚事情的結局,作為過來人,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做點什么。

  揭蓋子不是那么容易的,國與國之間,個人的影響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陳喬山琢磨了許久,終于找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網站的事一股腦都扔給了王四峰,陳喬山再次泡起了圖書館。

  雖然從量稅理論很簡單,學經濟學的基本上大一開始就會接觸到,不過越簡單的理論,背后的牽扯就越復雜,陳喬山可不想鬧出笑話。

  2月25號,搜狐財經刊登了一條新聞,《開征出口從量稅能否提高企業紡織品質量》,文章署名陳喬山。

  相比于上一回,這次發文就簡單很多,基本沒什么波折,陳喬山只是簡單跟賈一楠聯系了下,稿子發過去,隔天就上了財經版面。

  跟上回一樣,這篇文章基本無人問津,普通民眾壓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出口從量稅,自然沒人關心陳喬山的理論。他也不著急,魚餌是扔下去了,至于能不能釣到魚就不是他能決定的。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從量稅實施無差別征稅,變相降低了商品的利潤率。

  對于低附加值產品,企業只有提高售價來攤平成本,不過同樣的價格下,質量就成了主要的競爭因素,所以說,從量稅有抑制出口增、提高產品質量的作用。

  陳喬山直接給出了否定的意見,他認為從量稅不會促使紡織品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反而會擴大出口。

  質疑學界普遍承認的經濟學理論,這不就是個笑話嗎。

  沒過多久,這篇文章就引起了經濟界人士的注意,看過之后,大多數人都是嗤之以鼻,關鍵是他的理論沒有一點切實的證據,甚至于都沒人愿意出頭去反駁他,跟一個學生計較,太跌份。

  事情很快就傳開了,不過沒什么好話,上回駁倒李稻葵教授的那點好名聲,直接讓陳喬山敗了個干凈,耐心等了兩天,一點動靜都沒有,他有些遲疑,我這餌料放的挺足的,怎么沒人咬鉤呢?

  沒用多久,陳喬山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自己分量太輕了,王志誠副教授也因此找上了他。

  “你經濟學是我教的嗎?”剛一見面,王教授就來了這么一句。

  陳喬山有點莫名其妙,他問道:“王教授,我是您學生,經濟學自然是您教的。”

  “那你這套從量稅理論也是跟我學的?”王教授明顯有點生氣。

  陳喬山明白了,魚沒釣到,倒把這位給惹上了,不過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王教授,我堅持這套理論。”

  “你這明顯是歪理邪說,從量稅屬于成本約束機制,成本上漲,利潤率自然就會下降,這還用我重復嗎,高中生都明白的道理。”王教授明顯正在氣頭上,話說得很不客氣。

  陳喬山聞言不禁笑了,“王教授,所有的經濟學理論都有約束條件吧?”

  王志誠盯了他一眼,眼神有點遲疑,他有點拿不準自己這個學生到底是怎么想的,“有約束條件是不錯,不過跟現在的問題有關系嗎?”

  陳喬山好整以暇地問道:“王教授,這次從量稅征收的目的是什么?”

  “促使企業提高紡織品出口的附加值,同時降低出口份額。”

  這不是什么秘密,加征從量稅是美國人的要求,政府含糊其辭,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不過王志誠能在課堂上講出來,肯定是征求過專家的意見,應該已經形成了一致的結論。

  “王教授,如果我是企業主,肯定不會去提高產品質量。”

  “為什么?”

  “您覺得歐美市場是自由市場嗎?”

  這個問題很尖銳,王志誠眼神復雜地看了陳喬山一眼,“這是貿易妥協。”

  加入TO以后,中國對美出口爆炸式增長,導致美國對華赤字飆升,美國經常性施壓,中國幾乎做出了所有的讓步,降低關稅、減少補貼、減少國企份額、消除投資障礙,這就是所謂的貿易妥協。

  陳喬山斬釘截鐵地說道:“這不是貿易妥協,這完全就是貿易陷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