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鄭記

  隨機推薦:

  李月娥在上飛機前,還在問兒子鄭朋孝為什么沒有同行,鄭昌平只推說他已經先行一步,去英國聯系舊友,提前尋找住處。

  這套說辭經不起推敲,但李月娥終究只是個做慣了闊太太的女流之輩,就算察覺出端倪,也不可能在飛機起飛前再做徒勞掙扎,只能在鄭昌平夫妻的攙扶下,一步三回頭走進啟德機場的登機通道。

  機場外,蘇敬賢坐在車里,目睹飛機劃過城寨上空,消失在天際,終于長長的吐了口氣。

  從今天開始,香港不再有鄭家,也不再有鄭記,從工商署注冊的新公司名字——新鄭記織造制衣公司——將在香港織造制衣行業中開拓新的天地。

  新鄭記的鄭字,是母親鄭麗茹的鄭。

  從機場通道送完李月娥一行人的蘇守財和鄭麗茹,唉聲嘆氣坐進車中,都微微有些出神。

  “老大他們在香港這么大的家業,就這樣完了?”良久之后,蘇守財輕聲開口,還帶著難以置信的口吻。

  他窮了半輩子,市井小民的思想根深蒂固,相比之下,鄭家在他心目中一直都是不可逾越的大山,而短短月余時間,親眼目睹這座大山分崩離析,蘇守財只覺這一切如夢似幻。

  鄭麗茹握著丈夫的手,心有戚戚焉,卻也只是嘆氣,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在汽車后視鏡里將后排父母的神色盡收眼底,蘇敬賢搖了搖頭,踩下油門,汽車從啟德路駛出,和飛往英國的航班背道而馳。

  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把事情的真相告訴父母,一切已經落幕,與其將真相血淋漓撕開,不如到此為止,讓父母相信他們所看到的,留幾分念想。

  鄭家的幾棵獨苗離港后第三天,蘇敬賢將新鄭記織造制衣公司的新老員工齊聚一堂,舉行公司重新開業后的第一次集體會議。

  戰前的香港,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十家本土織造制衣工廠,截至今年年初,全港織造制衣工廠已經超過五百五十多家,行業內雇傭的工人近三萬名,占整個制造業雇員的百分之三十之多。

  織造制衣不是暴利,但從行業占比的角度來看,卻是全港制造業中首屈一指的龍頭。

  拿著手里的統計報告,蘇敬賢揉了揉眉心,不禁感嘆鄭云宏有幾分本事,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讓鄭記在行業中名列前茅,委實不易。

  “現在新鄭記在香港有八間工廠,分布在元朗、深水埗、太子道、北角還有觀塘幾個地區,紡紗織造廠六間,制衣廠兩間,我想知道有冇可能把這些工廠整合起來?”蘇敬賢將報告卷成紙筒,在桌上輕叩,環顧四周的員工。

  這個問題問出后,辦公室里八間工廠的負責人面面相覷,竟然沒有一個人率先開口說話。

  蘇敬賢看著眾人面上的難色,心中嘆了口氣,鄭記現在雖然做到這么大,但卻缺少一套正規的管理方式,弊端已經顯露出來。

  八間工廠,分布地區散亂,這和鄭云宏一家人當年抵港白手起家時有關。

  鄭記創業之初,是在地租最便宜的元朗、觀塘等地區開設廠房,生意漸好后為了擴大業務,逐漸往交通便利的地區搬離,重新開設廠房。但這樣一來,卻又因為一時半會兒離不開舊廠房的供給,只能保留舊廠房,陷入越來越散亂的局面,難以集中管理。

  鄭云宏這些年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他還沒來得及改善,就被蘇敬賢趕去賣咸鴨蛋了。

  所以現在,這個爛攤子就落在了蘇敬賢手里。

  沒有得到幾個工廠負責人的回應,蘇敬賢搖搖頭,接著問出第二個問題:“好,這個問題先擺在一邊。我想問下六間紗廠的負責人,現在我們的紗廠是只提供新鄭記的原料供給,還是連出口售賣一起做?”

  這個問題顯然比之前的問題要簡單得多,蘇敬賢話音剛落,六間紗廠的負責人互換一下眼神,隨后一個三四十歲中年男人站起身來。

  蘇敬賢認得,這個男人是太子道紡紗織造廠的負責人,黃浦籍,名叫孫滬寧。

  “老板,目前的六間紗廠,每個月的產量很大,除了給鄭……新鄭記提供布匹棉紗之外,主要是出口和零售。”孫滬寧作為六間紡紗織造廠的代表,開口回答道。

  “嗯,明白。”蘇敬賢點一點頭,壓壓手示意孫滬寧坐回原位,“我為人很隨和,以后開會不用這么拘謹。”

  八間工廠的負責人聞言,神色稍稍輕松幾分,不過緊接著蘇敬賢下一句話,卻讓他們再次把心提了起來。

  “我先說一說今后的打算,新鄭記從今日開始會將重心放在制衣方面,不再做紡紗出口零售的生意。”蘇敬賢環顧四周,不去理會幾名紗廠負責人突變的臉色,停頓一下后繼續開口說道,“所以公司接下來會裁員,希望各位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現在新鄭記是自己的生意,蘇敬賢不得不將精力分出一部分放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上,而改革正是目前新鄭記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如今香港大部分公司都在轉型,摒棄老舊的管理方式,管理層也逐漸年輕化、高學歷化,如果新鄭記還按照之前的運作模式,用不了幾年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蘇敬賢看過現在會議室里八間工廠負責人的履歷,除了太子道的工廠負責人孫滬寧是畢業于拔萃男書院,其余幾人都是半路出家。尤其是元朗和觀塘區的工廠負責人,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只是因為當初跟著鄭云宏一起打天下,才會被留用至今。

  雖說他們在公司待了一二十年之久,經驗豐富,但實際上,這樣的人外面一抓一大把,除了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再無任何閃光點可言。

  而且他們的經驗,已經在慢慢和時代脫節,新鄭記想要更進一步,必須注入新血,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等陣散會之后,也麻煩大家將裁員的消息告訴下面的員工,被解雇的老員工,公司會補發一個月的薪水當作補貼。”蘇敬賢敲了敲桌子,將眾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自己身上,“當然,你們都是舊鄭記的功臣元老,如果有人不幸被解雇,除了一個月的薪水補貼,我私人再補償他一千塊港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