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對于任何一部電影都有巨大影響,哪怕是視覺特效大片也離不開劇本的幫助,這是一部電影得以成型的基石。
而奧斯卡這邊將劇本獎分為了兩個類別,一個是最佳原創劇本獎一個則是最佳改編劇本獎,它們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劇本故事的來源。
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種,基本上都是根據已經存在的、文學故事、漫畫、游戲、傳記甚至新聞報道進行故事改編創作的劇本。
可以是原汁原味還原故事的,也可以是將原著進行顛覆性創作。
至于原創劇本就很好理解了,在這個劇本之前沒有原型出現,完全是編劇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新故事,比如《迷失東京》、《朱諾》、《盜夢空間》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以續集類電影的劇本都會自動被歸入到改編劇本之中,因為徐紀一定是在前作的基礎上創作而成。
舉個簡單的例子,《盜夢空間》是屬于原創劇本,但如果諾蘭拍了《盜夢空間2》,那么后者如果要評選奧斯卡的話,就只能在最佳改編劇本這個項目中。
最近這些年來,改編劇本跟原創劇本基本上是各自占據了半壁江山,兩個獎項對編劇們而言也是增加了不少獲獎幾率。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面,奧斯卡獲獎作品幾乎都是改編,而劇情片則是主流。
就是在用文字講訴故事,而通過改編而成的影片更容易被青睞一些,游戲、話劇、漫畫這些來源都要次一等。
這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言似乎是好事兒,因為它的確是一部根據改編的劇情電影。
但是對于張楚來說,這個就是極大的劣勢!
奧斯卡擁有非常多的獎項,為了避免出現外行選內行的事情,每個專業的人只能參與評選自己專業的獎項。
演員分會評選表演獎、導演分會評選導演獎、攝影師分會評選攝影獎,編劇分會自然要評選編劇獎。
問題在于張楚根本就不是編劇工會的一員,哪怕他曾經憑借《神探夏洛克》得到了艾美獎、金球獎的限定類劇集最佳編劇獎。
絕不會有人認為奧斯卡各個獎項的評選是公正的,每個人都有私心,會在下意識選擇熟悉的人或者作品。
尤其是在質量不分高低的情況下,人情因素自然就占據了主要因素。
張楚是一個外國人、非工會成員、亞裔,并且才剛剛過二十歲就是全球聞名的暢銷書作家、作家富豪榜第一!
如果讓這樣一個所謂的天之驕子輕松拿到奧斯卡提名,編劇工會里面數以萬計默默無聞的老人怎么會心甘情愿?
妒忌心是最無法突破的一面。
沒人想看到每年能賺幾千萬美元的作家跑來編劇領域搶飯吃的同時還把最高獎給帶走,這豈不是證明他們能力比不上這個小年輕?
這票不好弄!
對于很多電影人而言,獲得奧斯卡提名就是獲得本專業同事們認可的最高榮譽!
哪怕是華納兄弟這樣的大型制片廠都不能保證一定能幫張楚運作到奧斯卡提名,因此在那800萬美元的公關經費里根本就沒有一分錢用于最佳改編劇本。
李桉想要競爭最佳導演都得自掏腰包支付其中的一部分,更別說張楚。
“你也別太擔心,我們可以先看看風向標跟前哨站的情況。影片的高質量是隱藏不錯的,作品改編難度擺在那邊,并不是每個編劇都能輕松駕馭。更何況現在奧斯卡評委擴招,我們亞裔在其中的話語權也有所增加,如果質量過硬的話,集中力量也能造勢!”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奧斯卡評委里面,白人肯定是最多的,近些年黑人權益運動不斷提升,甚至很多奧斯卡獲獎作品都因此被貼上政治正確的標簽。
白人里面又分為美國幫、英國幫、愛爾蘭幫、澳洲幫等等,根本不會同心協力。
《少年派》的觀眾口碑以及票房就是張楚競爭的底氣所在。
張楚腦袋有些嗡嗡作響,他很感謝李桉的提點,沒有長期混好萊塢頒獎季人的點撥,估計很多東西都不知道。
“李導我得回去好好想想,回頭我再告訴你答復可以嗎?”
這些事情并不是腦袋一熱就能拍板決定的,需要跟團隊仔細商量謀劃。
李桉拍了拍張楚的肩膀道:“可以,到時候我給你介紹一個靠譜的公關。現在我們亞裔尤其是華裔必須得團結才行。好了,你快坐下看電影吧。”
“我朋友在后面,我就不在前面了。”
更何況坐在IMAX影廳的最前排看電影,估計腦袋都得仰著,肯定會非常不舒服。
現場的主持人已經就緒,張楚趕緊貓著腰小跑著回到后面,省得等會兒擋住別人的視線。
周康低聲詢問道:“剛剛你跟李桉聊了這么久,在談什么呢?”
張楚不動聲色地指了指前方的觀眾,那可都是各大媒體的代表以及影評人、記者,“在這里說不太方便,等會兒回家聊吧,到時候還得把葉姐叫上。”
葉淑梅早先已經在好萊塢的內部試映會上面看過了電影,現在根本沒出席首映禮,呆在家里跟老公、孩子玩。
周康接收到了信號,點頭答應下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首映禮規格很高,各路明星都前來捧場,就連主持人都是cctv6的當家花旦!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華納兄弟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國首映禮,這部由張楚同名改編而成的電影被譽為是不可能被影像化的,但李桉導演卻將不可能轉化為了可能,兩年半時間進行拍攝和制作,現在即將在我們面前呈現。請大家將手機靜音,不要錄屏,電影馬上開始。”
這邊的首映禮很簡潔,那就是讓人們看電影,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唱歌跳舞或者學習書法,也沒有讓國內的明星上臺講講感受。
一切從簡,回歸到本質!
幾百人不動聲色將3D眼鏡戴在鼻梁之上,然后盯著逐漸亮起的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