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節目好不好,有多個衡量標準,收視率、重播收視率、網絡點擊量等等。
《李凡脫口秀》第一期節目首播收視率4.3,全國衛視周六檔全國第一。
晚上零時重播收視率,0.43,同時段全國第一。
芒果網絡TV,自視頻上線24個小時內,點擊總量達1.2個億。打破芒果網絡TV歷史記錄。
《李凡脫口秀》以披荊斬棘的力量,摧枯拉朽般地大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或者也可以說,周六這天晚上,他本就沒有任何假想對手。
其他影響自不必多說,一檔綜藝節目對頻道的輻射作用也無需多談,這檔口碑和收視率雙豐收的節目,獲得了它該得到的一切。
同時,華國綜藝市場上,流行風向標很快指向了喜劇節目。
目前市場上喜劇節目極少,除了《吐槽大會》外就寥寥了,“寥寥”這部分沒有一個火的,《李凡脫口秀》在這個背景下殺入市場,自然一路平川,同時也正式開啟了喜劇綜藝的紀元。
而對于很多觀眾來說,這檔節目即便水準極低,它的收視率也未必太差,畢竟,沖40分鐘的李凡特寫鏡頭,妹子們也會無條件買賬。
更何況節目的文案又那么優秀,一期節目產生了那么多爆火的新段子,可能業界也沒有哪個喜劇團隊能做到了。
第一期節目之所以火,更大的主因是切入到了普通大眾的最關心的問題上——房價,就像兩年前《再見霧霾》火起來一樣。
關注時事,說百姓之想說,是《李凡脫口秀》的核心驅動力,貼合大眾生活的作品,口碑基本沒有太差的。
《李凡脫口秀》第二期節目《MeToo》,關注點放在了女性社會問題上,立意較之第一期更加深刻。
這期節目播出后,李凡以及脫口秀的社會價值很快凸顯了出來。
微博上突然有女性實名舉報單位領導,這個微博很快上了熱搜,并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多員工聯名舉報,眾大V轉發……并催生多起類似事件。
尤其是當某二線明星舉報大導演時,華國內MeToo運動正式轟轟烈烈地興起了。
這場始于《李凡脫口秀》的運動,在國內瞬間引起了巨大反響,并將《李凡脫口秀》的社會價值拔到了高峰。
雖然《李凡脫口秀》只是MeToo運動的介紹者,可能不能承受太多的贊譽,但是,就像很多觀眾所說的,華國那么多節目,為什么偏偏《李凡脫口秀》談到了這個問題?單在這一點上,《李凡脫口秀》的精神內核就是健康的,優秀的!
好吧,李凡接受了大家的夸贊,再接再厲吧!
這天中午,李凡剛剛起床,下樓去食堂吃飯。
他剛走到食堂,恰好碰到了社會學的翁玲教授。
“婦女之友,早上好啊!”
婦女之友?
李凡呲牙一笑:“翁教授好!”
“MeToo運動現在鬧得挺熱鬧啊,嗯,這是好現象,放在20年前,這種運動不可能在國內展開的,現在國民包容度更高,Xing觀念更加健康,才漸漸形成了社會基礎。
你在這時候在公眾平臺上把MeToo運動介紹進國內,非常有社會進步意識。叫你婦女之友,實至名歸!”
實至名歸倒是實至名歸了,但李凡怎么總覺得這個詞匯有點兒怪怪的尷尬?
“小凡,你看過《女人不再沉默》么?”
“當然看過。”
“你對女權是怎么看的?你可以做篇演講稿,我介紹你去婦聯組織的《新女性大會》上做一場演講。”
“呃……”
李凡找借口溜了。
李凡對女性有著百分之百的尊重,但是去參加婦聯的活動,李凡還是臉皮太薄,那里畢竟不是咱的地盤啊。
況且,他都能猜想到大會上她們的議題,收拾老公、爭取權利、對暴力/冷暴力說不、消滅小三維護家庭和諧美滿等等……
如果再高級一些,會涉及到女性就業問題?尤其是已婚未孕的青年女性就業問題?
不想了不想了,弄得好像自己真是其中一份子似的。
成為婦女之友是有一定便利的,比如說,今天自己的餐盤里的飯菜格外地多,食堂阿姨還用含糖量非常高的笑容對他說:“李老師,夠吃么?”
“夠!夠!”
當然夠吃,自己一個人怎么能吃得下?
顧亞婷今天也對他格外溫柔,還破例允許他喝一瓶冰鎮飲料。
對了,顧亞婷最近禁止李凡喝飲料,原因是擔心殺精的問題。
這個是否科學且不去管,李凡要申訴的是,這個問題是你這個丫頭應該關心的么?
如果是應該關心的,那么……周日晚上,帝豪酒店VIP總統套房,不見不散。
顧亞婷摁住他就是一頓爆錘!
女同學們對他好像更溫柔了,連老媽都在晚上給他加了兩道大菜,唯獨男同胞們總是瞇著眼睛看他……
我靠,不會真把自己當婦女之友了吧?
李凡夜不能寐啊!
周五,是李凡作為人民教師光榮上崗的日子。
他早早地起床,換了身潔凈的新衣服,準備走馬上任。
車子剛開到學校門口,報亭的老板親切地向李凡招了招手,“李老師,今天的報紙,您拿一份?”
李凡基本不看報紙的,但是老好人性格,既然人家開口了,就照顧照顧人家生意吧。
他拿出錢包:“老板,給我隨便來一份吧。”
“給您《華國日報》,您的頭版頭條啊!”
李凡接過報紙往過遞錢,可是老板怎么都不收。李凡無奈,往老板懷里一丟,關上車門就“逃之夭夭”了。
車子在教學樓下停好,還有一段時間才上課,李凡便吹著空調看起了報紙。
《華國日報》高度贊揚了《李凡脫口秀》的成功,作為官方性質的報紙,他所稱贊的自然不是收視率方面的成功,而是節目精神內核的正確和反應社會現實方面的貢獻。
《華國日報》在文中為李凡冠上了一個新的名字:時代先鋒人物!
李凡有些慚愧,自己也沒做什么啊!
也許,人到了一定高度后,名譽是加倍贈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