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不過,朱子從很多年前就已經退隱草堂,不問世事。就連皇家拜訪,也都是避而不見。
李君羨雖然身為儒門領袖,但是如果朱子不愿意,就算他也沒有辦法。
草堂里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李君羨望著朱子,只是默默等待著。
“明白了,這件事情我來處理!”
不知過了多久,朱子突然開口道。
聽到這句話,李君羨心中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多謝師兄!”
李君羨深深行了一禮,站起身來。
兩天之后,一件事情轟動天下,高宗時期,曾經備受尊崇,當世唯一一個,也是僅存的一個“子”,朱子,終于現世。
這件事情在整個天下特別是儒門之中引起了轟動,九州各地,無數的名儒、大儒、鴻儒,聞言再也按耐不住,一個個情緒激動,紛紛趕往京師。
“父親大人,您年事已高,這里距離京師路途遙遠,以您的身子骨情況,車馬勞頓,我怕您會吃不消啊!”
九州某處,一名兒子拉著已經八十多高齡的父親的馬車,全力阻止道。
“混賬東西,你知道朱子是什么人馬?別說是車馬勞頓,今天就算是死在路上,老夫也無怨無悔,反倒如果你阻止我去,那樣會使我抱憾終生,為父永遠都不會原諒你!”
馬車上,白發蒼蒼,年過耄耋的老父親聲色俱厲道,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執意前行。
相同的情況在九州各地不斷的上演,朱子的消息在九州大地投下了一塊巨石,就連兵儒之間的爭執也頓時小了很多。
而道了約定的時間,京師當中滿城盛況,不知道多少大儒,名儒,老儒,匯集到了那間學廟前,默默等待著。
如此盛況,吸引了無數的民眾關注,很多民眾年紀根本不足三四十,壓根不知道朱子的存在,但是當聽說朱子的來歷之后,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活神仙,這是真正的活神仙啊!”
所有的民眾都肅然起敬,一些人甚至在家中直接供奉起了朱子的活牌位,甚至連皇家都派出了金吾衛到學廟周圍護衛,維持秩序。
從東方漸白到日上三竿,再到接近日中,始終不見朱子蹤影。而古樸莊重的學廟前,萬儒群集,但卻沒有任何人有一丁點的不耐煩,不知道過了多久——
“快看!”
突然之間不知是誰叫了起來,一剎那間,人群轟然,所有人紛紛向著學廟的方向看了過去,就在無數人的目光中,之間原本空無一人的學廟前,一道清瘦的身影,白衣如雪,纖塵不染。
那人背負著雙手,僅僅只是往哪里一戰,便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氣息,無邊無際的擴散出來。
“朱子!”
“朱子!”
看到那道身影,學廟前人群一片激動,所有的大儒,鴻儒、名儒,紛紛跪了下來,行叩拜之禮。一些七八十歲的老爺子甚至激動的失聲痛哭起來。
在許多人眼中,他們年事已高,都是德高望重的“泰山北斗”,但是只有他們知道,在朱子面前,他們真的算不了什么。和朱子相比,真的就只是一個“年輕人”而已。
當他們還是孩提的時候,朱子就已經有五六十歲的高齡,早已名滿天下,被人奉為儒道領袖,而當他們成名的時候,朱子早就已經退隱了,對于很多老儒來說,此生還能夠見到朱子,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真正的是死而無憾。
看著那些老爺子一個個失聲痛哭,所有的金吾衛都震撼無比。他們來的時候只是知道要守護一名重要的儒家領袖,卻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朱子這樣重要的人物。一些金吾衛也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紛紛向著朱子跪俯下去。
朱子沒有說話,只是平靜的看著眼前一樣,然后轉過身來,一旁,早有人上前,唰的展開一片空白的橫幅,朱子伸出手,一旁早有人研好了墨,將沾滿看墨汁的毛筆恭恭敬敬的遞了過去。
“大家快看,朱子題字了!”
突然有人大叫起來,一句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無數的目光紛紛匯聚都了學廟前朱子的身上。
唰!唰!
就在眾人的目光中,朱子的字跡剛遒有力,就在無數人的目光中,寫下了斗大的兩個字:
仁!義!
“轟!”
看到這兩個字,人群又是一片沸騰。
“仁義!朱子的意思學問的根本就是仁義嗎?”
“能親眼見到朱子,已經是無比的榮譽了,還能夠看到朱子題字,親自講授儒道的學問,老夫此生真的死而無憾了!哈哈哈……”
“仁義二字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朱子寫下這兩個字,一定有更深”
人群一片嗡然,如絲如醉,而更多的人則是念叨著“仁義”兩個字,似乎在暗自揣摩朱子此舉所透露出來的深意。
而學廟前,朱子卻并沒有對這兩個字進行任何的解釋,將手中的大筆投到一旁侍者手中的金盤里,朱子大袖一拂,便徑直離開了。
而學廟前,人山人海,人群卻始終不肯離去。
雖然從出現到離開,前后才不過片刻的時間,但是這件事情的影響還遠沒有結束。一石激起千層浪,朱子的出現以及他題下的那兩個字,有如一塊巨石在九州大地掀起萬丈波瀾。
朱子!
這兩個字有如插翅一般,迅速的傳遍九州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連三歲的孩童都知道念叨兩句,收起了以往頑皮的樣子。
“朱子?這到底是什么人!”
而與此同時,王家的府邸之中,王沖看著對面的那位,眼中滿是震驚。這件事情太突然了,就連 “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別說是你,就算是我和你父親這一輩的人,知道的也不多。”
對面,宋王方下手中的茶杯,就將自己收集的關于朱子的消息詳詳細細的說了出來。
“其實何止是你,就連我都感到非常震驚,先帝之時,我也偶爾聽說過朱子的事,但是也就是驚鴻一瞥,傳聞之中,他早已坐化了,誰能料到,他現在還活著。”
說道最后,宋王唏噓不已。
而王沖怔怔的坐在那里,心中此起彼伏,這又是一個因為自己的緣故浮出水面的大人物,毫無疑問,如果沒有自己的插手,朱子應該是安度晚年,盍然而逝。至少上輩子自己并沒有聽說過他的事情。
“這件事情不妙啊!”
王沖微微皺著眉頭,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如果不是宋王告訴自己,很難相信,這個世界居然還有朱子這樣活著的傳奇。但是朱子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而且一個是儒家的精神領袖,一個是儒門。
二者都帶有一個儒字,又恰逢兵儒之爭,《強權即真理》和《仁義論》沖突最激烈的時候,王沖絕不相信這是巧合。
“王沖,朱子在大唐的影響和地位已經超越了皇家和任何世俗的權力,你發表《強權即真理》和儒家的仁義思想天然相沖,朱子在這個時候出現,恐怕對你不利,你一定要萬分小心,這也是我過來提醒你的主要原因。”
宋王沉聲道。
宋王的揣測和王沖心中的預感在幾天之后很快印證了,僅僅是兩天的時間就傳來消息,朱子以儒家精神領袖的身份親自批駁了王沖的《強權即真理》,
“仁義不可廢,此說不可興!”
這是朱子的原話!
這個消息在短短時間內以颶風般的速度傳遍了這個京師,然后又從京師傳遍了整個九州大地。和李君羨寫的《仁義說》《禽獸論》不同,朱子在整個儒家的地位,是任何人都難以企及的。用一句話來說,天下但凡識字之輩,皆是朱子學生!
朱子的地位可想而知。
之前朱子出現在學廟的時候,就已經吸引了天下萬儒聚集京師,而朱子的言論迅速通過這些大儒,自上而下,一層層,傳達到天下間所有的學堂之中。一場風暴就此開始。
儒家學說在中土的傳播足有上千年的時間,這種影響潛移默化,早已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個角落,就算是目不識丁之輩,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儒家的思想,并且深受影響。而當朱子以儒首的身份發出號召,并且將王沖的《強權即真理》斥為異端學說之后,這種儒家幾千年的教育影響,漸漸顯示出它龐大的影響力。
僅僅一天之內,就有無數的大儒鴻儒響應朱子的號召,著書立說,批判王沖的《強權即真理》,其規模和數量是以往任何時候都難以比擬的,并且這種影響,迅速傳達到每一個學堂,施加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僅僅一天之內,就有數百名學生被從學堂除名,并且禁止再踏入任何的學堂。
尊師重道,這是儒家的根本,以朱子的身份,敢在學堂里面宣揚異端學說,違逆朱子,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憑借著這雷霆手段,所有宣揚“強權即真理”的聲音立即小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