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長寧沒有想到,原本應該在自己前方數十公里外,朝著第一兵團而去的韃靼人是怎么跑到這里來的。
而且自己扎營的時候,派出去外圍巡邏警戒的偵騎竟然是沒有提前回傳消息,一直到黎明之分,才是發現了韃靼人的大批主力騎兵,竟然是出現在了自己的營地六七公里外。
六七公里,看似很遠,但是對于高速機動的騎兵而言,這根本不算什么,給他們半個小時,哪怕是慢慢行軍都能夠靠近了。
如果是對方不惜馬力,或者是一騎雙馬的話,完全可以騎著一批普通的馬匹趕路,然后抵達陣前后再換乘戰馬。
很不辛,韃靼人普遍一騎雙馬,部分精銳騎兵甚至一騎三馬,緊急情況下,完全可以乘騎馬匹快速趕路。
而這,其實也是為什么第九軍之前一直都沒有機會和韃靼人進行決戰的根本原因,哪怕是有著騎兵兵團都是如此,就是因為這些韃靼人普遍雙馬,機動力實在是太強了,大唐陸軍追不上,哪怕是騎兵兵團也是追不上。
因為大唐陸軍的騎兵兵團里,只有部分精銳輕騎兵以及胸甲騎兵、重騎兵這些才會配備雙馬,普通的輕騎兵都算是配屬單馬的。
畢竟大唐缺馬,而韃靼人卻是不缺。
俺答汗的騎兵直接乘騎馬匹殺過來,留給康長寧的時間可不多!
隨著緊急軍號的吹響,騎兵兵團的將士們也是迅速做好戰斗的準備,騎兵們按照各自的編制番號列出了一個個嚴密的方陣。
倒是騎炮兵要輕松一些,因為他們昨夜在這里扎營過來,本來就是放下了火炮,構筑了炮兵陣地的。
騎兵們倒是要匆忙一些,不過受益于大唐陸軍嚴格的軍事訓練,紀律嚴明之下,有明確的命令指示,軍官們很快就是帶著各自的騎兵開始列陣了。
而那些胸甲騎兵們,也是在輔助騎兵的幫助下開始穿戴胸甲,并跨上馬匹,隨即,這些輔助騎兵也是各自翻身上馬,輔助騎兵那也是騎兵!
一萬四千多騎兵沒有發出多少的慌亂,而是嚴密有序的開始列陣。
當最先完成準備的兩個獨立騎兵團,列陣上前的時候,騎炮兵也已經是嚴陣以待,炮手都是已經提前標好了諸元,等待著開炮了。
康長寧其實也是穿戴整齊,騎在馬背上,找了個略高的小山頭,手持望遠鏡朝著遠方瞭望。
對面的那些韃靼騎兵來的速度很快,這都沒多久,其前鋒距離此地已經是不足三公里了。
不過對面的韃靼騎兵主力數量有些多,經過長途快速騎馬行軍后,隊形也是非常的散亂,同時把整個隊列拉的很長。
最近的已經距離騎兵兵團的前鋒不足三公里了,但是最后面的,至少也還有五六公里呢,這么算下來的話,他們的隊列至少也有兩公里多。
如此漫長的隊列,也就足以看的出來,這些韃靼人比較散漫!
不過散漫不代表著他們的戰斗力弱!
相反,他們散漫之中,卻是彌漫著殺氣!
俺答汗能夠靠著右翼三萬戶縱橫草原,靠的就是這幾萬看似散漫的右翼三萬戶的嫡系騎兵!
早年打的察哈爾部被迫東遷,后來更是被壓迫在河套的一片地區不得動彈,迫使察哈爾部不得不和大唐帝國達成了有限的合作協議,依托大唐帝國的支援來抵抗俺答汗。
在西邊,他們擊潰了瓦剌人的七八萬主力騎兵,占據了西邊的大片牧場。
如果沒有大唐帝國在一邊搞事,如今俺答汗恐怕都已經是徹底統一草原了,根本不會讓察哈爾部以及瓦剌人的殘部存留下來。
這樣的韃靼騎兵,誰都不敢輕視!
上到圣天子李軒,下到普通將士,都是非常的清楚,韃靼人非常難纏,其他的不說,光光是一個機動性就足以讓大唐陸軍無可奈何了。
大唐陸軍的槍炮再牛逼,追不上也沒卵用啊!
如今,俺答汗就是再一次的把他們韃靼騎兵的超高機動性給發揮了出來,就在昨天的時候,康長寧還以為他們是在數十公里外,并且朝著東方前進呢,但是沒有想到一天時間不到,這些韃靼主力就是掉頭西進,然后把他的騎兵兵團給堵住了。
康長寧自然是不知道,俺答汗等待這一天已經是很久了!
他之所以率軍東進,目的可不是為了硬啃大唐陸軍第九軍的第一兵團,而是為了讓第九軍本部和騎兵兵團分開來,然后再掉頭繞路,利用己方雙馬甚至三馬的優勢,直接繞了一個大圈,避開大唐偵騎的耳目,同時派遣大量外圍偵騎,大量的獵殺出現在附近的偵騎。
這種時候,韃靼騎兵的偵騎單兵作戰能力強悍的優勢也是給他發揮了出來,這些韃靼偵騎發起狠來,大唐騎兵的偵騎還真打不過,甚至有時候逃都沒辦法逃。
在草原上的小規模騎兵交戰,韃靼人的優勢太大了。
利用上述優勢,俺答汗帶著將近四萬騎兵先向北繞行,然后再向西,再向南,等于繞了一個半圓,最后從康長寧騎兵兵團的北側方出現!
繞了這么一大圈,俺答汗的部隊甚至都沒有過于勞累,因為他們雙馬乃至三馬,昨天白天趕路快得很,讓將士們在晚上得以休息。
等到了今天凌晨時分就是直接乘騎輔助馬趕路,這一路朝著康寧長所部狂奔而來。
等他們殺到康長寧所部陣前的時候,太陽剛升起不久,初冬的陽光曬在人身上,卻是無法讓康長寧感到溫暖,反而,他感受到了一陣寒意。
因為呼嘯而來的韃靼騎兵帶來了陣陣寒意!
“讓第六胸甲騎兵團快點完成準備,此戰,他們的作用至關重要!”康長寧看了眼后方的第六胸甲騎兵團,該部的將士還在進行作戰的準備,騎士們很多都還沒有穿戴好胸甲。
“再讓第五騎兵師向東移動五百米,防范敵騎側擊!”
“騎炮團準備隨時開炮,讓他們用榴炮彈,不要怕打光了榴炮彈!”有句話他還沒有說,現在還不用的話,估計等會都沒機會用了。
因為等會打起來的時候,雙方都是騎兵,肯定是各自高速機動變換陣型的,己方的騎兵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掩護騎炮團的炮兵們。
但是,在這種涉及一萬四千騎的大戰里,區區千把騎炮團的炮兵,他也是顧不上了!
隨著康長寧的命令陸續傳下,很快,騎兵兵團就是一分為三!
最北方的乃是第一騎兵師,這支大唐帝國里最早成立的騎兵師,脫胎于前明騎兵降軍,不過前明騎兵的降軍早早就退役光了,現在服役的都是最近幾年新招募培養的騎兵,該騎兵師的四千騎兵,在最北方列陣。
而騎炮團的三十多門五斤騎兵炮,也就是普通五斤野戰炮的輕量化版本,炮管略微薄一些,同時炮架也是采用的輕量化設計,如此固然在使用壽命上有所減弱,但是卻是成功的在保證射程的i前提下降低了重量,由此成為了騎兵炮的專屬火炮。
目前大唐的所有騎兵部隊所裝備的長身管火炮,都是這種五斤騎兵炮。
現在,這三十多門的騎兵炮都部署在附近的唯一的一座小高山上,也就是第一騎兵師的后左側位置。
在第一騎兵師的后方,右翼,也就是靠東邊的位置上,乃是第五騎兵師,同樣是擁有四千騎。
而在第一騎兵師的正后方,則是兩個獨立騎兵團所組成的騎兵方陣,康長寧親自坐鎮指揮,該部大約有三千騎。
在左翼,則是由多個獨立騎兵團組成的方陣,大約是三千騎。
其中,康長寧親自指揮的兩個獨立騎兵團,比較特殊,其中就有第六胸甲騎兵團,這個胸甲騎兵團擁有一千二百名胸甲騎兵,另外還有大約同等數量的輔助騎兵。
另外一個則是第三火槍騎兵團,這個騎兵團比較特殊,兵力不多,只有九百多騎,只是該部和大唐陸軍的其他騎兵部隊不太一樣,他們不擅長用馬刀作戰,而是擅長使用火槍作戰。
第三火槍騎兵團,他們喜歡而且非常擅長在中遠距離用遂發長桿騎槍作戰,這種作戰模式和騎兵直接下馬步戰有極大的區別。
這種戰斗模式,其實是目前大唐騎兵的遂發手槍沖鋒戰術的改進版,那就是始終和敵人保持著五十米以上的距離,在馬背上之直接使用騎兵遂發長槍開槍打擊敵人。
大唐陸軍其他騎兵使用的遂發手槍沖鋒戰術,其作戰模式和韃靼人、前明騎兵的傳統騎射非常類似,都是沖到數十米內的距離開槍,然后離開裝填好后又沖回來,反復如此。
這種遂發手槍作戰模式,對于敵人部分身披重甲的騎兵、重甲步兵相當好用。
但是面對敵人的齊射就啞火了,人家一波箭雨覆蓋下來,就完蛋了!
所以后來有人想著干脆用遂發騎兵長槍,長火槍射程足夠遠,威力也比遂發手槍大,可以確保在五十米內還擁有非常可觀的傷害,這個五十米說的可是身披盔甲的敵人,如果是無甲單位,百米內一槍一個洞!
嗯,前提是你能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