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胸甲騎兵團里的主力重騎兵們,他們配屬的重型胸甲,那都是根據士兵個人的身體情況進行定制,而不是和其他騎兵一樣,穿的都是軍方配發的通用胸甲。
而更能體現騎兵部隊地位的戰馬上,第六胸甲騎兵團配屬的主力戰馬乃是清一色的,帝國馬匹培育的最新杰作,也是最近十幾年來陸軍最為滿意的一種戰馬:土密馬。
哪里像第三騎兵師里一樣,其下屬的輕型胸甲騎兵團配屬的戰馬,只是中亞馬而已。
而這個土密馬,也是目前大唐陸軍里最適合充當重騎兵使用的戰馬了。
在大唐帝國里,如今公認最好,最適合重騎兵乘騎作戰的戰馬自然是句容馬,肩高普遍超過一米六五,爆發力卓越,不管是體型還是爆發力全都是最頂級的。
不過句容馬同時也是公認的最嬌貴的馬匹,喂養的成本高昂,對環境非常的挑。
因此陸軍很多將領對句容馬的態度一直都是相當矛盾的,他們想要大規模裝備句容馬,但是又是養不起,而且除了這個外,還對氣候比較挑。
前些年因為句容馬的爆發力和體型實在是太好,陸軍的騎兵將領有點忍不住,試著引入了幾百匹,看看能不能裝備重型胸甲槍騎兵,結果嘛,半年不到陸軍就是把這批句容馬轉讓給近衛軍了。
不是說不好,而是實在太好,好到陸軍養不起!
那玩意實在太嬌貴,要養活并維持它們的戰斗力,陸軍需要花費昂貴的費用,后來一算,陸軍養一匹句容馬花的錢,都夠他們養十匹阿拉伯馬了,除此之外,句容馬不能適應北原地區的嚴寒氣候也是一大重要原因,大冬天的都不敢放出去,只能在室內喂養。
所以到目前為止,依舊只有不差錢,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是充當皇家禮儀騎兵,長期駐防江南一帶的近衛軍第一槍騎兵團裝備了句容馬。
其他部隊都是沒有句容馬的。
除去了句容馬外,目前大唐帝國里最頂級的戰馬,自然就是帝國培育的土密馬了。
這種土密馬實際上是帝國選出來的最優秀的阿拉伯馬母馬和句容馬里的優秀公馬進行培育后的產物。
句容馬的血統非常的復雜,所以土密馬的血統也是比較復雜,比如整體上還是保持了相當多一部分阿拉伯馬的特性。
帝國培育的土密馬,體型比純種的阿拉伯馬要高,爆發力要強,不過耐力稍微差一些。
其公馬的平均肩高能夠達到一米五五,其中優秀者甚至能夠達到一米六。
相對比來說,這個數據自然是遠遠弱于句容馬的一米六五平均肩高,但是卻是要強于阿拉伯的一米四四到一米五二之間的肩高。
而爆發力的話,也是強于阿拉伯馬,弱于句容馬。
耐力雖然弱于阿拉伯馬,不過比句容馬那嬌貴玩意好太多了。
喂養方面,比阿拉伯馬嬌貴不少,但是遠遠不如句容馬那么嬌貴。
對氣候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不管是南邊的雨林還是北邊的嚴寒地帶都能勉強適應,喂養得當的話,勉強保持戰斗力。
如果把大唐現在大規模培育并運用的各種馬匹用后世的車來對比的話,那么句容馬毫無疑問就是屬于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超跑。
阿拉伯馬、中亞馬就是幾十萬的中級車。
西北馬就是十來萬的A型車。
至于蒙古馬、西南馬則是幾萬塊的入門級緊湊車型,能用 而最近幾年培育出來的土密馬,則是屬于百萬級別的大型轎車或者是入門級跑車。
而這也是大唐陸軍內部認為比較理想化的重騎兵用馬了。
句容馬用不起,阿拉伯和中亞馬還是有些局限,至于西北馬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陸軍培育出來土密馬出現后,立即就是投入巨資進行大規模培育,甚至還專門搞出來了一個本土化的名稱,稱之為土密馬。
而大唐陸軍里其實沒幾支部隊裝配了土密馬,也就幾個獨立騎兵團而已,主要是土密馬目前數量還不多,只有幾支獨立騎兵團才能夠配屬。
全軍里頭,一共也就服役了幾千匹而已。
第六胸甲騎兵團里的主力戰馬,就是土密馬。
從這個戰馬再到裝備,其實也是可以看得出來,第六胸甲騎兵團受到的重視了。
而第六胸甲騎兵團也是當得起這樣的厚待,別看只是一個團,但是真打起來,普通騎兵師還真不是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對手。
從戰馬到裝備再到騎兵的個人素質依舊后勤支持等等,彼此間差距太大。
第一騎兵軍里除了第六胸甲騎兵團外,還有一個第七胸甲騎兵團,這同樣是獨立騎兵團,戰斗力不俗。
而且這已經是第七胸甲騎兵團第二次奔赴中亞戰場了,早年該部隊就是配屬于第二騎兵團麾下,進入中亞的作戰部隊,后來輪轉調回了內地休整。
今年又是調回了中亞,并配屬給第一騎兵軍。
兩個獨立騎兵團在手,再加上軍部直屬的騎炮團以及輜重部隊,總兵力將近七千余。
而實際戰斗力,怕是還要超過兩個騎兵師的總和。
所以后續想要擊潰韃靼的主力騎兵,那么軍部直屬的部隊也必須抵達戰場,不然的話,光靠前線的三個騎兵師,怕是還無法獲得什么太大的戰果。
頂多就是和以往多次一樣,雙方勢均力敵,這種情況下雙方大多時候也是不敢擅自進行決戰,最后往往是你瞪我,我瞪你,直到情況發生變化。
而這種變化往往也會導致其中一方主動撤退。
但是現在,戴亞新卻是想要將計就計,把韃靼人在那邊的主力給套進來,然后集結己方的主力部隊給他們來一下狠的。
當然了,在這之前呢,還是要先找到他們在南邊的主力騎兵。
如果連人到找不到,那么一切都別提了。
這一夜,第一騎兵軍各部的將領們,都是感受到了大戰將近,當天晚上,將士們都是早早休息,養精蓄銳。
晚上凌晨大約三點左右,第一騎兵軍的直屬部隊就是不約而同的起身,然后就餐,伙夫們早已經是提前準備好了伙食。
吃完后,部隊開始摸黑夜行。
今晚下半夜的夜色不錯,依舊黑漆漆的,不過會有舉著火把的士兵領路,后面的士兵跟著走就行。
之所以能夠在這種月色中趕路,也和大唐軍方內部大規模消除夜盲癥有關。
李軒這個后來人可是知道夜盲癥其實就是缺乏維生素A而已,而很多食物里都是富含維生素A的,比如說雞鴨的內臟以及部分蔬菜等。
軍方的食譜里會專門加入一些防治夜盲癥的食物,尤其是陸軍里的偵騎類的士兵、海軍里的軍艦瞭望兵等,更是會專門強化晚上的視力。
海軍那邊的專業夜晚瞭望兵,哪怕是借著一點點的星光月色,都能發現遠方海面的船只。
至于普通士兵們,但是不會進行專門的強化,但是普遍也不存在什么夜盲癥了。
這也就讓夜間行軍方便得多,只要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哪怕是沒有大量火把,只有領路的人帶隊路了,走起來也是可行的。
當然了,速度肯定是塊不到那里去的。
至于所有人舉著火把前進,這就更沒什么好說了,都舉著火把了,還說什么黑夜了……
而第一騎兵軍的直屬部隊,倒是沒有所有人都舉著火把前進,只是有少量引路等士兵舉著火把而已,大部分還是跟著人,就著月色走。
如此勉強能行軍,也不至于發出太大的火光讓很遠的敵人就發現了。
這一路行軍,他們連續走了四個多小時,直到大約七點鐘的時候才是停下來休息。
此時,戴亞新已經是接到了第三騎兵師的報告,說該師已經是在大約六點鐘的時候就是出發,直奔敵軍的兩千前鋒而去。
同時也是相繼接到了第二騎兵師和第十三騎兵師的報告,這兩支部隊也是按照戴亞新的命令,南下的同時朝著第三騎兵師靠攏。
把最新的情況匯總起來后,一旁的參謀長戚連忠少將則是道:“我們現在距離第三騎兵師已經不遠了,現在天色已亮,如果將士換乘備用馬的話,兩個小時內絕對可以趕到。”
但是戴亞新卻是道:“現在還沒有敵軍主力的消息,先不急,讓部隊休息一個小時,等待消息!”
戴亞新沒有停下,而是繼續道:“讓將士們及時就餐,喂馬,休息,不管是人還是馬,體能都必須保證在最佳狀態。”
“再給第二騎兵師和第十三騎兵師傳令,讓他們繼續靠攏,今天午間必須抵達預定位置!”
戚連忠少將道:“遵命!”
他知道軍長大人是想要玩一波大的!
韃靼人可能是以兩千敵騎為誘餌,但是戴亞新呢,卻是又反過來以第三騎兵師為誘餌。
現在嘛,就看那些韃靼人會不會上鉤了。
一旦韃靼人看到第三騎兵師這個誘餌,又是忍不住動用主力撲上來的話,那么就是第一騎兵軍發動總攻之時。
屆時第三騎兵師將會正面防御拖住敵人,軍部直屬部隊迅速支援并發動正面沖擊。
第二騎兵師和第十三騎兵師也會從東西兩翼發起進攻!
只要合圍之勢一成,第三騎兵師也能在前期拖住敵人的話,那么這一戰的勝算還是很高的。
只是,上述的所有推測都是第一騎兵軍自身的推測!
然而實際情況會如何發現,其實沒有人能夠知道,不管是戴亞新還是鄧衛方,其實他們都很難徹底掌控戰局的發展。
因為所有的實際戰爭里,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從來就沒有什么戰術能夠一板一眼從頭執行到位,因為中間中會出現眾多變化,而有些變化是無法預估的。
比如說現在,戴亞新他們是絕對不會想到,在南邊的確是有韃靼人的主力騎兵,但是數量卻不是他們預計的萬騎左右。
而是足足四萬騎!
地址: